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大腦健康的「六好」標準

在聽說老同事因老年痴呆走丟後,年過70的巴老爺子含着眼淚跟女兒說,如果哪一天我也痴呆了,一定要把我關在家裏,別讓我出去出醜。現如今,有巴老爺子這樣想法的老人不在少數。雖然長壽對很多老人來說頗具吸引力,但他們更加關注的卻是生命質量,其中,腦健康尤為重要。



  如何衡量中國老人的腦健康呢?專家們達成共識,認為腦健康有六好金標準,即:思維清晰,表達好;精力充沛,氣色好;心情愉悅,睡眠好;日常生活,自理好;和諧相處,行為好;社會活動,參與好。

  "表達好"是指老人在表達一個事物的時候能不跑題;"氣色好"是指在正常衰老後,氣血循環基本正常,面部皮膚潤澤;"睡眠好"的老人每晚至少要睡6個小時,中午再睡1個小時,睡醒後不會昏昏沉沉,有解乏輕快的感覺;"自理好"是要求老人生活上要有自理能力,包括自己能照顧自己,有參加社會活動着裝與主題活動協調等能力;"行為好"是希望老人能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保持良好心態,要寬容、平和,切忌焦慮和疑心,言行和諧,用愛去滋養身邊的一切事物;"參與好"就是老人要有較快的環境適應能力,具有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無論在家庭還是社會,都要有主動參與的心態和適應能力。

  那怎樣才能達到六好標準呢?

  首先表達好。應從藥療、食療着手,保證腦部循環充沛,治療與大腦相關的已有疾病。日常積極學習新知識,理解新事物,與人主動交談,做到言辭有據,邏輯分明。

  氣色好。應從外調飲食,內調情志,適當運動三方面着手。老年人應該根據自身體質情況選擇合適的膳食,適當增加補腎益腦的食品,如核桃、芸豆等。平時注意保養"精氣神",經常談笑風聲,堅持運動。

  睡眠好。大腦充分休息,對提高智力水平大有幫助。北京三博腦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周衛東教授介紹,寧靜益智,噪聲損腦。營造避光、避免噪聲的睡眠環境,睡前足浴、按摩等都能使睡眠更香甜;臥床後儘量不想事,爭取儘快入睡。

  自理好。生活行為自理好可間接反映大腦處理問題的能力。研究發現,遍佈雙手的末梢神經與腦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勤用雙手,活動手指可顯著強化腦功能。老人應儘可能地積極參與家務及社會活動,強化鍛煉,並注重能適應各種場合的儀表與着裝。

  行為好。老人應儘量爭取從心理上融入家庭及社會,使自身的行為符合家庭及社會的行為規範及道德準則。

  參與好。是指老人要營造良好的家庭及社會氛圍,並處理好個人和群體的關係。周衛東強調,抑鬱症和老年痴呆通常是影響老人達到腦健康的兩個重要問題。有抑鬱症的老人應調整睡眠,開闊胸襟。另外,退休前可以多培養些與工作無關的愛好,以預防退休綜合徵的出現,減少抑鬱症的可能。此外,控制體重、多聽音樂、營造芳香居室等,都是保持腦健康的好方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