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揭轉基因食品中國真實現狀:首個商業化主糧國家

  幾乎每個人都無形中攝入過轉基因食品,只是我們並不知情。轉基因作物的主要生產國美國正向全球推廣其產品,而以歐盟為首的國家卻在堅守底線強烈抵制轉基因食品地進入。為何反差如此巨大,在轉基因食品悄悄擺上餐桌時,我們不禁要問: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轉基因食品正在全球蔓延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質疑從未停止

  


  轉基因作物蔓延全球


  轉基因作物蔓延全球

  從國際情況看,儘管有不少人質疑轉基因作物,但其正在不可阻擋地向全球蔓延。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認為,轉基因作物在產量、經濟、環境和物質財富等方面帶來了持續、顯著的效益。從1996年至2009年間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長了80倍,使轉基因成為農業近代史上利用最快的作物技術。

  ISAAA在報告中公佈了一組數據,2009年有25個國家的1400萬小農戶和大農場主種植了1.34億公頃(3.3億英畝)的轉基因作物,比 2008年增長了7%,即900萬公頃(2200萬英畝),達歷史最高點。而且,如果加上允許進口轉基因作物產品的國家,共有57個國家在採用、經營轉基因作物和產品,包括將轉基因作物用於食品、飼料和進行環境釋放。

  其次,種植面積最大的主要轉基因作物有四種。轉基因大豆首次佔全球9000萬公頃大豆種植面積的3/4,轉基因棉花佔全球種植面積的近1/2,轉基因玉米超過全球種植面積的1/4,轉基因油菜超過全球種植面積的1/5。

  此外,ISAAA預測,到2015年,將有40個轉基因作物種植國,2000萬名轉基因作物種植者和2億公頃的種植面積。

  國際正制定賠償方案

  考慮到轉基因作物未來的潛在危害,國際上已對此進行了補救措施和賠償的探討。

  2010年10月15日,在日本中部城市名古屋召開的《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第五次締約方會議上通過了《名古屋-吉隆坡補充議定書》,這份補充議定書規定了轉基因生物破壞進口方生態系統時的補救和賠償方法。

  補充議定書的要點包括:轉基因生物跨境移動,使生物多樣性和人體健康嚴重受損時,締約方可要求直接或間接管理轉基因生物的所有者、開發者、生產者、進出口者等肇事者恢復原狀並負擔相關費用;締約方有必要根據國內法制定財政措施,以便為預防損失而建立保險和基金等。

  該協議還需40個國家的通過才有效,一旦通過,中國作為轉基因食品的進口國和正在生產的國家之一,將要對周邊國家承擔生態責任,而從中國現有的情況看,中國對此付出的代價未必會低於轉基因食品所帶來的眼前利益。

  爭議從出生那刻起從未停止

  世界上最早的轉基因作物(煙草)於1983年誕生。而轉基因作物真正的商業化是從1994年美國孟山都公司種植的轉基因西紅柿上市開始的。流通至今16年,世界關於轉基因食品的爭論從未停息,而對轉基因食品的態度各國明顯不同。

  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發佈的報告,2009年全球1.34億公頃的轉基因作物中美國佔到47.8%,居全球之首,歐盟的種植面積還不到全球的0.3%。

  由於擔心傳統糧食作物市場受到轉基因作物的衝擊,歐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轉基因農產品的進口,歐盟要求轉基因成分超過0.9%的產品必須貼上「產自轉基因生物體」的標籤,審批過程極其複雜,形成事實上的限制。

  而從1999年我國水稻研究所研製的轉基因雜交水稻通過了專家鑑定後,轉基因食品在中國的研發迅猛發展,產品品種及產量在成倍增長。

  中國對轉基因食品持開放態度

  


  2009年11月27日,中國向轉基因水稻辦法生物安全證書

  


  種植轉基因棉花的棉農

  


  麥當勞和肯德基被指食品中含轉基因成分


  中國或將成首個商業化主糧的國家

  在ISAAA對轉基因作物前景看好時,2009年11月27日,中國向自主研發的Bt水稻和植酸酶玉米頒發了生物安全證書,這意味着在2-3年後,中國百姓的餐桌可能會有一種合法的新主糧——轉基因大米

  ISAAA對此認為,這為中國未來轉基因食品的種植、銷售和食用鋪平了道路,相當於讓10億亞洲人受益。然而,這一樂觀態度的背後卻根本沒有轉基因食品能安全食用的理論做支撐,目前世界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並無定論,即使真像ISAAA所言可以解決10億人的溫飽問題,但轉基因作物未來可能對環境和物種的破壞以及對人類和動物所帶來得不良反應,將是難以逆轉和預估的。

  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新近報告也指出,種植轉基因作物並沒有消除雜草,反而使除草劑用量持續上升,給環境安全造成威脅;美國農業部也承認種植轉基因作物後,農田作業的燃料成本提高,農藥用量增加。

  令人意外的是,在中國大膽開放主糧水稻商業化的同時,轉基因種子的主要供應國美國卻並未展開對國內小麥主糧的商業化步伐。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轉基因主糧進行商業化。

  鄰國卻在強烈反對轉基因食品

  然而,在中國向轉基因食品表示友好的同時,包括日本、俄羅斯和印度在內的鄰國卻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態度。

  2010年2月,深受轉基因作物其害的印度中止了世界第一批轉基因茄子的推廣。印度要求須先對其進行獨立的安全測試,評估其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長期影響,並獲得公眾和專業人士的認可。

  鄰國日本由於公眾的反對,對轉基因作物慎重對待。2006年8月,日本禁止進口美國轉基因大米。

  日本對非轉基因食品的標識需要嚴格的IP認證,並施行分別生產流通管理。日本針對美國、加拿大制定了非轉基因進口大豆、玉米等農產品的分別生產流通管理手冊,將認證過程分為農民生產、收購商運輸、駁船運輸、出口商運輸、港口倉儲、批發運輸、產品粗加工、食品加工8個階段,每一階段都需要向下一階段出具管理記錄和非轉基因證明。

  而俄羅斯每年都會由基因安全研究會發佈很多關於轉基因產品潛在危險的報告和論文,而西方的跨國公司卻因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研究證據,而對這些報告和論文表示置疑。2005年,世界聞名的反食用轉基因產品專家、俄羅斯生物學家伊麗娜・葉爾馬科娃博士研究發現了基因食品影響了小白鼠以及它們後代的健康。

  轉基因作物對生態破壞尚未完全顯現

  可以說,目前幾乎每個人都會無形中食用到轉基因食品,這包括未標示和來自配料的轉基因作物。儘管轉基因食品早已食用多年,但業界對其爭議從未停止過,來自正反兩方的觀點各執一詞。

  正方認為,轉基因食品具有防蟲害、成本低廉等優點,並且將解決全球食品緊缺的困境;而來自反對者的聲音主要質疑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是否能夠得到保障:轉基因食品才10多年歷史,10年無害能否說明讓人吃50年、100年也無害?

  對此,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也承認,對於轉基因作物之所以存在安全性顧慮,主要是有些轉基因作物特別是抗蟲的轉基因品種,含有一種物質叫做BT毒蛋白。由於蟲子吃了BT毒蛋白可以被毒死,因此長期攝入該物質對人是否有害很難說。

  轉基因食品應慎重對待

  


  轉基因農田超級野草崛起

  


  民眾更傾向於購買非轉基因食品

  


  含轉基因成分的大豆油已經佔據中國食用油市場半壁江山


  轉基因作物並未降低成本

  孟山都行政總裁休•格蘭特(Hugh Grant)表示,在過去18個月裏,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印度和中國都向轉基因農作物及相關研究敞開了大門。他把這視作一個信號,與對食品安全的無端憂慮相比,目前世人對食物短缺更為擔心。

  事實證明,轉基因作物的種植費用更加高昂。轉基因種子在使用的同時需要配以專用除草劑,因為只有它才可以消滅轉基因種子之外的所有雜物,包括傳統種子。而種子用完不可自留,需要回收上去併購買新種子。

  一篇《轉基因種子為害印度 印度已有20萬棉農自殺》的報道指出,在世界第三大棉花生產地印度,孟山都幾乎壟斷了所有的棉花種子,農戶不得不以高於普通種子4倍的價格購買轉基因種子,還要購買孟山都的農藥以殺死雜草,小型農戶必須轉借高利貸,這一惡性循環正在毀滅印度的村莊,棉農們大都有15萬-50萬盧比不等的債務。據印度國家犯罪記錄辦公室的統計數據,從1997年至今,已有近20萬印度農民自殺身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棉農。

  羊毛出在羊身上。2009年《財富》雜誌評選的「全球100家增長最快的公司」中,孟山都排第41位。孟山都去年營業收入117億美元中,65%-70%來自轉基因種子和轉基因技術專利授權,其餘主要來自暢銷了30多年的農達除草劑。

  不應充當轉基因試驗田

  2010年4月,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在北京公佈的《中國九地區流通領域轉基因稻米、米製品及轉基因稻種調查報告》披露,違法的轉基因大米和米粉已經進入到了中國廣東、福建、湖南和湖北四省的市場。「目前可能有不止一種轉基因水稻流入市場」,報告說,「普通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夠輕易地購買到違法產品。」

  而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種植卻早在湖北、湖南等地悄悄進行。「綠色和平」2005年的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湖北省的孝感、咸寧、江夏等地區已有大規模轉基因水稻種植。

  而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和《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首先進行嚴格的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達到標準的才可獲得品種審定證書;之後,相關種子企業還要通過嚴格審核才可獲得轉基因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方可進行種子生產經營。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張宏良認為,目前關於轉基因水稻商用化的相關法規還不夠健全,容易出現流程控制不好的問題。他指出,國務院針對轉基因有幾個條例,但還沒有正式的系統的產業化成文法律作支撐,「轉基因糧食要走上餐桌應該嚴格立法後才能付諸實施」。

  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更應聽取民意

  2010年4月,《小康》雜誌公佈的一項面向中國百姓的調查發現,超過四成人認為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有潛在危害」,近2/3的人傾向於購買非轉基因食品;1/3以上參訪者認為轉基因作物對生態環境「有破壞作用」。

  雖然,中國面臨着一定的糧食短缺難題,但是一旦放開轉基因作物市場,數億中國人的健康將要冒巨大風險,以及整個國家因為專利控制而造成的糧食安全的威脅;此外,中國還可能會因此犧牲豐富的稻米基因多樣性,以及整個生態系統。

  儘管中國的消費者和企業要想拒絕轉基因食品,仍然面臨着來自轉基因其他利益相關方的挑戰,但在一切前提條件不確定的情況下,更應當慎重對待。

  無論轉基因食品是否有害,但消費者至少要擁有是否吃轉基因食品的選擇權和知情權。根據今年3月中國農業部的發言表明,目前中國仍然沒有任何轉基因糧食作物的商業化種植。果真如此的話,中國的消費者和企業仍然有最後的機會為守住自己的稻米、玉米而努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沈波

來源:網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