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華日:中國製造業12月下滑 出口商面臨挑戰

根據周三的數據,中國製造業領域12月份失去動力,暗示中國出口商面臨的挑戰。

官方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12月份下跌到51.0,輕微低於預期,比上個月的51.4下滑。高於50點暗示擴張,低於50點顯示收縮。《華爾街日報》調查的八名經濟學家預測為51.2點。

《華爾街日報》12月31日報導說,經濟學家說,升高的薪水和更強大的貨幣已經損害中國的出口,拖累了製造業的增長。人民幣去年對美元上升3%,而其他亞洲貨幣包括印度盧比和印尼盾都下跌。大多數低成本製造業已經遷出中國。

「出口已經下降到一個低水平,在未來將不會是一個大的增長驅動力。」法國巴黎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陳興東說。「出口商去年經歷相當困難的一年。」

長期以來作為經濟支柱的製造業的疲軟發生在決策者試圖促進服務業增長並關閉臃腫的領域比如鋼鐵和玻璃行業的過剩產能的時刻。重工業無節制的擴張是常常包裹中國城市的重度陰霾的主要原因。

隨着行業主導的發展模式開始獲得遞減式回報,中國經濟2013年可能增長7.6%,這是自從1999年以來最緩慢的步伐。專家說,如果要維持高速增長以及避免環境退化,中國需要發展一個更加充滿活力的服務業領域。

「隨着更多的增長來自於服務業,中國製造業增長下跌是不可避免的。」陳興東說。

官方PMI當中有關12月份的產出,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的分項指數都比上個月下降,暗示需求以及目前的生產都疲軟。

滙豐銀行製造業PMI的預讀數在12月份下跌到三個月來最低點50.5點。滙豐銀行的樣本含有更多的出口商。這是出口行業面臨困難的另一個跡象。

中國銀行系統流動性短缺也讓公司的日子更加難過。上個月,一個現金緊張讓銀行間利率達到自從6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暗示貸款資金短缺。

「由於持續的流動性緊張,經濟活動可能在本月放緩。」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劉立剛說。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