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英媒:中共在敘利亞及中東問題上的軟肋

美英等國討論軍事干預敘利亞

英國路透社星期三(28日)發表長篇分析文章,闡述中國在敘利亞危機中所暴露出的軟肋。

文章說,敘利亞危機愈演愈烈,就在西方國家商討是否對阿薩德政府進行軍事打擊之際,中國仍保持其不干涉別國內政的政策。

然而,中國所謂「不干涉別國內政」的政策意味着即使北京想插手,其實也可能無能為力。

首先,中國的軍隊雖然數量龐大,但軍事力量薄弱,而且長久沒有練兵了。中國的軍隊自從1979年的越南之戰後已經多年未經殺場。

澳大利亞坎培拉的一名軍事分析人士羅斯指出,儘管中國大力發展隱型戰機、航母,並開始注重海上力量,但人民解放軍的實際作戰能力有限,如果敘利亞真的開戰,中國也只能遠遠看着,充其量是個擺設。

羅斯說,中國戰艦雖然參與了索馬里海盜巡邏護航行動,但當2011年利比亞危機,中國從利比亞撤僑時,也只能作為運輸船隻而已。

因此,中國只能在敘利亞和中東問題上扮演一個低調角色,只能打點擦邊球。

石油利益

文章說,美國及其盟國對敘利亞可能進行軍事打擊,戰火一旦蔓延,勢必影響該地區的局勢穩定,而這無疑會影響該地區的石油生產和輸出。

中東的局勢以及石油對中國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沒有中東的石油供應,中國的經濟發展將會嘎然停止。僅今年頭7個月,中國從中東進口的原油就達8300萬噸,占其總進口量的一半。

雖然中國在敘利亞本身沒有什麼經濟利益,但敘利亞對中國來說具有戰略和外交意義。敘利亞局勢勢必會影響整個中東地區的穩定,由此影響中國的能源供應。

中國退休少將羅援曾表示,由於中國在中東的石油利益,因此千萬不要以為敘利亞和伊朗問題與中國無關。

外交斡旋

中國在公開場合雖然表示不願意參與中東事務,但北京曾邀請過敘利亞政府和反叛武裝的代表,進行協商,試圖以外交方式解決危機,並向敘利亞派出特使。然而中國的一些外交做法在阿拉伯世界被看作是「不合適的」,引發強烈反彈,也未取得任何結果。

文章說,中國在中東地區沒有其他幾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那樣經驗豐富。

中國堅稱它既不支持也不保護阿薩德政權,它說之前所以否決聯合國對敘利亞的決議案是因為覺得這會進一步惡化敘利亞局勢。

中國社科院中東事務專家殷罡表示,中東地區的穩定對中國有利,中東局勢不穩中國遭殃,但是中國卻沒有能力維持那裏的穩定,中國不可能用軍事手段來保護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利益。中國保護其在中東利益的最佳選擇是擴大其石油進口的來源,不要局限於中東地區。

調整戰略重點

中國解放軍退休少將徐光裕則說,中東是一個神秘的地區,中國對那裏知之甚少。他表示,以今天中國解放軍的作戰能力不可能有能力參與中東的戰事。

他說,「因此,中國需要採取中立立場」。

中國的社交網站上也有人討論,中國現在是否應該重新轉移它的軍事重點,更積極地參與中東事務。

而目前,中國只能依賴美國維持中東的穩定,以確保中國從該地區進口的石油不受干擾,尤其是經過霍爾姆斯海峽的石油運輸。伊朗過去曾威脅過,如果一旦發生戰爭,它將關閉霍爾姆斯海峽。

中國一位熟悉中東事務的外交消息來源說,中國應該重新調整其戰略思維,不能依賴美國來確保中東地區的局勢穩定了,因為遲早中國會醒悟自問:「美國人為什麼會保護我們的石油呢?」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BBC中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