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衛星「找到」失聯客機 至少需3個條件

  10日有消息稱,中方已緊急調動近10顆衛星保障馬航失聯客機搜救工作。那麼,客機被衛星「找到」的可能性有多大?

  今天,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首席科學家葉培建院士分析,儘管衛星從理論上對搜尋、搜救工作有很大作用,但衛星要成功地「搜到」失聯客機,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飛機有電子信號,衛星正好經過正確區域,以及經過的衛星具有足夠的解像度。

  「有的衛星能『搜集』到地面的電子信息,有的衛星能『看見』地面上、海上的物體。從理論上,如果一架飛機在海上有有效的電子信號,衛星是可以搜到的;如果海面上、陸地上有明顯的物體,也是能夠看見的。」葉培建院士表示。

  但他指出,具體到某一失聯客機,還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一是衛星的時間解像度要足夠高——就好像在北京搜一個移動的物體,要正好有衛星飛過,才能看到;如果物體上午在某地,下午衛星才掃過,它也看不見;二是衛星的空間解像度也要足夠,所謂空間解像度,就是『你能看見多大的東西和多小的東西』,有的解像度是幾十厘米,有的是十米。」

  葉培建院士還表示,衛星的時間解像度可以進行人為調整,但那麼大的海域「就一個國家的力量來講,是有限的」。他認為,「如果全世界聯手,經過失聯海域的衛星應該還是很多的」,搜尋到失聯客機的希望可能也增加一些。(記者王夢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中國青年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