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台灣男子旅居深圳20年返台定居:物價太高 扛不住了

台北的大碗牛肉麵量大、肉多,秒殺深圳任何一家「台灣牛肉麵」,價錢也便宜過深圳。在市中心,50元新台幣吃飽一頓飯並非難事。

台北街頭,這樣經濟實惠的小飯館比比皆是

動手寫稿子時,我得到一個消息:多年好友、台灣同胞曾先生,結束了在深圳旅居近20年的生活,帶着大陸籍新婚夫人,返回台北定居。曾先生返台定居主要出於私人原因。一來覺得自己過了打拼年齡,有心葉落歸根,更重要的是,他在電話里對我說:「深圳物價太高,扛不住了,還是回台灣生活實惠些」。

要是擱在一個月前,我一定會反駁:「別消遣大陸人民了,台灣幾十年前就是『亞洲四小龍』,深圳才開發多少年?說台灣物價比深圳實惠,誰信!」可是,在台北生活半個月後,我有點信了。接下來,我以自己的親身體驗,與諸位看官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牛肉麵:

50元新台幣可吃飽,

90元新台幣可吃好

說實話,雖然5年前曾來過台灣,那次屬於跟團旅遊,每天吃住都有「組織」安排,極少出門自己消費。因此,對台灣物價沒有任何概念,只是憑直覺認為,台灣作為經濟發達地區,價格指數低不了。加上深圳最近幾年物價猛漲,更使我對在台出差期間的生活成本不敢樂觀。

這種疑慮,是隨着吃飯問題的解決,得到初步解除的。

作為鍾愛麵食的人,來到台北,台灣牛肉麵自然是吃飯首選。深圳的「台灣牛肉麵」,知名度最高的可能是京基百納「大食代」里的「老董牛肉麵」,價格大致在人民幣33——38元不等。

來到台北第一天,我在下榻的京站酒店公寓附近轉悠,看到長安西路有一家「紅廚」牛肉麵店,走進去點了一份大碗牛肉麵。

幾分鐘後,麵條端上來,着實把我嚇了一跳:量大、肉多,秒殺深圳任何一家「台灣牛肉麵」。價錢呢?120元新台幣,相當於人民幣24.4元。對我這個體重90公斤的大男人來說,這個分量也是太大。後來去這家店,我點個90元新台幣(相當於人民幣18.4元)的小份牛肉麵也就夠了。

如果您說,台灣牛肉麵是台灣土特產,比大陸便宜是應該的,那就接着往下看。

上周的一天,為趕上台灣文化部門組織的一場大陸駐台媒體集體活動,我在「文化部」附近的紹興南街一家小吃店,吃了頓簡單又扛餓的午餐:一碗豆漿,一個燒餅,一根油條。總價新台幣51元,折合人民幣10.4元。

事實上,在台北市中心,50元新台幣吃飽一頓飯並非難事。台北車站周邊小吃店,50元新台幣一碗的牛肉湯麵(與牛肉麵的區別是沒有牛肉)、水餃不難找到。難度遠遠低於在深圳市中心花10元人民幣吃飽一頓。檔次稍提高一點,新台幣80元至100元的快餐、套餐比比皆是。

想吃得奢侈點,伯朗咖啡店的牛排套餐包括西餐湯、主食、飲料,不過新台幣248元,折合人民幣50元。在深圳市中心這樣一餐要多少錢?你懂的。

蔬菜:

七成品種批發價低於去年

菜市場,是一個地區的物價晴雨表。

約10天前,今年第一個強颱風「蘇力」襲擊台灣北部,帶來大規模降雨,把菜價狠狠往上抬了一把,老百姓怨聲載道。不過,隨着颱風的過去,菜價早已恢復正常。

我在台灣「行政院農委會」的統計報表上看到,全台110種主要蔬菜,2013年7月17日的批發價格,有72種低於一年前,也就是2012年7月17日的水平,價格同比上漲的只有34種,另有4種持平。綜合計算,2013年全台灣110種主要蔬菜的批發價較一年前略降。

手機上網:

900元新台幣包月不限流量

我是來台灣出差的,由於漫遊話費昂貴,需要時刻通過微信與後方報社聯繫,因此,手機上網不可或缺。到達台北的當天下午,我和另外兩位集團同仁來到「中華電信」營業廳,辦理了一張台灣手機卡:預付資費新台幣1400元,其中手機上網費用900元。

這900元新台幣換來的服務是:在接下來的一個自然月之內,不限流量手機上網。我這段時間能時刻與後方編輯和家人取得聯繫,全靠這張手機上網卡。事實上,寬帶上網價格也不貴,「中華電信」4兆帶寬ADSL包月上網套餐的價格只要503元新台幣,折合人民幣103元。

油價:

幾經波動,還是比深圳便宜

今年上半年,兩岸的油價都頻頻波動。「大陸油價漲,台灣油價降」一度成為微博吐槽焦點。實際上,半年來台灣油價絕非只降不漲,不過,即使有漲有落,目前油價仍比大陸很多省份略微便宜一些。

截至7月18日,台灣「中油」公司目前執行的油價為:92號無鉛汽油33.4新台幣/升,折合人民幣6.82元,比深圳的90號無鉛汽油的價格便宜0.03元人民幣/升;95號無鉛汽油7.12新台幣/升,折合人民幣7.12元,比深圳的93號無鉛汽油便宜0.26元人民幣/升;98號無鉛汽油36.9新台幣/升,折合人民幣7.53元,比深圳的97號無鉛汽油便宜0.46元人民幣/升。

CPI:漲幅創16個月新低

說來也巧,我關注台灣物價的時候,恰好趕上台當局「行政院主計處」發佈6月份及2013年上半年的CPI數據。統計結果,印證了很多大陸朋友對台灣物價的觀感。

統計顯示,台灣地區今年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102.75,較上月微升0.5,排除季節變動因素,漲幅確定為0.11%;較上年同月上漲0.6%,創2012年3月以來新低。

今年1月至6月,台灣地區CPI較上年同期上漲1.31%。可供參考的資料是,從2004年以來,台灣CPI數據絕大多數時候都低於大陸(除2006年以外)。今年1月至6月,台灣CPI數據較大陸低1.09個百分點。

□民眾吐槽

「這些年大家收入沒增加,漲價都不好意思說出口」

物價保持低位,多年沒有大漲,對我們這些生活在大陸一線城市的人們來說,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好事」。可是,台灣同胞對此卻很糾結。

「真的哦!台灣物價好像很少變化」,我的朋友、台灣法藍瓷公司駐廣州代表吳若林回台北開會時,與我聊起台灣物價,有感而發,「很多小吃店,街邊小攤賣的食物,是伴隨着我長大的,印象中價格從來沒有大漲過」。

「台灣的物價,10多年沒怎麼動了!」另一朋友、廈門一家台資企業管理人員高千惠如是說,「不過,作為台灣人,我真不知道這是光榮還是悲哀!」高千惠說,台灣近年來經濟景氣度不佳,民眾收入沒有增長,這是業者不太敢漲價的原因。

小吃店主:二十年只漲過三次價

只因消費者收入多年未漲

「每次要漲價心裏都很不好受,感覺不太好意思說出口。」在台北市承德路廖家羊肉焿店,老闆娘廖太太對我說。

這家店開業20年了,只漲過3次價。最近一次是兩年多以前,一碗羊肉焿的價格,從50新台幣上漲到55新台幣。「實際上按照成本的增加,是應該漲10元的,但是感覺到那樣很過意不去,就只漲了5元。」廖太太說。

很多跟我聊過的小吃店經營者都說,這些年大家收入都沒增加,使得他們不敢漲價,覺得十分過意不去;再者,消費者腰包不鼓,漲價怕人家不來了。因此,只要經營得下去,他們會儘量避免漲價。

資深媒體人:經濟長期不景氣

台當局怕漲價引發民怨

事實上,覺得漲價「不好意思」的,豈止是飯店老闆?最「不好意思」談漲價的,恰恰是台灣當局。

台灣資深媒體人、電視廣播節目主持人蔡玉真和我談起台灣物價問題時認為,根本問題在於台灣經濟長期不景氣,「現在台灣的人均收入,基本上和16年前差不多」,蔡玉真說,在這種情況下,物價波動,就成了十分敏感的話題。蔡舉例,今年4月,台當局在10天內,先宣佈油價上調9.08%,隨後將電價提高一成,雖然當局稱,這是在國際能源市場價格波動,漲價壓力十分沉重下,不得已做出的決定,但還是帶來十分負面的反響。「馬英九民調支持率應聲跌到13%。」蔡稱這個支持率,基本已與2006年深陷貪腐醜聞的陳水扁持平。

當然,單純將物價漲跌作為評價當局領導人優劣的標準,值得商榷。在一次「嗆馬」遊行中,一個年輕女生高喊:「珍珠奶茶漲了5塊錢,馬英九該下台!」台灣名作家朱天心認為,這不是一種健康的公民心態。

話雖這麼說,但在台灣政治生態下,當局對物價問題必然高度謹慎,以免進一步引發民怨。「現在台灣年輕人剛進入社會的月收入大致是22K(即新台幣2.2萬元),這個水平比20多年前我大學畢業時還低,並且還有約兩成畢業生月收入在2萬新台幣以下。」蔡玉真說。在這種情況下,當局害怕物價波動激怒民眾,業者害怕價格上漲嚇走顧客,台灣物價低位平穩運行,還將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於飛

來源:海外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