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美製造業競爭力 直逼中國

調查顯示,過去10年來美國製造商競爭力與日俱增,已經重回「製造業新星」之列。

波士頓顧問集團(BCG)調查25個主要經濟體,中國製造業競爭力仍排名第一,但龍頭地位受到威脅,美國居次,領先許多出口大國。南韓排第三名。

中國製造業因為薪資上漲和能源成本升高,長久以來的競爭優勢衰退,美國則因頁岩氣產量大增,天然氣價格降低、電價成本受抑制,競爭力攀升。另外,員工生產力提高,薪資上漲壓力小,也促成美國競爭優勢回升。

BCG評估的指標有四項:薪資、生產力成長、能源成本和匯率。運輸成本不在考量內。BCG表示:「與除了中國之外的10大出口國相比,美國整體成本低了10%到25%,與東歐差不多。」

美國製造業從2004年起不斷提升競爭力,進步幅度超越墨西哥、印度和荷蘭以外的出口大國。當年中國的製造成本比美國少14%,如今只少5%。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到了2018年,美國製造成本將低於中國。

過去10年來,中國工廠經調整後的勞動成本暴沖187%,美國僅增加27%。中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這段期間升值逾30%,代表在中國產品賣到國外變貴,外國產品在中國變便宜。

25國中,只有台灣等七個國家的製造成本低於美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聯合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