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上海大火續官方:有50餘人失聯 專家給火災建議

應急包未發入火災大樓

  有居民說:「我聽說有些小區發放了民防應急包,但這裏的居民卻沒有。如果能備一個,會不會對他們逃生要好得多? 」

  作為2010年市政府實事項目,25萬戶家庭將被配置家庭應急包並開展相關應急逃生培訓試點。應急包內包括有手搖發電報警收音照明手電筒、人工呼吸消毒面膜、創可貼、三角巾、醫用紗布、醫用脫脂棉、一次性速冷冰袋、自備藥盒、圓頭醫用剪刀、醫用膠布、8米長輕便逃生繩、毛巾、口罩、防滑手套、鋼絲鉗、螺絲刀、應急反光帶和應急聯繫卡等。這個包還留出了一定空間供使用者擺放礦泉水、餅乾等。

  據了解,靜安區的老式住宅較多,這些擁擠逼仄的環境更容易發生火災,因此靜安區的民防應急包首批試點發放沒有集中在這次發生火災的高層住宅內,缺乏必要的逃生設備與應急技能,也使不少人喪失了獲生的機會。

  ◎專家提醒

  在面對突然襲來的火災時,人們因為驚慌常常作出很多不利於逃生、不利於健康的舉動。而不科學的急救方法會加重燒傷者的後期治療難度,甚至給燒傷者帶來「二次損傷」。

  濕毛巾捂嘴鼻伏低身子

  發生火災時,人們往往因為驚慌而手足無措,或者做出很多不利於逃生、不利於健康的舉動。在火災中,還因為可能吸入很多煙霧、化學物質,導致「吸入性損傷」。因此,在火災現場絕對不能奔跑呼叫,而應用濕毛巾捂在嘴、鼻上,避免呼吸道損傷。因為火焰和有毒氣體均往上走,此時應儘量伏低身子,努力靠近空氣流通的門窗處。如果是在居室中,應該儘快跑到室外,脫離火源,及時打滾,壓滅身上的明火。如無法逃出,應使用大衣、棉被等用水澆濕後披在身上保護自己,爬在門窗處等待救援。

  燒傷急救謹記「五字秘訣」

  在燒傷急救時,謹記「沖、脫、泡、包、送」的五字秘訣。沖,就是用清水沖洗燒傷創面;脫,就是邊沖邊用輕柔的動作脫掉燒傷者的外衣。如果衣服粘住皮肉,不能強扯,可以用剪刀絞開;泡,就是用15℃至20℃的冷水浸泡創面;包,就是用比較乾淨的布單、衣物包紮傷處;送,就是儘快送到具有救治燒傷經驗的醫院治療。

  如果燒傷創面特別大、特別深,就不宜再用冷水沖洗,應立即送醫搶救。

  避免造成傷者「二次傷害」

  在燒傷的早期救治中,千萬不能用醬油、牙膏、紅汞、紫藥水等作為止血或療傷的「藥物」,這種做法可能會影響到醫生對於燒傷深度的觀察和判斷,也會增加創面感染的機會。而感染正是燒傷者面臨的大敵之一。同時,還要注意觀察燒傷者是否合併有摔傷、外傷等其他傷害,以避免在救助過程中加重傷情。

網友評論:就是說死的還不只53人?God!

這二幢是關糸樓、腐敗樓。。。

我估計是上海市教委的樓,住的都是上海教育口的官員及親屬,普通的老師是買不起的,都住在郊區。

這次火災給大家一個教訓,別買城市高樓,去郊區買小房子,遠就遠點,住高樓實在太可怕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新聞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