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網絡流傳的歷史課本 已經被凱迪和天涯刪除的原文

——重溫一下中學語文:《一次大型的泥石流》-亮點是紅色字體部分

在一些山區的溝谷中,由於地表徑流對山坡和溝床不斷地沖蝕掏挖,山體常常崩塌滑坡,塌滑下來的大量的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被水流挾帶攪拌,變成粘稠的漿體,在重力的作用下急速奔瀉。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泥石流。

    大型泥石流常常淤埋農田,沖毀橋樑、涵洞、渠道,阻隔交通,甚至堵塞河道,使河水泛濫成災,破壞力極大。雲南省的蔣家溝就多次爆發過這種大型的泥石流。

    雲南省東北部的烏蒙山區中,有一條南北走向注入金沙江的河流,名叫小江。小江下游有一條跟小江近乎成直角相交的溝,就是蔣家溝。這條溝長12公里,流域面積47.1平方公里。這樣的一條支溝,平時山泉匯成的溝水流量不過1立方米每秒,卻年年爆發泥石流,少的年頭十多次,多的達三十次。爆發規模大的時候,泥石流總量可達37萬立方米;延續的時間可達12小時;最大瞬時「龍頭」流量高大2400多立方米每秒;在坡度6.5%的谷地中,最大流速竟達15米每秒。這樣爆發頻繁、規模巨大的泥石流,在我國其他地方是罕見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1977年7月27日,蔣家溝就爆發過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26日夜間,蔣家溝一帶烏雲密佈。次日凌晨3時,狂風呼嘯,大雨傾盆。到天亮,大雨逐漸轉為細雨。6時25分的時候,雨還在下,從山溝里傳出火車轟鳴似的巨響,震撼着山谷。這種怪聲就是泥石流爆發的響聲。在巨響傳出之前,往常流水不大的溝槽中,流量很快增大到3—4立方米每秒。稍過片刻,突然出現斷流狀態。又過了幾分鐘,隨着響聲增大,泥石流就滾滾而出。

    起先出現的泥石流是陣性流,一陣接一陣地往前涌。初發的龍頭翻卷滾動,在凹凸不平的溝床上緩慢前進。粘稠的泥漿把溝床鋪成了比較平滑的淤積面。後一陣湧來,阻力減小了,速度加快了。但越過初發的龍頭,又在下一段粗糙的溝床上緩慢下來,漸漸停止。龍頭前進和停留都呈現出明顯的舌形。第三陣過去以後,溝床中淤積的泥漿厚達1米左右。6時40分,第四陣湧來,流速大大加快,浪頭滾滾,泥沫四濺。這道巨流,中間流速大,兩側流速小;表層流速大,底層流速小。在溝道較直的地方,好像火車奔馳;在溝道彎曲的地方,又宛如巨龍遊動。向泥石流湧來的方向望去,龍身逐漸變窄,龍尾匍匐而行,尾梢幾乎只剩一條線。而眼前,泥石上下翻滾,泥浪不斷拍激兩岸。前進的龍頭,到溝槽轉彎的地方直撲溝岸,可竄起一二十米高。遇到低矮的溝岸,就洗掠而過;遇到高聳的溝岸,就在撲撞以後又跌進溝槽。泥浪的拍激,龍頭的撲撞,使兩岸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在陣流接連湧來的時候,有一塊直徑3米多、體積近20立方米的巨石,隨巨浪一陣陣滾動。這種陣性流,陣與陣之間相隔幾秒鐘、幾分鐘不等。間隔短的,後陣趕前陣,陣陣相催,往往合成一股,奔流而下;間隔長的,往往是龍頭過去,響聲頓消,暫時泥平浪淨。不過間隔長的陣流,流速快,流量大,龍頭也比較高。有一次,龍頭高達5米,幾乎充滿了溝道,最大流速達10.9米每秒,流量達500立方米每秒。人站在離岸邊三四米的地方,竟濺得滿身泥漿,並且感到地面在顫抖。

    上午8時20分,突然又大雨滂沱。不久泥石流變成了另一種形態——連續流。這種連續流仍然十分粘稠,但呼嘯吼震,來勢更加迅猛,流速高達12到15米每秒,流量增至500到800立方米每秒。它不斷掏挖沖蝕,使溝壁不斷坍塌,溝床迅速下切。時間不長,兩壁斜坡變得陡直,泥浪起伏的地方形成了七八處徒坎。又過一分多鐘,徒坎變成了一個長30米、寬20米、深3米多的大坑。坑裏的大石塊在滾滾傾瀉的急流中互相撞擊,發出砰啪的聲響,冒出絲絲的白汽。眼前的景象猶如一大鍋粘粥翻騰。巨大的連續流歷時40分鐘,以後又轉成了起初那樣的陣性流。

    巨大的猛烈多變的泥石流,一直持續了5個多小時,然後才減緩了勢頭,從粘稠的陣性流逐漸轉為稀性的陣性流,又從稀性的陣性流轉為稀性的連續流。中午12時30分,稀性的連續流變成了水流,泥石流才完全結束。

    初步估算,這場泥石流陣性流共發生了168次,總量為18萬多立方米;連續流雖然持續時間不長,總量也達7萬多立方米。測定的容重為2.2噸每立方米,衝擊力達60餘噸每平方米。

    時隔不到一晝夜,這裏又發生一次泥石流。不過這次規模不大,只淤平了前一次形成的大坑和徒坎。

    蔣家溝頻繁地爆發大規模的泥石流,長期遭受泥石流的災害,是和這一帶的地質構造、水文、氣候、植被等自然條件分不開的。這一帶岩石較為破碎,地震較多,致使河(溝)床坡降加大,山坡陡削,而且夏季暴雨很多,這就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條件。但是,反動統治階級破壞這一帶的自然環境也是泥石流頻繁爆發成災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長期在這裏掠奪礦產資源,伐木毀林,使山嶺變成窮山禿嶺,岩石大量裸露風化,山體到處崩塌滑坡,泥土石塊不斷隨水流往溝床聚集,造成極其嚴重的惡果。據可查考的資料記載,解放前蔣家溝的泥石流曾經十多次隔斷小江,堵塞河道,以致洪水四處泛濫,淹沒許多農田、房屋。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視泥石流災害的防治工作,國家設立了專門研究結構,採取了許多防治措施。蔣家溝泥石流的研究、治理工作就已經進行了十多年。這一帶不僅大量植樹造林,而且修建了導流堤、攔擋垻和停淤場。這些防治措施已使蔣家溝泥石流災害明顯減弱,十多年來沒有發生過堵江的災害。

[轉貼]哀悼日,重溫中學語文課文《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貓眼看人】-凱 ...

 - [ Translate this page ]

3 posts - 2 authors - Last post: 3 days ago
但是反動統治階級破壞這一帶的自然環境也是泥石流頻繁爆發成災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長期在這裏掠奪礦產資源伐木毀林使山嶺變成窮山禿嶺,岩石 ...
club.kdnet.net/dispbbs.asp?id=6392037&boardid=1 - Cached
 

[熱點資訊]中學語文課文《一次大型的泥石流》_經濟論壇_天涯社區

 - [ Translate this page ]
50 posts - 45 authors - Last post: yesterday
但是反動統治階級破壞這一帶的自然環境也是泥石流頻繁爆發成災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長期在這裏掠奪礦產資源伐木毀林使山嶺變成窮山禿嶺,岩石 ...
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469035.shtml - Cached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友『judge』推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