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男人早晚吃生板栗有利於補腎益氣

民間用板栗補養、治病的方法很多,多數人都是熟吃。殊不知,生食板栗補腎的效果大大超過熟食。

民間用板栗補養、治病的方法很多,多數人都是熟吃。殊不知,生食板栗補腎的效果大大超過熟食。

  早在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就說板栗是「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千金方·食治》中補充介紹說:「生食之,甚治腰腳不遂。」強調了「生吃」這一用法。

  人到老年,由於陽氣漸漸衰退,不僅會出現腰膝酸軟、四肢疼痛,還可能出現齒鬆動、落,這些都是腎氣不足的表現,當從補腎入手,及早預防,食用生板栗就是可的方法之一。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曾作詩一首說明自己按照秘方食用板栗,醫治腰膝酸軟「老去自添腰腿病,山翁服栗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徐妝白玉漿。」蘇轍正是告訴老人們如何食用板栗補腎的科學方法:每天早晨和晚上,把新鮮的栗子放在口中細細咀嚼,直到滿口白漿,然再一次又一次地慢慢吞下去,就能收到更好的補益治病效果。中老年人若是養成每日早晚各吃風乾的生板栗5至10枚的習慣,可以達到有效預防和治療腎虛腰酸腿疼的目的。需要說明的是,不好的人生食不宜超過5枚。

  此外,生食板栗有止血的功效,可治吐血、衄血、便血等常見出血症。將生板栗去殼,搗爛如泥,塗於患處可以治跌打損傷、淤血腫痛等,中醫臨床證明有一定療效。

  板栗味甜性溫,可炒可煮,有和的功效。現在由於生活條件改善,家長對小兒的營養照料往往過於精細,強食、偏食均可導致臨床多見的小兒脾虛症,所謂「脾虛」即指小兒面色華,體倦乏力,形體偏瘦,厭食拒食

  此時可將板栗仁蒸煮熟,磨粉製成糕餅,適用於食少、身體瘦弱、經常腹瀉的小兒,以增加其食慾,收澀瀉泄,調理腸。用板栗和粳米熬製的板栗粥老少皆宜,既可用於虛寒導致的慢性腹瀉患者的恢復,也適合長期治療老年人由於機能退化所致的納不佳,氣虛乏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