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描繪共產暴力獨裁 女作家獲諾貝爾文學獎

圖片來源: AP Photo

德國女作家米勒(檔案照片)

10月8日今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出爐,曾經在羅馬尼亞共產專制末年生活過的德國女作家赫塔.穆勒(Herta Müller)獲得了這個世界上最有名望的文學獎。文學獎評委會常務秘書比得.恩隆德對本台記者講述了穆勒的書到底精彩在哪裏。新唐人

諾貝爾評委會常務秘書比得.恩隆德(Peter Englund):「她(穆勒)確有精彩的故事,講述了在獨裁統治下的成長過程丶和在另一個國家裏作為少數民族的成長過程。」

新上任的文學獎評委會常務秘書恩隆德也是一位作家,他為新唐人觀眾推薦好書。

恩隆德:「可能她最好的書,書的原名是Herztier(《風中綠李》),原意是獸心,它講述了一組持不同政見者生活在極權之下,和他們離棄極權、適應新環境時遇到的問題。她(的語言)一方面很坦率,用瑞典語來形容是裸露,另一方面又激烈,有一種內在的道義上的權威。」

每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揭曉都是世界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就在我後面這不到10平方米的柵欄的外圍,圍着100多家媒體和私人在關注這件事情。

快報記者史恩斯特Tommy Schonstedt:「我從早上10點就等在這兒了。瞧,我們預測到了她是可望得獎的作家之一。」

德國國家電視台ARD記者雷弗Tatjana Reiff :「當然,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太讓德國人民驕傲了!」

瑞典新聞社記者阿葛Jenny Agö:「很多人會去讀諾貝爾獎得主的書,而且斯德哥爾摩丶瑞典也成為焦點,所以(諾貝爾獎)對我們很重要,對全世界都很重要。」

新唐人記者周宇 張華瑞典文學院採訪報導。

***********************************

羅馬尼亞出生的德國作家赫塔.米勒獲得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們在星期四宣佈米勒獲得了這個獎項,並稱讚她通過詩歌和散文描寫弱勢群體的能力。

她的作品包括《低地》和《暴虐的探戈》,其中《暴虐的探戈》描寫了在羅馬尼亞一個說德語的小村莊的生活。

米勒的家庭來自一個在羅馬尼亞講德語的少數民族,她的父親曾在二戰中參加了德國黨衛軍。羅馬尼亞共產黨在1945年以後把她的母親驅逐到了蘇聯的勞工營。 1987年,米勒和她的丈夫從羅馬尼亞移民到德國。

米勒將獲得140萬美元的獎金,一份證書和一份邀請函,邀請她參加於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頒獎儀式。VOA

**************************************


羅馬尼亞裔德國女作家赫塔-米勒

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羅馬尼亞裔德國女作家赫塔-米勒(Herta Muller)捧得140萬美元的獎金。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稱其"以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率直,描寫了被剝奪者的景況"。文學院常務秘書恩格倫德說,密勒獲獎的原因主要是她以特別犀利的語言描述了在獨裁統治時期的生活,故事非常沉重。

她的德語作品大多描述在羅馬尼亞期間如何受到言論自由的限制,因為她的作品主要是批判當時的獨裁政府的。

赫塔-米勒生於羅馬尼亞一個德語小鎮,父母是羅馬尼亞境內講德語的少數民族。她的父親在二戰期間為德國黨衛軍效力,而米勒的母親曾被送往蘇聯勞改營勞役5年。

1973年到1976年,米勒在羅馬尼亞蒂米甚瓦拉一所大學學習羅馬尼亞和德國文學時,加入了巴納特行動小組。該小組反對當時羅馬尼亞領導人齊奧塞斯庫的統治,尋求言論自由。齊奧塞斯庫是羅馬尼亞共產黨的成員,與中共友好,曾與周恩來見面。1989年東歐共產黨紛紛倒台後,羅馬尼亞人民集會要求民主,逮捕齊奧塞斯庫,後被秘密槍決。

正是在這種極權統治的背景下,米勒完成大學學業後,1977年到1979年在一家機器工廠當翻譯。由於拒絕充噹噹時共產政權秘密警察的線人,米勒被工廠解僱。被解僱之後,她還受到秘密警察部門的騷擾。

米勒的處女作是一部名叫《低地》的短篇小說集,在羅馬尼亞遭到審查。這部描寫羅馬尼亞一個講德語的小村莊生活的短篇小說集當時受到讀者追捧,許多讀者一口氣將這本書讀完。兩年後,她在德國發表了未刪節版本,同年在羅馬尼亞發表了《暴虐的探戈》。在這兩部作品裏,米勒描寫了一個講德語的小村莊的生活,腐敗、不滿和鎮壓。羅馬尼亞出版機構對這些作品非常恐慌,而德國出版部門很歡迎這些作品。

由於米勒公開批評羅馬尼亞政府,她被禁止在國內出版作品。1987年,米勒和丈夫、作家理查德-瓦格納移民德國。從1995年起,米勒成為德國語言和詩歌科學院成員。

2006年,在第八屆瓦爾特•哈森克萊弗文學獎(Walter-Hasenclever-Literaturpreis)評選中,赫塔•米勒以其卓越的德語文學貢獻力拔頭籌,並獲得2萬歐元的獎勵。

2009年9月16日,赫塔•米勒及其長篇小說《呼吸鐘擺》獲得德國最具影響力的文學獎項--"德國圖書獎"(Deutscher Buchpreis)的提名。看中囯

**************************************

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綜合報道)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羅馬尼亞裔德國女作家赫塔-米勒(Herta Muller)獲獎。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稱其「以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率直,描寫了被剝奪者的景況」。米勒是以著作《被流放者的地形》(暫譯)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讚賞。

米勒1953年出生在羅馬尼亞巴納特的一個德語小鎮Nitzkydorf。她的父親在二戰期間曾為德國納粹黨衛軍效力。戰爭結束後,她的母親被流放到蘇聯,在當今的烏克蘭境內某個勞動營被監禁5年。在這個小鎮,她們是講德語的少數民族。這種境遇讓她覺得即使在自己祖國,也像是流亡國外,這些都對她的作品產生深遠的影響。

1973年到1976年,米勒在羅馬尼亞蒂米甚瓦拉一所大學學習羅馬尼亞和德國文學時,加入了巴納特行動小組。該小組反對當時羅馬尼亞領導人齊奧塞斯庫的統治,尋求言論自由。在齊奧塞斯庫的獨裁統治下,人們沒有講話的權利,尤其是講德語的羅馬尼亞人更是如此。

畢業後,米勒成為一家工廠的翻譯,由於拒絕充當秘密警察的線人,她被工廠解僱。之後還受到秘密警察部門的騷擾。

米勒開始寫小說,並在1982年出版了短篇小說集《低地》。文集中的故事通過簡約的、富有詩意的語言,描述了一個說德語的小鎮所遭受到的殘酷鎮壓,就像她自己成長的村莊那樣。

但《低地》的出版被迫延遲,並遭到羅馬尼亞當局的嚴格審查。兩年後,米勒設法在德國發表了未刪節版本,並在那裏獲得轟動好評,同年還在羅馬尼亞發表了《暴虐的探戈》,羅馬尼亞出版機構對這些作品非常恐慌。

由於米勒公開批評羅馬尼亞政府,她被禁止在國內出版作品。1987年,米勒和丈夫、作家理查德-瓦格納移民德國,此後一直居住在柏林。從1995年起,米勒成為德國語言和詩歌科學院成員。

米勒已出版了20多本書,有小說,有詩歌。她幾乎將全部心血用於重現她在羅馬尼亞早年的生活和遭受的政治壓迫。《綠梅樹的土地》(The Land of Green Plums)描述了一名從鄉村到羅馬尼亞大學的年輕女子的命運。小說中,主人翁蘿拉受到政治攻擊和性騷擾,最後上吊自盡。而該市殘暴的警察在街上巡遊時偷吃未成熟的李子,以一群沒有腦子的饕餮之徒呈現給讀者。

米勒還特別描述了暴政下的婦女生活。在《任命》的開頭,一名年輕的羅馬尼亞女工被秘密警察逮捕。這家工廠生產出口到意大利的西裝,這名女工往西裝的里子中滑入一張紙條,上面寫着「娶我」,並有她的名字和地址,她因此而被捕。

米勒說:「對我來說,最無法忘懷的經歷就是生活在羅馬尼亞獨裁政權統治之下。光靠住在幾百公里外的德國,並不能消除我過去的記憶。」

2006年,在第八屆瓦爾特·哈森克萊弗文學獎(Walter-Hasenclever-Literaturpreis)評選中,赫塔-米勒以其卓越的德語文學貢獻力拔頭籌,並獲得2萬歐元的獎勵。

2009年9月16日,赫塔-米勒及其長篇小說《呼吸鐘擺》獲得德國最具影響力的文學獎項——「德國圖書獎」(Deutscher Buchpreis)的提名。

米勒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折合大約140萬美元的獎金。在諾貝爾文學獎109年的歷史中,米勒是第12位獲獎的女性。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