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遭遇1998年以來最大規模資本外流

隨着企業海外投資的增長,中國去年四季度資本賬戶錄得至少是1998年以來的最大規模赤字。

外管局今天公佈的數據顯示,當季中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達到912億美元,經常項目順差收窄至611億美元。

2014年四季度,中國經常項目順差3751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項目(含淨誤差與遺漏)逆差5595億元人民幣,國際儲備資產減少1844億元人民幣。

按美元計價,2014年四季度,中國經常項目順差611億美元,其中,按照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計算,貨物貿易順差1693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733億美元,收益逆差244億美元,經常轉移逆差104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912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淨流入610億美元。國際儲備資產減少300億美元,其中,外匯儲備資產(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價值變動影響,下同)減少293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及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減少7億美元。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在接受彭博採訪時稱,這意味着中國經濟結構出現了轉變,人民幣貶值預期顯現,這推動了資本的外流。

民生證券認為,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擴大的原因有二:

1,消極的一面是金融危機後國內企業或個人通過虛假貿易或對外負債借入了低息美元流動性,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下降和美元強勢相結合導致這部分美元流動性外流,從近期人民幣貶值也印證近期資本外流有一定壓力;

2,積極的一面是中國正積極加快資本輸出,為企業「走出去」提供長期外匯支持,未來或將外匯儲備用於抵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基建投資上的資金缺口,以緩解國內產能過剩和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壓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