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民航客機為何不裝降落傘:技術可行但不實際

民航客機為什麼不裝降落傘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12月31日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既然能夠承受整架飛機重量的降落傘已經存在,我們為何不給客機裝上降落傘呢?在發生緊急情況時,降落傘又能否扮演生命拯救者的角色?這種想法在理論上可行,但不切實際,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降落傘過於笨重。安裝降落傘意味着不得不損失客機的大部分有效載荷,不得不減少乘客人數。任何用在大型客機上的降落傘都一定非常巨大,一定由多個傘蓋構成。這種系統非常複雜而笨重,需要採用多個安全裝置以防止無法展開的情況發生。

10%小型飛機安裝降落傘

在駕駛自己的1978年款賽斯納182飛機時,美國律師約翰·法萊瑟(擁有42年的飛機駕駛經驗)遭遇驚魂一刻。賽斯納182飛機的發動機因油箱出現故障突然罷工,隨後螺旋墜落。在距地面400英尺(約合121米)的時候,飛機快速墜落。慶幸的是,他的飛機採用了一項雖然簡單但非常聰明的技術。隨着飛機距離地面越來越近,法萊瑟拉下了頭頂上方的一個把手。最後,飛機轟的一聲落到樹上。法萊瑟回憶說:「我當時認為自己死定了。一秒鐘後,飛機又從樹上掉下來,重重地砸在地上。」法萊瑟大難不死,只背部扭傷。

法萊瑟之所以能夠死裏逃生要感謝賽斯納182飛機攜帶的能夠承受整架飛機重量的降落傘,在很大程度上延緩了飛機的墜落速度。很多輕型飛機都採用了這種降落傘。一些製造商和工程師指出如果給商業客機安裝降落傘,將在發生緊急情況時拯救數百條生命。如果事實如此,飛機製造商為何不給所有飛機裝上降落傘呢?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有必要思考一個似乎更靠譜的安全措施,那就是給乘客配備降落傘。既然商業客機的每一個座位底下都備有救生衣,再配備一個降落傘似乎是一個不錯的主意。然而,實際情況果真如此嗎?

英國布魯內爾大學航空研究員蓋伊-格拉頓表示,在發生緊急情況時,為乘客準備的降落傘只能成為一個擺設。在客機墜落過程中,乘客是否有足夠的時間穿上降落傘而後跳下客機?格拉頓說:「坦白講,我不認為乘客有這樣的逃生機會。」

用於整架飛機的降落傘顯然是一種更為合理的做法,因為在遇到危機時這種降落傘能夠快速展開。這也就是為什麼大約10%的小型通用飛機配備了可以搭載整架飛機、飛機上的乘客和貨物的降落傘。在賽斯納或者西銳公司製造的小型飛機上,降落傘可以存放在機身位置,後座後面,或者機翼中段和駕駛艙上方。在發生緊急情況時,飛行員需要拉下機頂的一個把手,打開降落傘。賽斯納公司飛行操作負責人特拉維斯-克魯姆布指出,一旦降落傘打開,墜落速度將減至每分鐘大約1700英尺(約合每分鐘518米),撞擊地面產生的力量相當於跳下4米高的壁架。飛機裝備的其他安全裝置也能起到緩衝作用,例如座椅內的緩衝鋁以及用於在硬着陸時防止墜毀的起落裝置。

技術上可行但不切實際

BRS公司是整機降落傘的主要生產廠商之一,總部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由鮑里斯-波波夫創建。在經歷一次滑翔機失控事故之後,波波夫創建了BRS公司。當時,他駕駛的滑翔機從大約500英尺(約合150米)的高度墜落,最後落進湖裏。這場事故促使他研發提高航空安全的技術裝置。BRS降落傘適用的最大飛機最多也不過搭載5個人,波波夫計劃在5年內為能夠搭載20名乘客的飛機安裝降落傘。他認為理論上可以將降落傘安裝在體積更大的飛機上,甚至可以安裝在大型客機上。他說:「毫無疑問,未來的大型商業客機將配備某種類型的降落傘安全系統。」

為大型客機安裝降落傘是否切實可行?毫無疑問,很多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降落傘過於笨重,降低了需求。格拉頓指出為客機安裝降落傘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你一定會問這種做法是否具有現實價值」。「安裝降落傘意味着你不得不損失客機的大部分有效載荷,不得不減少乘客人數。」客機採用的所有安全裝置在選擇時都遵循這樣一條原則,即如何在給定的資金和重量前提下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挽救生命。

英國民用航空管理局並不認為降落傘一定能夠發揮預想中的作用。管理局發言人說:「所有發動機都停止運轉的情況非常罕見。如果一台發動機罷工,飛行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讓飛機着陸。如果飛機失速,恐怕沒有足夠的時間打開降落傘。」

設計一個足以承受整架商業客機的降落傘面臨很大程度。世界上最大的客機空客A380可以搭載853名乘客,重量是小型私人飛機的近400倍,這還不包括乘客和行李在內。空客公司媒體關係部經理艾莉婕-格尼羅德表示:「任何用在空客上的降落傘都一定非常巨大,一定由多個傘蓋構成。這種系統非常複雜而笨重,需要採用多個安全裝置以防止無法展開的情況發生。」

未來或發生改變

波波夫指出為了讓大型商業客機——例如可以搭載大約500名乘客的波音747——安全着陸,需要使用21個降落傘,每個降落傘的尺寸相當於一個足球場。他說:「讓飛機上的1磅(約合0.5公斤)重量安全着陸需要大約1平方英尺(約合0.1平方米)的降落傘。」這種做法顯然不可行。為了減少降落傘傘蓋數量,一種方式是在發生緊急情況時拋棄飛機的所有重型組件,例如機翼和發動機,降落傘只負責拯救客艙。格拉頓指出減少降落傘所需承受的重量是最合理的一種做法,但同時也是一種極端做法。他說:「如果你一定要這麼做,拋棄機翼和發動機,我只能希望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城市上空。」

上世紀20年代,前蘇聯發明家格勒布-科特爾尼科夫率先提出可分離式客艙的想法。科特爾尼科夫是世界上第一個背包式降落傘的發明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紅軍使用了他發明的降落傘。不過,科特爾尼科夫的設計從未走下製圖板。目前,俄羅斯降落傘設計與生產科研所正在研發整機降落傘,這種降落傘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立基於科特爾尼科夫的設計。

其中一款安全設計是使用特製的刀片切掉機翼,而後將客艙分割成幾段,每一段配備一個降落傘。科研所的首席設計師維克托-萊亞林指出這種降落傘能夠大幅延緩速度,避免在起飛和降落事故中造成人員傷亡。不過,這種降落傘不可能在短期內投入使用,因為這需要對客機進行全面的重新設計。

降落傘不可能在近期內應用於大型飛機,但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波波夫認為在本世紀內所有體積的飛機都將安裝降落傘,這種做法符合公眾意願。他說:「很多人在問為何不給波音737這樣的大型客機裝上降落傘。如果越來越多的人提出這種質疑,將迫使飛機製造商和政府做出這種具有革命性的改變。」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新浪科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