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高官公開批投靠江系的馬雲:到處拿地走歪了

商務部官員上周公開批評馬雲:如果馬雲做一個物流的第四方智慧平台,我覺得對國家作出重大貢獻,但是發現他到處建物流基地建倉儲,原因是因為經不住誘惑。

成立滿一年「不知是幹什麼的」

商務部官員上周公開批評馬雲:如果馬雲做一個物流的第四方智慧平台,我覺得對國家作出重大貢獻,但是發現他到處建物流基地建倉儲,原因是因為經不住誘惑。

成立已滿一年的菜鳥網絡,仍被上海快遞公司看不明白,「不知道它是幹什麼的,也不知道它想幹什麼。」中國商務部官員上周公開批評,馬雲和菜鳥網絡「走歪了,到處建物流基地建倉儲」。

商務部支持

建立一個第四方支付

說馬雲和菜鳥網絡「走歪了」的是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副巡視員聶林海。上周五,「2014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大會」在青島召開,上台演講的聶林海,說了一通令與會者意外的話。根據億邦動力網事後提供的實錄,這位官員在介紹了中國電子商務、物流業的大好形勢、美好前景後,話鋒一轉,批評起了阿里巴巴集團的馬雲,以及阿里巴巴集團牽頭成立的菜鳥網絡。

「馬雲準備做菜鳥平台,因為根據他的邏輯,他不是做虛擬平台,從淘寶、天貓、支付寶還有雲計算,如果他做一個物流的第四方智慧平台,我覺得對我們國家作出重大貢獻,但是發現他走歪了,到處建物流基地建倉儲,因為經不住誘惑,地方政府太重視電子商務,給他非常便宜的地,對物流公司來講沒關係,地會升值賺大錢,所以他走歪了,實際上,商務部一直在想建立一個第四方支付,政府可以經濟支持、政策支持,這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聶林海稱,應該着眼於提供最安全、最快捷、最方便的網絡支付,真正實現供應鏈金融。「大部分商貿流通的中小企業沒有可以抵押的,銀行不給貸款,那麼如果通過我們的電子商務平台供應鏈來實現貸款,大家想一想在平台上你開個服裝店每個月銷售10萬元錢,那麼需要10萬元錢的流動資金,你的賬戶銀行直接監管,給你貸款以後銀行監管你的賬戶通過網絡收入,所以對銀行沒有抵押的情況下沒有任何風險。」他承認,很多電子商務平台已經開始做這個,包括阿里、京東、蘇寧易購。他希望最終通過這條道路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菜鳥網絡成立時,中國商務部給予了稱讚。2013年6月2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商務部對菜鳥網絡利用網絡平台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集成化、一體化服務的這一創新模式,應予肯定。沈丹陽說,有專家認為,菜鳥網絡的問世意味着「電商+物流」模式的發展進入新階段,將給我國流通業發展格局帶來深刻變化。沈丹陽期望菜鳥網絡這一模式的發展有利於企業自身、有利於消費者、有利於電子商務和物流業,從而有利於帶動生產和消費的發展。

2013年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復星集團、中國郵政集團、中國郵政EMS、順豐集團、天天、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宅急送、匯通,以及相關金融機構,在深圳啟動「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項目,合作各方共同組建「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菜鳥網絡。

菜鳥網絡當時提出經營理念,要做一家基於互聯網思考、基於互聯網技術、基於對未來判斷而建立的創新型企業,中國智能骨幹網將秉承和發揚開放、透明的互聯網文化,致力服務整個電商生態圈內的所有企業,以促進生態圈的共同繁榮。

菜鳥到處拿地

要建一系列重要節點

菜鳥網絡強調自己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不是物流開發商。同時,菜鳥網絡又確實在各處拿地。菜鳥網絡計劃首期投資1000億元,第二期繼續投入2000億元,在未來5到8年內打造一張遍佈全國的、能支撐日均300億元網絡零售額的智能骨幹網絡CSN,調動起現有機場、港口、公路的運輸潛力,讓全國任何一個地區做到24小時內送貨必達。規劃中的CSN項目將由8個左右的核心節點、若干個關鍵節點和更多的城市重要節點組成。菜鳥網絡高層當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CSN已在國內十幾個城市開建,拿下了多個地塊,包括杭州、金華、海寧、廣州、武漢、天津等,北京項目也在推進。

據公開資料,菜鳥網絡成立後看中的第一個地塊,是武漢江夏區金口街道旭光村的2000餘畝土地。這一帶擁有一條長達32公里的優良水岸線,據稱是建設武漢上游西大港的唯一選址,也是京港澳高速公路與滬渝公路的出入口,這種地理條件對物流園區、倉儲基地有利。

阿里巴巴向地方政府提出的「平台型物流」的概念,既具有阿里基因,模式又與新加坡物流開發商巨頭普洛斯、國內競爭對手蘇寧、京東不同,以及菜鳥網絡「3000億的投入帶動幾十萬億的物流基礎設施改造」的願景,都對地方政府極具誘惑力,地方政府歡迎菜鳥網絡前去投資。

7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全面啟動渠道下沉戰略,由菜鳥網絡聯合日日順物流,全面激活全國2600個區縣的物流配送體系服務於此戰略,實現全國93%的區縣家電送貨入戶。

7月10日,廊坊市長會見了菜鳥網絡拓展部經理,雙方就菜鳥網絡擬在廊投資事宜進行了深入交談。菜鳥網絡擬在廊坊規劃實施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核心節點項目。

6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第一條實際性內容是「合力共建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而承載智能物流骨幹網建設責任的菜鳥網絡,無疑是此次戰略合作中阿里方面最主要的落實主體。業界認為,中國郵政將和菜鳥網絡攜手完善社會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新聞連結一]

快遞公司

不解菜鳥動向

菜鳥網絡由阿里巴巴天貓投資21.5億,占股43%。銀泰通過北京國俊投資有限公司投資16億,占股32%。富春集團通過富春物流投資5億,占股10%,復星集團通過上海星泓投資有限公司投資5億,占股10%。圓通、順豐、申通、韻達、中通各出資5000萬,占股5%。

上海快遞業人士昨天指出,快遞公司占菜鳥網絡的股權很小,決定了話語權很小,至今不知道它是幹什麼的,也不知道它想幹什麼;快遞公司都在各忙各的。菜鳥網絡的決策和運營主要由阿里巴巴集團負責。相關人士稱,菜鳥網絡一直有動作,新聞不少,包括天貓超市7月11日宣佈的,快遞員給客戶送完貨順便帶走垃圾,往往是被媒體告知的。

據悉,一年來,菜鳥網絡的管理層組織了無數次頭腦風暴,否定了一些動作,例如傳統物流園的開發模式,原因是,普洛斯在中國有着數十年的運營經驗,且獲得資本市場、險資和國外產業基金的支持,但在國內金融環境之下,新興電商很難拿到巨額低成本的長期資金。而且,物流倉儲租金雖然年年上漲,但其資本回報率並未超過7%。菜鳥網絡也不會效仿京東去自建物流,以避免巨額資金投入、沉澱來吞噬公司的盈利和現金。

《中國企業家》7月3日報道,「最終菜鳥網絡形成了電商產業新城概念。這本質上仍舊是產業集聚效應,核心就是菜鳥網絡負責建立的物流倉儲基地,以中小商戶和快遞公司為核心客戶,試圖將原材料生產到完成銷售整個產業鏈轉移到菜鳥網絡平台之下,再漸漸衍生出商業、住宅以及其他配套設施出來。」

[新聞連結二]

2020年市場份額

電商和傳統商業各佔半

中國商務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顯示,電子商務在中國持續井噴式發展。2006年,電子商務總成交額只有1.5萬億元,2013年已經突破了10萬億元,平均年增長超過30%。今年上半年,中國總的經濟形勢放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是增長放緩,但是電子商務特別是網絡購物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圍繞電子商務服務的營銷收入,去年超過4000億元,預計明年超過1萬億元。

物流快遞業受益最大,全國現在有1.5萬多家快遞公司,快遞服務業2013年完成的總件數是92億件,營銷收入1400多億元,同比增長60%多和36%。

電子商務這些年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相關服務業的發展,支付業就是受益者之一,第三方支付企業已經超過250家。去年互聯網支付有250家,網絡支付經營的不到100家,但是總的支付額超過153億筆,成交金額是92.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50%。

研究發現,電子商務這些年發展這麼快,40%是新增消費量,還有60%是替代了傳統市場的份額,對傳統市場形成了巨大的衝擊。因此,馬雲與王健林打賭,要戰勝傳統商業。

有專家認為,到2020年,電子商務、傳統商業的市場份額是1:1,各佔50%。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副巡視員聶林海認為,這種比例完全有可能,「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所有傳統企業都做電子商務了,網上網下都融合了,可能也不再需要說電子商務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上海商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