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紀委如何辦案 鮮為人知的細節 為何高官都招了

作者:
中紀委認識還透露,別看那些辦案對象平時作威作福八面威風,其實很多比普通市民、農民還不經審訊,一進到裏面,多半就兩眼一抹黑,很快就開始痛快交代。至於刑訊逼供,中紀委人士透露,那是絕對不能幹的。一來因為辦案對象畢竟曾身居高位,違法採取刑訊逼供,會導致不可意向的後果,辦案人員自己也不會願意幹這種傻事;二來因為辦案對象通常年紀較大,高血壓、冠心病是常見病,經不起折騰,所以不能也不需要進行刑訊逼供。

6月30日傍晚,中紀委密集公佈了對四名前任或現任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的開除黨籍處分,至此,自十八大以來,中共已經處理了30多名部級以上官員。

按照組織管理規則,對部級官員的查處,由中紀委負責組織並操作。但中紀委是如何辦案的?這個事情一直以來非常神秘,筆者僅就了解到的一些細節,說說其中的一些事。

比如前兩天對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的查處,有媒體傳言,這是萬在開省委常委會時被當眾帶走。甚至微信上還有傳言更神乎其神,稱當時中紀委的人員進了會場,宣佈要帶走一個人,彼時,每個與會人員都幹着喉嚨等着,有些人甚至不敢抬頭,生怕厄運降臨到自己頭上,直到來人帶走了萬慶良,其他人懸在嗓子口的心才落了下去。

這樣的傳言,確實讓人看了很過癮,因為它符合現實生活中貪官的心理規律。但其實,真相不是這樣的。當時,萬慶良被以到省委開會的名義通知到省委,然後就被中紀委來人帶走並直接送往機場。

關於帶走官員的現場,據筆者所知,到目前為止,尚無到會場直接當眾帶人走的案例。因為中紀委明白,對官員的震懾,不需要以這種方式,另外從保密和安全的角度考慮,也不宜在會場帶人。曾經有過的例子,是中紀委要帶走的人正在開會,這時,辦案人員也會找個藉口將目標叫出會場,然後帶走。

第二個有趣的事情,是中紀委的辦案場所究竟如何。由於中紀委的「雙規」並非法律上的限制人身自由,所以,雙規對象並不關在看守所或拘留所,而是在保衛條件較好甚至戒備森嚴的小賓館或內部招待所、辦案中心進行。這個階段,被查處的對象吃睡都在一個房間裏,另有武警或其他辦案人員24小時陪同監控。較為重大的案件或級別較高的查處對象,對其辦案場所通常都在不對外營業的招待所或辦案中心進行,這種場所連外圍都戒備森嚴,無關人員不得入內。

第三個問題是中紀委人員如何對待查處對象,會不會有刑訊逼供。筆者接觸過的中紀委人士透露,一般說來,辦案人員對查處對象的態度不卑不亢,在辦案過程中,絕不會稱呼其原有職務,在開除黨籍前,客氣一點的,可以稱其名字加「同志」二字,次之,以姓氏加「老」字相稱,比如對徐才厚,就會稱呼其「老徐」,而對薄熙來的查處,辦案人員一直直呼其名。中紀委人士解釋說,因為被查處對象已經不可能再擔任職務,所以稱呼其原職務,是不被允許的,那樣也會抬高辦案對象的氣焰,讓其還以高官自居。而平等稱呼,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時刻提醒辦案對象,他已不再是特權人物,需要淡然看待自己的前身份。在此基礎上,很多人就會慢慢意識到自己的「失勢」,繼而開始交代問題。

至於刑訊逼供,中紀委人士透露,那是絕對不能幹的。一來因為辦案對象畢竟曾身居高位,違法採取刑訊逼供,會導致不可意向的後果,辦案人員自己也不會願意幹這種傻事;二來因為辦案對象通常年紀較大,高血壓冠心病是常見病,經不起折騰,所以不能也不需要進行刑訊逼供。中紀委認識還透露,別看那些辦案對象平時作威作福八面威風,其實很多比普通市民、農民還不經審訊,一進到裏面,多半就兩眼一抹黑,很快就開始痛快交代。

第四個問題是辦案人員的組成。通常,中紀委會聯合最高檢的人員辦案,由於現在查處對象很多,所以經常從中央各部委或其他檢察機關抽調人員充實專案組。這種臨時組建的專案組有個好處,就是互相之間不熟悉,避免了互相打聽案件情況,也避免了熟人不方便審訊的尷尬。

第五個問題是查處對象的反應。很多情況下,那些曾經居高位的官員,一旦進入了中紀委的辦案程序,尤其是失去人身自由後,很快就能找到做平民的感覺,那個時候,這些官員就會很快明白自己原來也是普通人,他們最常掛在嘴頭的,就是自己的親人。在那個時候,很多官員才明白到,原來做官只是曇花一現的事情,做人才是一輩子的事情,甚至在那個時候,很多官員都開始羨慕平民的自由生活。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陳杰人的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