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人類壽命極限在120歲左右生命如何能「保鮮」?

「盡享天年」是人類一直以來孜孜以求的目標,但人的「天年」到底是多少歲,自古以來,無數科學家解密着這個人類生命的「第一話題」,雖然考證方法不一,卻大多把人類壽命的終點指針定格在了120歲左右。

人到底能活多久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實例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中國醫學科學院陳乃宏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有確鑿文獻證明的,史上最長壽的人是法國婦女讓路易絲·卡門,享年122歲零164天;歷史上最長壽的男人是日本的泉重千代,享年120歲零237天。「這和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出奇地一致。」

關於人到底能活多少歲,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有三種觀點:一是以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認為人的極限年齡和其生長期或成熟期有關,壽命應當為其生長期的5—7倍,為100—140歲。二是日本科學家經長期研究得出,人的壽命和性成熟期之間有着生物學規律,前者是後者的10倍左右,可達到108—145歲。三是美國科學家海爾·弗利克1961年提出的,他認為人的細胞分裂到50次時就會出現衰老和死亡。而正常細胞分裂的周期大約是2.4年左右/次,照此計算,人的壽命應為120歲左右。而中國傳統醫學同樣驗證了這個道理:《尚書》提出「一曰壽,百二十歲也」,即活到120歲,才能叫做活到了應該活到的歲數。晉代著名養生家嵇康也認為,「上壽」可達百二十,「古今所同」。

「此外,人能活到多少歲還和心臟跳動的快慢有關,一般來說跳得越慢的人可能越長壽。」陳乃宏說。而近年來,也有一些科學家不斷拋出驚世駭俗的理論,比如俄羅斯的科學家認為,人的平均壽命能達到280歲;英國科學家則指出,人的壽命最長可達到1000歲。

為何我們活不到「天年」

可惜的是,雖然理論上人類最少也能活到120歲,但大多數人的生命車輪總是在行進到大半時便戛然而止。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佈的數據表明,中國人平均壽命為:男性71歲,女性74歲。

陳乃宏教授用經濟學上的「木桶效應」理論解釋人為什麼活不到理論上的「天年」。人體包括腦在內有幾個重要的功能器官,比如心、肝、脾、肺、腎等內臟,在漫長的生命活動中,其中任何一個器官功能衰竭,都會成為「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人的生命活動也將終止。「人體有些器官出現問題可能無傷大雅,但一旦以上提及的這些器官出現障礙,後果就相當嚴重了。這是因為心臟是生命的『發動機』;肝臟是解毒器官;肺支撐人的呼吸功能;脾造血;腎排毒;大腦指揮行動。可以說,它們是維持生命最重要的幾大器官。」

但由於從人出生開始,所有的器官就邁上了「老化」的道路,再加上自然界中有無數的因素影響着這些重要的功能器官,使之不斷衰竭,以致讓大多數人無法達到「自然壽命期限」。

空氣環境。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指出,陰霾空氣誘發的肺癌已超過煙草帶來的危險,成為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殺手」之一。亞太地區抗衰老學會主席蕭強教授也認為,外界環境中的電離輻射、氧化性環境污染,常會誘導異常自由基的產生和蓄積,導致老化。

飲食習慣。衛生部健康教育首席專家洪昭光認為,西方傳統「高熱高脂」的飲食越來越多地影響了國人的生活,以致國人的飲食結構很不合理,從而引發多種疾病。

情緒波動。世界衛生組織曾公佈,世界上有10億人正經受着精神疾病的折磨。有調查顯示,中國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已超過了心血管疾病,高居首位,嚴重影響着人們的日常生活。

生命如何能「保鮮」

事實上,「衰」和「老」還是有區別的。雖然「老」是不可避免的生命進程,但我們還是可以做到「年老而不衰」,儘可能地延長我們的壽命。蕭強說,這首先需要我們學會幾招。

飲食合理。中國工程院院士黃亮今年已經93歲高齡了,依然神采奕奕,問到其長壽的訣竅,她只給了四個字「在家吃飯」。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德國人類營養研究所的研究也表明,一方面儘量減少攝入總量;另一方面,要多吃各種果蔬、全穀食品及高纖維食品,選擇無脂或低脂奶製品,每周吃兩次魚。

堅持運動。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王國瑋說,「久視傷血,久行傷筋,久臥傷氣,久坐傷肉」。因此必須經常改變姿勢、活動身體。「每天鍛煉的最好時間是早晨6—10點,下午3—6點。」

心態平和。幾乎所有的長壽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特性,那就是豁達大度。上海靜安老年醫院康復科主任醫師王凱也認為,人的一生難免磕磕碰碰,只有大徹大悟、看透世情的人,才有可能保持愉悅的心情,繼而讓身體也健康。

保證睡眠。睡覺本身就是治病,只有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提高機體免疫力,繼而遠離疾病、強健身體。

掌握健康保健知識。在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日本,每個家庭的書架上都會有幾本健康類書籍,凡是四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對流行的健康知識必然如數家珍。

適當補充藥物。比如抗氧化劑具有一定延緩衰老的作用,適用於體內維生素含量不足的人群;抗衰老激素廣泛用於有記憶力下降的老年人;大腦功能促進藥能增進腦血流量,改善腦神經營養,促進代謝,提高大腦功能。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生命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