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華語娛樂 > 正文

紀錄片『長城外『在法拉盛台灣會館舉行紐約首映

為紀念「 六四」21周年,由中國導演翰光執導,日本公司拍攝的紀錄片「長城外」5月30號晚在法拉盛的台灣會館舉行紐約首映。導演翰光和共同製片人約翰•容克曼(John Junkerman)專程從日本飛到紐約出席放映活動。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紫荊自紐約報導。

圖片:共同製片人約翰•容克曼和導演翰光 (紫荊提供)


下載視頻文件


這部133分鐘的紀錄片取名「長城外」(Outside the Great Wall),日文片名是「流亡」。導演翰光表示,最想讓中國觀眾看到。

翰光:「其實我們最想給中國人看。但恐怕這種異議的聲音。。。就象我們這個片子的片名「長城外」,還不能進長城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希望做成海外不管哪個國家的人都能接受的片子。 」

圖片:「長城外」放映現場 (紫荊提供)
影片通過採訪胡平、徐文立、楊建利王丹、作家高行健、鄭義、詩人黃翔, 還有1979年發起「星星美展」的藝術家馬德升、王克平等近20位人士,回顧了文革、民主牆和六四的歷史,見證了流亡人士在海外的生活。

翰光:「他們講,一個人的祖國是語言。我覺得很正確。其實我們在國外,很多時候,寫作啊,或者搞什麼東西啊,不拿自己的語言寫是很難的。而且我們回不去國,離開了自己的母親,脫離了自己那塊土地是很痛苦的事情。所以我們就把文化人流亡作為重點。」

六四時在日本上智大學讀書的翰光率先組織了聲援六四的遊行,他說起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翰光:「最震驚的時候,就是六四第一次遊行的時候,當時我們在日本留學,我們也不知道會來多少人。 那時候好像天兵天將,一下中國人都從天上掉下來了。哎喲那個氣氛啊,大家都很熱心,都很團結。大家見面時都想擁抱,那種感覺。真是很自豪,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真的看到了希望。

他表示,現在全世界都十分關注中國。而這二十多年中國人的心態變化很大。

翰光:「但是六四以後,雖然我們中國物質發達了,但好像現在沒有得到世界這種認同,這種尊重。所謂物質上去了,不一定是真上去了,可能是一種負增長呢。我想,要解決中國的問題首先要解決精神上的問題。 解決民主自由,這些最基本的東西。」

影片製作先後花了兩年時間,翰光覺得最大的困難在於需要耐心向不十分了解中國的合作者做很多的解釋和說明。

翰光:「為什麼這麼累?這個片子應該在我們中國編,和我們中國人做。為什麼我們到海外和外國人做呢?沒辦法,我們的現狀就是這樣。在外國,雖然我們很累,但是它有個自由的空間。我覺得自由太可貴了。」

這部影片由日本電影禮貌世紀報有限公司出資,將製作中文、英文和日文三個版本。先在歐美等關注中國的西方國家發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