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藝術家張宏圖諷毛系列作品在紐約展出

Loading...

美籍華裔當代藝術家張宏圖,以其嘲諷毛澤東的系列作品聞名於世。紐約皇后區美術館目前正在展出張宏圖的這些作品。張宏圖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雖然毛澤東已經死去快40年了,可是中共的獨裁統治及其對人們思想言論的禁錮,仍然存在,甚至有變本加厲的趨勢。因此,他說,他的毛系列作品仍有很多現實意義。

張宏圖是從1980年代末,開始創作諷刺毛澤東的系列現代藝術作品的。然而事到如今,張宏圖卻發現,很多中國人仍對毛心懷恐懼。

張宏圖說:「我有兩個老師到我美術室來,看了我的作品,兩個人都覺得挺有意思,但是臨走時,一個老師卻對另一個老師說,回去以後我們不要對任何人說我們看了宏圖的畫。就是人們這種恐懼一直存在。」

27年前,天安門六四鎮壓帶來的震撼和人們對文革的反思,激發張宏圖創作毛系列。但他承認,當初他對毛的標準像剪下第一刀時,也曾讓他產生一種「犯罪感」。

「那時雖然是89年,我出來好多年了,毛也死了,但還有一種心理障礙」,「因此我說,我必須繼續做,你只有繼續做,才能克服這種心理障礙,把他變成一種心理治療。」

張宏圖的毛系列包括了毛像剪貼、《最後的晚餐》、《毛體針灸圖》、《物質毛》、《毛裝12生肖》,以及毛像乒乓球桌等數件裝置藝術作品。

「中國的現狀就是這樣,你可以批評別人但不能批評毛,你碰這個形象,那麼你就輸了,這個球掉到這個洞裏,你輸了。」

張宏圖嘲弄獨裁專制的作品很容易引起來自前專制國家觀眾的共鳴。

前捷克斯洛伐克移民斯捷潘·西梅克說:「我年輕時在共產主義國家長大,我理解藝術家如何在壓制性體制內運作,你在限制中創作,形象和思想都隱藏在後面。但我確信,壓制性社會能產生真正的藝術家。」

反映張宏圖半個多世紀藝術生涯的個展,正在位於40年前萬國博覽會原址的紐約皇后區美術館舉行。

50多件作品涵蓋了張宏圖在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求學前後、80年代初來美留學時期、以及移民美國後的不同創作階段。

在《東西方系列》作品中,張宏圖巧妙運用梵高、塞尚筆法重畫中國古典山水;反過來,梵高的自畫像在這裏卻變成了中國國畫。

「等於兩個面對面,在對話一樣。這個是從油畫到國畫,從西方到東方,這個從國畫到油畫,從東方到西方。

張宏圖表示,他的很多作品刻意模糊高低、古今、東西之間的界限,以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這些作品包括用醬油當墨汁書寫唐人街衣廠招工廣告,關注環境污染的重畫宋代馬遠水圖系列,以及青花瓷的可口可樂瓶和青銅器的麥當勞漢堡包盒。

來自中東的移民觀眾胡達說:「構思太巧妙了,做得太好了。」「你知道它們是可口可樂,但是中國的,像是中國-美國、美國-中國、可口可樂。」

穿過張宏圖在紐約皇后區住宅樓旁的車道就到了他的大畫室。初冬時節,門前的紫藤花雖已謝去,一叢竹子仍在夜色里透着青綠。

和近年來幾乎悉數回歸故里的旅美中國畫家不同,張宏圖更樂於在這個屬於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創作自由。

「對我自己來說,如果可以生活下去,就沒有必要到一個生活可能更好,但做不了我想做藝術的地方去。」

雖然張宏圖一些觸及時弊的敏感作品仍無法進入中國,但作為一位努力探索、作品豐富的當代藝術家,其影響力已經遠播四海。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