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科院想破三聚氰胺「傳聞」須澄清三個問題

中科院想破三聚氰胺「傳聞」須澄清三個問題

倍可親(backchina.com)   10月30日,「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質是中科院發明」傳聞的當事人高銀相向記者表示,合成三聚氰胺反應溫度需達到400℃,而網上所稱中科院的這項技術反應溫度在100℃以內,不可能產生三聚氰胺。並稱三聚氰胺百年前已存在,不可能系中科院發明,網上傳言屬「混淆視聽」。另據報道,中科院已經組織了專家分析評估,證明中科院與「三聚氰胺作為蛋白精飼料添加劑」無任何關係,之後已將調查結果寫成報告上報國務院有關部門。(10月31日《北京晚報》)            

  筆者認為,欲徹底破解這個傳聞,須澄清三個問題。

  一是中科院要把參與分析評估的專家名單向社會公佈。面對「傳聞」,最好的辦法就是請其他單位的專家分析評估,本單位的專家迴避。如此,「中科院與『三聚氰胺作為蛋白精飼料添加劑』無任何關係」的調查結果,才有公信力。

  二是要說明,如果中科院的這個「高蛋白精料」並非「蛋白精」(三聚氰胺),那麼,「高蛋白精料」究竟是什麼?專家應該公佈它的學名。作為「蛋白質添加劑」,它們究竟與三聚氰胺有何本質不同?是否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這些問題也需要解釋清楚。

  三是澄清幾年間這一技術的具體流向。既然「內部資料」可以「不知被誰掛到網上了」,誰敢保證這個專利技術會不會被推介出去?在這些問題上,比「沒有向任何單位轉讓過」的自我表白更有效的,是引入第三方調查。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新京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