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常回家有5大好處,3件事在家少做

近日,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技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一周與親友見面3次以上的人,抑鬱風險最低。然而,一系列調查顯示,現代生活拉大了「人」與「家」的距離:都市人「戀家度」下降,六成在北京上海、廣州生活的人做不到準時回家;近五成老人認為,缺少子女陪伴是最大的養老問題;超一半的受訪留守兒童「希望父母回家」。專家呼籲,國人急需一場「回家運動」,重新認識家的價值。

有家難回之痛

幾十年前,國人生活軌跡是單位、家庭,兩點一線。如今,「家」的吸引力卻在下降。忙碌的工作、豐富的娛樂、遙遠的距離、糟糕的家庭關係等,甚至讓回家成為很多人心頭的痛。

「最近幾個月,我每天加班到晚上九十點鐘才回家。我的室友說,北京的家於我,只是一個睡覺的地方,好比一個旅館。」陳小姐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她獨自一人從廣西的一個縣城來京工作,只有國慶、過年才能回家,到家了還要與朋友聚會,一年真正與家人呆在一起的時間不超過8天。「我也渴望家的溫暖。有一次,和同事一塊下班,聽到她爸爸打來電話說等着她吃飯,想想自己孤身一人,眼淚嘩地掉下來,」陳小姐說,考慮個人發展,她不得不留在大城市。

黃女士和父母都住在上海,卻存在沒時間回家之痛。「我離父母家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平時上班很忙,下班後根本沒力氣去看他們。到了周末,又要陪孩子上學習班。」黃女士慚愧地說,只能做到每個月看次父母,每次也就一起吃頓飯,呆一個下午。

與陳小姐、黃女士的無奈不同,28歲的王先生則是「有家不回」的典型。他在河南一個中等城市做點小生意,一周7天至少有5天在外應酬,不到半夜不回家。這種成家卻不着家的狀態,讓他妻子經常發脾氣,甚至提出離婚。王先生說,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會使夫妻關係變得更糟,但外面豐富的娛樂生活比妻子生氣的臉,對他更有吸引力。

近日,一項《中國都市人居家生活報告》顯示,北京下班高峰段,打車的人流大多向三里屯等消費商圈集中,這說明很多人下班後並沒回家。在北上廣生活的人,準時回家(晚上6點~7點)的比例分別為北京38%、廣州44%、上海45%。相對來說,上海女人最顧家,68%的上海女人下班後及時回家。而在90後人群中,願意回家吃飯的僅佔41%。

「中國人的家庭確實越來越鬆散了,」蘇州榮格心理諮詢中心高級督導王國榮對《生命時報》記者感嘆道。第一,幾十年前,大家幹完活就回家,但現代人承載的社會角色越來越多,導致花在家庭中的時間減少;第二,工作與家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們父輩的工作地點往往就在家附近,但現在離老家數千公里工作的人很多,加大了回家難度;第三,家庭生活相對一成不變,而豐富的社會文化生活導致家的吸引力進一步下降。有些人回到家也沒有「家」的意識,玩手機、看電視、打遊戲,各玩各的。

常回家帶來很多好處

在王國榮看來,最偉大的品行都體現在家裏,如善良、包容、忠誠、勤儉等。家作為身心的棲息地,常回家並把家庭生活過好,將讓你和家人的身心煥然一新。

光回家吃飯一項,就能帶來很多好處。近些年來,日本、台灣等地都在倡導「回家吃飯運動」。數據顯示,餐館飯菜的熱量比家常飯平均高出60%。常在餐館吃飯,容易導致油、鹽、肉類攝入過多,增加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疾病的風險。相反,在家吃飯利於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避免吃得太多。此外,常回家對不同人群還有以下好處。

對自己:宣洩改善情緒。「每個人遇到難事往往有三種情緒處理方式:升華、宣洩、壓抑。」王國榮說,升華需要境界,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壓抑對身心不利,只有宣洩相對容易,而家庭是最佳宣洩場所。家是最包容的地方,你擁有的理解最多,能獲得強有力的支持,是改善情緒的療傷之所。

對孩子:戒惡習更自信。日本東北大學研究發現,無論是學前期的幼兒,還是入學後的青少年,和父母共度的時間越長,其語言理解能力越強。另外,多項研究證實,父母常回家,利於打造幸福的家庭氛圍,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更自信、社交能力更強、學習成績更好,心理也更健康。此外,父母勤回家,孩子才願回家。美國研究發現,每周在家吃飯5次以上的少年,染上吸煙、酗酒、吸毒等惡習的風險更低。

對老人:陪伴減少孤獨感。北京一項涉及1萬名老人的調查發現,近五成老人認為,缺少子女陪伴是最大的養老問題。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技大學博士艾倫表示,一周與親友見面3次以上的人,出現抑鬱的風險最低,僅為6.5%,而那些每月與親友只見一次甚至更少的人,抑鬱風險將達11.5%。常與親友見面利於50歲~69歲人群預防抑鬱,70歲以上人群收益更大。常回家陪老人能降低他們的孤獨感,助其身心健康。

對配偶:溝通降低離婚率。「很多家庭爭吵甚至離婚,都始於配偶的晚回家或不回家。」王國榮說,不常回家會增加猜疑,消解信任。而與家人共處將豐富你們的共同經歷,(下轉第三版)(上接第一版)有什麼問題及時溝通,會增進夫妻雙方的感情,減少爭吵甚至離婚率。

對家庭:顯著提升幸福感。英國國家統計局對4萬家庭進行長期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和家人聚餐3次,是提高家庭幸福感的關鍵因素,其作用比經濟收入好轉還大。

讓回家更有吸引力

「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回家運動』,讓大家認識到何為家,家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王國榮表示,儘管有距離遠、工作忙等客觀原因,每個人還是應儘可能地多回家。家需要我們用心和智慧去經營,也需要用才華和創意打造更豐富的家庭生活,讓回家更有吸引力。

上班族提前安排好工作計劃。很多人為了「更好的未來」,犧牲了現在的生活品質。張學新說,除了提高工作效率外,還要根據規律提前做好安排,假設一周有兩天要加班,就要提前告訴家人別等自己吃飯了,剩下的幾天儘早回家。同城但不同住的人,建議至少每半個月回家看望老人。

「用心」彌補距離。如今通訊工具十分發達,家庭成員雖然無法住在一塊,但一定要用心讓家人感受到「你人不在心在」。在蘇州工作的王國榮就常讓他的哥哥拍攝母親的小視頻發給他,並為家人建了一個微信群,活躍家庭氣氛。類似的方法還有記住家人的生日或重要紀念日,旅遊時給家人寄特產、明信片等。

到家先聊幾分鐘。張學新說,剛進家門的前幾分鐘,是家人交流欲望最強的時候,千萬別因忙碌打發對方。如你顧不上傾聽,對方的分享欲可能就過去了。假設不知道和家人聊什麼,一句「今天過得怎樣」就能打開話茬。要提醒的是,一定要主動和老人交流,別因關注孩子忽略了老人。

利用好晚餐時段。張學新認為,晚餐是家庭情感的培養紐帶,但很多人卻應付了事。吃晚飯時,大家比較容易溝通,利用好了能緩解很多矛盾,增加親密度。說說菜做得好不好吃,聊聊今天遇到的趣事,都是不錯的話題。把家過成「劇院」。王國榮說,家庭生活可以和劇院一樣豐富,全家一起看場電影、組織才藝表演、開個讀書分享會等,都是很好的主題活動,每個人參與其中,把家人從外面「拉」回來。

三件事在家少做。一是繼續工作,德國調查發現,回家後仍工作的人更易出現失眠、頭痛、胃病等不適;二是過於強勢,千萬別用命令的語氣和家人說話,不妨服點軟,傾訴彼此的喜怒哀樂;三是不分時間場合地指責家人,比如一回家就問孩子考了多少分,或詢問家人商量好的事是否辦到,一旦沒有就發脾氣,建議在晚飯後冷靜溝通。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生命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