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路透社報道 轉基因種子公司與中共國家農業機構「緊密合作」

路透原文:

中國應用玉米技術革新促高產

2012年 11月 12日 星期一

新玉米雜交種將提高中國單產,從而減少進口

* 種子公司推出新品種,農戶採用新科技

* 中國玉米單產為每公頃5噸,相當於美國一半

* 東北部分雜交品種單產達到美國水準

路透北京/新加坡11月12日電---中國農民正使用單產量更高的種子和現代科技,這種轉變降低了該國成為長期玉米進口大國的可能.

中國2011-12年度玉米進口量創下550萬噸紀錄高位,扶助芝加哥交易所指標玉米期價年內稍早漲至每蒲式耳8美元--是過去10年均值的兩倍多,同時也帶來這個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費國大量依賴海外進口的可能.

但是,作為全球第二大玉米生產國,中國也一直在追求自給自足,政府已經批准更多雜交玉米種的使用,並向國營農業機構劃撥更多資金.

使用新種後,中國東北部分玉米產區的單產已經追上美國中西部地區.後者單產約為中國平均每公頃5噸水平的兩倍.

根據美國農業部預測,今年中國玉米產量料將達到2億噸的紀錄高位,進口料將大幅下滑.

"我認為,如果技術落實到農戶,未來七到十年內,供需缺口可能會降到接近於零."孟山都中國玉米事業部總經理Diego Diz稱.

分析師表示,若中國進口大幅下降,美國和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國可能找不到現成的堪比中國的市場,因其它地區需求很少或沒有增長.

"考慮到中國為提高單產做出的努力,可能不會成為主要玉米進口國."渣打銀行大宗商品分析師Abah Ofon稱,"但他們仍將在時機有利時買進,例如價格較低的時候購買美國玉米."

**更加集約化**

孟山都(Monsanto)(MON.N: 行情)、杜邦(DuPont)(DD.N: 行情)、Pioneer和Syngenta AG(SYNN.VX: 行情)等種業公司,及其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將推出更多抗旱、抗蟲害和雜草的雜交品種,側重於適合機械化收割的強韌根莖和更加集約化的種植.

Diz表示,加強對病蟲害和田間雜草的管理可提高單產收益,並稱讓農戶不要過早收割玉米,可使單產進一步提高7-10%.

"中國的玉米種植方式正處於轉折點,"德國種業公司KWS SAAT AG(KWSG.DE: 行情)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張海泉表示.

中國肉類需求激增,衍生出可觀的玉米飼料需求,從而帶來巨大的挑戰.

"未來15年,中國每年新增玉米需求將達8,000萬至1億噸,"Syngenta亞太地區玉米營銷主管Hardeep Grewal表示,"這意味着單產必須增加50-60%."

黑龍江的農戶表示,得益於早熟種子的優勢,當地玉米種植區域已進一步向北拓展,使得在較短的生長期內實現高產.

"種植玉米的回報較好,農戶願意在機械設備方面投資更多,"共青農場的技術人員周長春表示,"在早熟種子的幫助下,過去四至五年內,玉米產量已開始改善."

**單產仍有差距**

當地農民與一名駐北京的美國穀物業官員稱,先鋒良種國際的"先玉335"雜交玉米種在該地區頗受歡迎.該官員指出,早播品種單產量比其它雜交種高10-20%.

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的全球玉米項目主管B.M. Prasanna稱,"雲瑞8號"雜交種每公頃單產約為7.5噸.該品種可抵抗玉米穗腐病和倉儲害蟲,並有良好的抗旱性.

該中心正與中國種子公司和國家農業機構緊密合作,創建了一個擁有2.7萬人工培育及野生玉米品種樣本的基因銀行.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所長番興明稱,在高密度播種的情況下,"雲瑞47"單產可達每公頃14噸,與美國玉米最高單產量一致.

雜交種使玉米種植變得現代化,因部分種子公司保證有95%的發芽率,意味着農戶不必每洞撒兩到三粒種子,以求至少一粒發芽.

"這些種子對中國來說是革命性的,即便價格更高也受農戶歡迎."上述美國官員表示.因未被授權對媒體發言,其拒絕署名.

播種密度較五年前上升約一半,至每公頃6萬株,但仍低於美國約8萬株的水平.播種密度對產量有直接影響.

新品種還可以減少化肥使用,提高用水效率,這在水資源日益緊張的東北部地區也很重要.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Aqueduct Water Risk Atlas,到2025年,中國東北部大多數地區都將嚴重或極端嚴重缺水.

中國農業部長周五談到,水資源短缺是該國自給自足能力面臨的威脅之一.(完)


先玉335被指惹禍轉基因玉米(圖)

2010-09-22 01:02:00 來源: 河南商報(鄭州)

漫畫/王偉賓

山西、吉林兩省動物出現異常現象:堆積如山的玉米不見老鼠光顧,母豬產崽減少……異常的背後指向了同一個事實:它們幾乎都吃了同一種玉米——先玉335。先玉335也因此被質疑是轉基因種子。

21日,美國杜邦公司聲明,否認先玉335是轉基因玉米。

消失的大老鼠

一直深受鼠患之苦的山西農民劉旻,現在卻為當地老鼠絕跡而感到不安。劉旻是山西晉中張慶鄉農民,家裏種了十來畝玉米。「過去,家裏的老鼠經常是躥上躥下的,需要買劇毒的農藥。從三年前開始,我突然發現即使不放老鼠藥,也少有老鼠吃家裏東西了。」劉旻說。為此,劉旻決定觀察村裏的老鼠情況。他跑去問販賣玉米的,他家裏堆積如山的玉米也不見大老鼠光顧,偶爾只看到小老鼠。即使是小老鼠,也是呆頭呆腦,看上去還不會分辨方向。

今年五月,記者在晉中八個村莊走訪,進一步印證了劉旻所說的動物異常情況,並發現了當地另外的怪事:母豬產子少了,不育、假育、流產的情況比較多。村民張健紅養了近十年豬。他說,以前他家養的二十多頭母豬,一窩最多能生16隻,從來沒有低過10隻的。也就是在四年前,他發現母豬生的小豬越來越少。

地處吉林省榆樹市西北部的弓棚鎮,是全國聞名的生豬集散地。不過,當記者今年七月底到該鎮調查時,發現這裏很多村子的養豬業已經變得蕭條。

除了老鼠和豬以外,記者還在晉中發現羊和狗出現了異常的情況。楊村的一位養羊專業戶介紹,以前母羊一胎能生兩三隻。但是,現在只有一隻,最多時兩隻。一名狗販子也與記者聊起,現在狗經常出現肝腹水或腎腹水情況,剖開肚子總會有很多水。他說,他現在一般不收購肚子大的狗,因為這些狗會虧本。

玉米惹的禍?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些出現異常的動物,幾乎都吃過同一種玉米——先玉335。在記者調查的所有養豬戶中,他們均表示,自從家裏種了先玉335,這些玉米就成了豬飼料。而豬出現異常,也都是在以這些玉米為豬飼料之後。

晉中的羊雖然不是直接吃的先玉335,但主要飼料是當地用玉米做完醋以後的玉米渣,就是當地俗稱的「醋糟」。劉旻告訴記者,正是種了這種先玉335玉米後,他發現老鼠逐漸減少了。

記者在吉林省榆樹市弓棚鎮新農村九村採訪時,發現了一家母豬沒有出現異常情況的養殖戶。她從去年開始養母豬,目前保持十幾頭的規模。她稱家裏的母豬一般都有12頭的產子率。這位養殖戶介紹,她餵的是自家種的玉米,主要是國產的「信譽1」,她沒有種過先玉335玉米。

有專家告訴記者,先玉335在2004年正式推產,2006年開始普及。5至6年的時間,老鼠可以傳遞20代以上,豬可以傳三代,而這個時長僅為人的生命周期的十分之一。因此,老鼠表現突出,而人卻不會出現嚴重的反應。

轉基因疑雲

「農民的觀察也往往高於科學家的發現,許多線索農民更能夠提供,而實驗室里的一些數據,相對於現實問題,是顯得蒼白。」對於劉旻的懷疑,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蔣高明認為,暫時雖不能完全肯定先玉335是轉基因玉米,但是從種種跡象看,這個玉米很可能是「有些手腳」的。

根據中國農業部門的公告,先玉335是美國先鋒公司選育的雜交玉米。其母本為PH6WC,父本是PH4CV,均為先鋒公司自育。先鋒公司在接受採訪時稱,先玉335「不含轉基因成分,為非轉基因玉米新品種」。記者就此向多位專家求教,大都稱不了解或者難以證實。

後來在一位海外讀者的協助下,記者終於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官方網站上查到了關於「PH4CV」的信息。PH4CV的類別編號包括 「800/302」,在美國專利法的規定中,「302」即指「基因修飾」。長長的專利資料文件顯示,PH4CV的開發,包括了使用BT和HT轉基因技術 ——這是用於大宗農作物僅有的兩類轉基因技術。

「如果是這樣的話,山西、吉林等地的各種動物異常反應,就有了比較合理的解釋。因為世界各地獨立試驗均揭示,轉基因食品餵養動物,會出現腎臟和肝臟損害,生殖系統出問題,免疫不正常。而這種大面積、多地區類似的異常反應,也絕非僅僅是環境因素改變而形成。這意味着轉基因玉米正在我國進行着實實在在的非模擬檢驗。」一位業內人士說。

公司否認「轉基因」

先玉335在國內的主要生產企業是上市公司登海種業 、敦煌種業分別與美國杜邦先鋒合資的子公司。據悉,敦煌種業推廣範圍主要是東北三省、內蒙古、寧夏等北方春播玉米帶。登海種業推廣範圍主要分佈在山東、河南等黃淮海地區夏播玉米。

21日,針對「先玉335」是轉基因玉米,並將種植「先玉335」與動物異常相聯繫的報道,美國杜邦公司聲明表示,「先玉335」不是轉基因玉米。

杜邦公司聲明稱,「先玉335」的父本是PH4CV、母本是 PH6WC。其父本PH4CV獲得了美國專利。該專利文件的內容完全沒有涉及PH4CV與轉基因有任何相關性,而是說明PH4CV屬於自交系。自交系本身不屬於轉基因材料。 該專利在「權利要求」中提及轉基因,其目的是為了明確該專利的相關應用和保護範圍可以應用於轉基因的研究,而該專利本身——「先玉335」的父本 PH4CV並不屬於轉基因材料。聲明還稱,在中國,有關轉基因玉米的進口、試驗與銷毀是需要經過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專家們的嚴格評審和農業部的審批來進行的,未經農業部批准,決不會把任何轉基因材料釋放到田間。

但聲明沒有對報道中提及的動物異常現象作出任何正面回應。

(據《國際先驅導報》、《每日經濟新聞》)

(本文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