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東北GDP大肆造假 震驚中央巡視組

近日,在被中央巡視組通報之後,東北多地官員不得不「坦承」,各地存在統計數字放衛星現象,目前正在給統計數字「擠水分」,並反思假之弊。根據「注水數據」後形成的產業成長性來計算,東北一些縣域經濟規模甚至超過了香港

中國前三季度GDP增速破七

多年來,中國地方GDP「增速高於全國、總量大於全國」的統計亂象引發了民眾的普遍質疑。有專家稱,「數據掐架」的深層次則原因是「數字出官,官出數據」。這些數據造假不僅誤導中央政府的規劃決策,而且嚴重破壞了政府的公信力。

「注水數據」驚動中央

「如果統計數據不失真,東北經濟發展後勁今天不至於此。」吉林省人大代表趙振起認為,從固定資產投入看,「2010年底一汽集團的資產總額才1,725億(1元人民幣約合0.156美元),全省每年上萬億的投資,一年要建設多少個一汽?」倘若依照各地匯報的產業成長性計算,東北一些縣域經濟規模都超過香港了。

2015年上半年,遼寧省大連市受工業負增長拖累,在中國副省級城市經濟增速排名墊底。「以一季度為例,工業經濟增長-29.9%,其中價格因素和市場需求不足各佔5%,剩下20%是『擠水分』。」大連市經信委一名官員說。

2015年1月,黑河、岫巖等地因「數據注水」丑被中央紀委監察部、國家審計署通報。自2014年2月底開始,中央第四巡視組、第十一巡視組、第八巡視組先在反饋巡視情況時也都證實,東北各「數據注水」問題嚴重,各巡視組也都將之列為突出問題,並要求整改。數據統計已成「大水漫灌」

前幾年,東北曾流傳這樣一副對聯:「上級壓下級,層層加碼,馬到成功;下級哄上級,層層摻水,水到渠成」。「如果不是當初吹得高,現在也不會掉這麼厲害。」一些基層官員反映部分經濟數據造假嚴重,不僅GDP增速、投資、消費和進出口等數據「大水漫灌」,甚至連棚戶區改造、城鄉居民收入等數據也被篡改。

2014年底,遼寧阜新市、葫蘆島市虛報年度新開工任務數,比實際開工數合計超過2萬餘套,占上報開工數52.8%和29.3%;吉林省四平市虛報8165套,占上報開工數87.2%,審計發現後又編造完成基礎打樁6938套,截至今年5月份仍有6,356套未開工。

儘管各級官員都深知「注水數據」的危害,但面對來自上級考核、地區競爭和自身升遷等壓力和衝動,最終往往還是硬着頭皮「層層分解指標、人人攤派任務」,難得糊塗。

「東北黃金十年兩位數的增長,數字挺好看但經濟很難受,弄到最後各省都在擠水分。」阜新市副市長金東海說。

「東北各省都在擠水分」

中國統計局此前曾提出,要將弄虛作假作為統計領域最大腐敗來治理。而實際上,對於過度崇尚GDP增長的地方官員而言,多報虛報、瞞報謊報、憑空捏報等情況,只要能轉化為政績指標,至多被視為作風不實而敷衍了事。

「注水數據不是騙國家就是騙百姓,一定有個人利益在裏面。」遼寧省鞍山市經信委副主任孫禕明等人認為,當前,要保證經濟數據質量就必須完善統計問責制,追究涉事官員的責任。

雖然統計法明確規定「利用虛假統計資料騙取榮譽稱號、物質利益或者職務晉升的」,除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外,還要「取消其榮譽稱號,追繳獲得的物質利益,撤銷晉升的職務」,但在實際執行中極少有人為此丟官。

有關專家指出,既然注水數據真相是一筆糊塗賬,自然沒有人為此擔責;既然無人為此擔責,注水數據問題自然長期存在,兩者互為因果。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秦漢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