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強勢貨幣政策帶來的問題

美聯儲(Fed)縮減定量寬鬆措施所引發的新興市場動盪還在持續,那麼中國的抵抗力如何?由於中國實行人民幣浮動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而且尚未開放資本項目,市場普遍認為這構築了一道能抵擋資本外流的防火牆。

但中國人為設置的這道匯率防火牆也帶來了其他問題。與大量不斷貶值的新興市場貨幣相比,人民幣明顯具有強勢,這意味着中國不得不應對過多熱錢的湧入和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這也帶來了其他麻煩,如通貨膨脹、房地產泡沫以及在人民幣匯率高企情況下維持本國行業競爭力。

Shutterstock/Dmitry Kalinovsky

隨着利用人民幣進行套利交易的熱錢越來越多地湧入中國,中國經濟的其他弱點也暴露出來。

首先,這意味着中國的經濟和金融系統目前依賴變幻無常、具有潛在不穩定性的短期外國資本,而中國封閉的金融系統本就是用來防範這種短期外國資本的。這類資本很難量化,但從香港銀行業對中國大陸銀行的求償權可以估計出這些追逐收益的結構性產品的規模。截至去年10月份,上述求償權達到創紀錄的2.3萬億港元(約合2,950億美元),較2012年年底增加53%。

有跡象顯示,這帶動了近期理財產品的爆炸式增長,也對危機四伏的房地產繁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最近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北京等一些中國城市的房價同比上漲了20%。

資本流入中國基於兩種假設。首先,中共政府不會允許理財產品大規模違約。上周對規模為5億美元的影子銀行信託貸款的救助表明這種信念截至目前還是正確的,但這麼做總有一天會引發道德風險問題。其次,在許多新興市場貨幣實際貶值的情況下,中共政府能夠繼續允許人民幣匯率保持在當前水平。

市場普遍認為,為了實現人民幣成為國際結算貨幣的目標,中共領導人不會讓人民幣貶值。

但如果中國經濟觸礁,中共領導人的這種決心就會受到考驗。新的疲軟跡象已經嚇壞了投資者。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跌跌撞撞地走進新的一年,1月份服務業增幅降至五年低點,製造業產值實際上已經在收縮。

這意味着中國的出口業或將進一步走軟,去年12月份中國出口增速已經降至4%。

中國利用人民幣疲軟刺激出口的日子現在看來似乎一去不返。實際上近來的報告顯示,受中國薪酬上漲和生產率下降的影響,在天津生產空中巴士(Airbus) A320飛機的成本比在法國圖盧茲(Toulouse)的成本要高出10%。

一旦人民幣匯率變動體現為中國國際收支狀況的惡化,預計人民幣幣值就會驟然成為關注焦點。到目前為止,儘管中國出口增速放緩,但這一幕還沒有出現。

此外,貨幣被高估還會在其它方面拖累經濟增長。人民幣升值的一個正當理由是人民幣升值會加速中國經濟再平衡,因為隨着進口商品價格更加低廉,中國消費者會增加支出。

但這似乎並不是中國經濟的運行方式。相反,由於中國多年來通脹高企且稅負名目繁多,再加上人民幣在很多國家大幅升值,中國人似乎正在用海外消費取代國內消費。

去年,中國遊客成為全球出手最闊綽的海外遊客。這是如今最受歡迎的投資主題之一。

預計在過年七天長假期間香港將接待遊客800萬人次,其中多以中國大陸遊客為主。預計澳門將接待遊客270萬人次,這幾乎是澳門本地人口的五倍。

最近幾周有人警告說,10年後香港接待的遊客人數可能會增加一倍,至1億人次,而且大部分將來自中國大陸。

殊不知,這其中會有多少人是因為人民幣高估而到香港「血拼」呢?

這種境外奢侈游和大肆花錢的行為與中國國內緊縮開支的跡象恰好同時出現。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稱,在中國三線城市湖南株洲,人們會抱怨很難訂到除夕年夜飯,原因是很多飯館由於訂單不足都不營業。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雖然飯館過年不休息,但客流量並不大。

這也許只是個別現象,但卻是看似越來越不可持續的中國經濟全貌的一部分。

中國房地產市場眼下充滿泡沫,與之相連的外匯政策似乎也十分脆弱。中國的物價水平不僅使百姓買不起房,令製造業缺乏競爭力,而且也使消費支出轉移至海外。

現在看來,中國的物價將不可避免地在某一階段經歷重大調整。問題是,調整的形式究竟是人民幣匯率變動,還是國內出現嚴重通縮?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