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大陸人幹了一輩子社會主義 最後跑到美國享受共產主義來了

——盤點幾位普通中國人在海外的幸福生活

作者:

微博名人@魯國平先生曾在1月10日發微博讚嘆,中國農村老人移民美國後的福利之高、生活之幸福,引來網友的關注和熱議。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從這裏說起。據網易教育論壇的報道,微博稱,「我在美國見到一對來自中國農村的老人。每個月能夠領到1500美金,住單元只需交400元,每日三餐還有一頓免費,坐公交、進公園也一律免費,還三天兩頭收到公益團體送來吃的用的。有人不禁感嘆:沒想到在中國幹了一輩子社會主義,最後卻跑到美國享受共產主義來了」

而在此之前,也曾有海外網友發帖說,去年中秋前夕,我所在的英國中文媒體做中秋特刊時,採訪到一位退休清潔工曲大爺。原來家住天津的孤寡老人曲大爺,今年69歲,他56歲那年(也就是2000年)隻身來到英國,在那裏做清潔工,剛剛做滿10年,他就退休了。按照英國政府的規定,只要工作滿10年的人,就有資格領取養老金,但因為他工作期限短,剛剛達到英國的退休標準,又是沒有技術的清潔工,所以他在英國領取的是最低標準的養老金。包括基本退休金,再加上房租補貼等等,每月總共是1450英鎊,折合人民幣14000元左右。

人民網去年9月30號刊登作者安光系的文章說,曲大爺現在仍舊是隻身一人,沒有買自己的房子,他在英國西南部比較富裕的某區租了一間房,房租是每月480鎊。其實這480鎊英國政府已經在退休金中為其支付了,並不需要花他自己一分錢。此外,曲大爺來英國的13年裏,前前後後做了4次心臟搭橋手術,共搭了7個支架,按照國內的醫療價格大約要200萬元。但因為英國是全民免費醫療,包括在英國工作的外國人和留學生,因此這些手術也沒花一分錢。

網友中國公民李英武轉載的這篇文章又說,不僅如此,因為曲大爺患有嚴重心臟病,且做過心臟手術,已經達到了英國的傷殘標準,每月還有近400英鎊的生活困難補助。憑着這個標準,曲大爺的車在地鐵站等公共停車場可以停殘疾人車位,不用付停車費,養路費也不用交,醫院每年還會主動聯繫他做全面體檢。現在,他每月從英國政府一共能領到1450英鎊養老金(差不多是14000元人民幣),扣除房租,他每月還有近1000鎊用於生活開支,而筆者一家四口每月的生活支出也不過800鎊左右。

英國政府每年還會根據通貨膨脹率來調整退休金,以確保不會因為通脹導致老人生活質量縮水。(來源:人民網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3/0930/c1002-23088564.html) 曲大爺說,他這個病,如果還在天津的話,自己哪裏有這麼多錢治療,恐怕早就死了。曲大爺因為沒有加入英國國籍,當然沒有選票,但是其他所有社會公共福利,他全都可以享受,因此他十分滿足。一個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晚年生活能夠這樣,當然令人羨慕。

作者兆基雜談的文章說,記得去年中央電視台曾做了個街頭採訪節目,就是派記者到街上隨機詢問路人「你幸福嗎」?結果碰了一鼻子灰,搞得十分尷尬。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曲大爺恰好回國小住,這個節目組的記者如果去問曲大爺「你幸福嗎」,他又該如何回答呢?現在就借用中央電視台當時的問題,也來問一句:你說曲大爺在英國生活幸福不幸福呢?

對此,作者:余曉平的點評說,一個清潔工人的養老都是這個樣子,沒有語言障礙,不需要碩士博士學位。看完這故事,中國人該哭了,在中國你大病一場就會導致破產。所以大家拼命地存錢,而老外拼命地花錢,能欠多少就欠多少。到老了以後收入是穩定的,雖然不如工作的時候多,但消耗也會大幅降低。老年在很多地方都是免費的,老年公寓的月租很便宜,最重要的還是醫療不要錢,年輕的時候假如有欠債,這個時候還最划得來。儘管要支付不少利息,但通貨膨脹的因素使人們知道貸款的好處。

另據報道,來自湖南的打工妹安娜,在美國做家政工作已有十幾個年頭了。她英語流利,做事穩妥,深得僱主喜歡,最令人矚目的還是她的薪酬待遇——年薪10萬美元左右,醫療保險、帶薪假期樣樣俱全。她還有自己獨立的住所,當然,她供職的並不是一般的美國家庭。有記者日前對美國保姆市場的走訪顯示,那些為富豪之家工作的保姆收入,甚至有時候能夠超過華爾街的初級白領,更不必說一個普通勞動者所需要的體面和尊嚴了。

據《第一財經日報》去年10月25號的報道,踏入這個圈子,干好第一份工作至關重要。安娜當初便是經過紐約一家專門針對高端市場的家政公司,找到的第一份保姆工作,那是紐約赫赫有名的一個富豪之家,這家女主人的挑剔與不好伺候也是出了名的。安娜的任務是在莊園裏做管家,女主人的床單每天都需要更換,且要熨燙。莊園裏養了很多貓狗,但是住所里卻不能看見動物的一根毛髮。

正是安娜的細緻周到與用心體貼,很快便贏得了女主人的信任,甚至可以經常邀請自已的家人來莊園裏玩耍,她一年的薪水也從最初的5萬美元翻了快1倍。更重要的是,有了這樣的經歷,安娜後來在富豪家庭的保姆生涯就順暢多了。安娜的第二任東家是個黑人影星,和前一任東家相比,好伺候得多。安娜的收入還有所增加,做起事來自然是更加遊刃有餘了。

而無論那位挑剔的女主人,還是她後來的僱主,雖然他們分別有着各種不同的要求,但對安娜都很尊重,她也覺得這是一份需要自已全心付出的職業。另據大河網去年12月30號題為《中國大叔紐約賣肉夾饃成名將開1千平米火鍋店》的報道說,「洛陽大叔」謝雲峰在紐約擺小吃攤,賣「中國味道」的肉夾饃和涼皮成名,只要在百度輸入「洛陽大叔」4個字,就會出現超過200萬個搜索結果。

紐約當地時間12月28日下午,《大河報》特派紐約記者,來到「洛陽大叔」擺攤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見到了這位河南老鄉。記者實地探訪發現,與去年6月的前一次採訪相比,他的餐車已經鳥槍換炮,更豪華了;而且,一個近1000平方米的火鍋店馬上就要在紐約106街開張——一個在國際大都會苦苦打拼的「草根」,正在開啟更大、更絢麗的人生舞台。

紐約Broadway(百老匯大道)和116街交會處,就是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洛陽大叔』在哥大很有名啊!」,在哥大正門前,記者向一位中國留學生打聽「洛陽大叔」時,對方脫口而出。順着他指的方向,記者看到校門北約50米處,停着一輛餐車。餐車裏,47歲的老謝正忙碌着,那頂標誌性的軍綠帽子戴在頭上。「Hello!」每逢有人在餐車旁駐足、凝望,老謝總是熱情地打招呼。撈出煮好的肉,在砧板上剁好、裝袋、交給顧客。

老謝動作麻利,餐車正前方懸掛着「中國西北名吃」的牌子,上方是「洛陽大叔」的超萌標誌。老謝出售的食品品種很豐富,有炸串、肉夾饃、蓋飯,以及滷麵和水餃等。記者發現,與幾個月前相比,價格和品種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和此前報道「肉夾饃1個3美元」的情報有出入:既有4美元1個的臘汁肉夾饃,也有5美元1個的孜然羊肉夾饃。為了歡迎遠道而來的家鄉記者,老謝讓記者一定要嘗嘗他的手藝,並迅速做好了兩個肉夾饃、兩串羊肉串。

記者遞上20美元,被他婉言謝絕。拗不過他的一番熱情,記者接下、品嘗。肉夾饃焦香酥脆,但和鄭州街頭的相比,個兒更大,一個約半斤重;料足,除了肉還是肉,只是缺少了另外兩樣「絕配」:大蒜和青椒。問及原因,他說:「老外們吃不慣,所以沒加。」採訪不時被顧客打斷,記者發現,他們中七成是中國留學生,金髮碧眼的也不少,3個洋妞買了9個炸串,靠在一旁大快朵頤,連哥大的校警也是老謝的顧客,來這裏買走了一瓶水。

「日賺800美金」,今年6月,正是不少媒體的報道,讓老謝在國內一夜成名。到底有沒有這麼多?老謝反覆和記者強調:真沒有那麼多。「說800美元毛收入還差不多。記者問他,知不知道在國內有很大的名氣時,他憨厚地笑着說:「忙着做生意,也顧不了這麼多。」老謝是洛陽孟津人,未出國之前,他的主業是修摩托車兼賣摩托車。2011年過年前後,在朋友幫助下,遠赴紐約務工。

他和妻子有一對兒女,兒子已成年,目前在當兵,妻子和未成年的女兒還在老家,他們在孟津縣城買有房子。老謝說,來紐約快3年了,一次也沒有回過老家,「很想家」。他托大河報記者向家鄉讀者問好:「謝謝你們對我的關心」。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部專稿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