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港媒:《求是》為何是一個諷刺?

劉雲山(網絡圖片)

近日中紀委巡視組的一紙通報被刷屏,其中講到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存在「關係稿、人情稿」的問題,引發猜測紛紛。北京某報經過統計後發現,在已經落馬的7位中央委員中有5位曾經在《求是》上發表過文章。他們分別是令計劃、周本順、蔣潔敏、楊棟樑和楊金山。2014年12月16日,在負面傳聞四起之際,《求是》雜誌刊載了時任中央統戰部部長令計劃的署名文章,文章題為《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團結奮鬥》。文中提到,要堅決維護法律權威,堅持憲法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特別是對極少數蓄意挑撥民族關係、破壞民族團結的犯罪分子,對搞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動的犯罪分子,無論什麼民族出身、信仰哪種宗教,都要堅決依法打擊。凜然正言一周後,令計劃被中紀委通報,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現在看來,這極可能就是一篇「關係稿、人情稿」,目的是向外界營造令計劃無事的印象,或者是令計劃意圖通過此舉向習近平表忠,因為在這篇長約4000字的文章里,至少16次引述習近平講話精神。周本順擔任中央政法委秘書長時(2011年5月)在《求是》雜誌發表《走中國特色社會管理創新之路》一文,提出了一個備受詬病的說法:防止誤信、誤傳甚至落入某些西方國家為我們設計的所謂「公民社會」的陷阱。招來體制內外諸多批評,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何增科都公開表示不認可周本順的說法。由於是4年前的舊稿,而非他落馬前刊發,因此無從判定是否關係稿。另外三位中央委員的情況是:楊金山2011年7月16日在《求是》雜誌發表《為推進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再做新貢獻》,蔣潔敏2012年1月1日在《求是》雜誌發表《高舉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旗幟》,楊棟樑2013年7月16日在《求是》雜誌發表《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台上講「奉獻」,台下收「賄賂」,這三位後來均以「貪腐」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也顯示了他們在《求是》雜誌上發表的文章都是「不實之詞」,只是為了博得政治上的光彩。上述落馬的5位中委如此,其他沒有落馬的也都差不多德行。《求是》,這份中共中央主辦的機關刊物自創刊以來就承擔着重大使命:是黨中央指導全黨全國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論陣地;深入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完整準確地宣傳闡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的決策部署。然而,中紀委巡視組的一紙通報讓人看到,它居然刊發「關係稿、人情稿」,居然為那麼多腐敗蛀蟲提供給自己臉上貼金的版面,極大地辜負了黨中央對它的信任。坦白地說,《求是》本身就是一個諷刺,嚴重得名不副實。還不如當年它的前身《紅旗》,看人家的口號多麼響亮,旗幟多麼鮮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東方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