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研究稱認人能力差會遺傳 百人中有2人面盲

對於天生患有「面盲症」的人來說,莫說戀人的眼睛和笑容,就連母親的樣貌也會認不出,眼耳口鼻的模樣在他們腦海中全留不下印象,因為他們腦中負責辨認人臉的功能天生就有缺失。「面盲症」患者罕有嗎?港大最近的研究便指出,原來每100人中便約有2人遺傳了此症,只是很多患者不自知而已。

      據香港明報報道,香港大學進行的香港首個面盲症調查發現,參與研究的533名醫科學生中,至少有10人、即約1.88%被確定患有遺傳性「面盲症」,患病率與白種人口的2.5%相近,患者智力絕無問題,不少甚至屬於IQ極高的尖子,然半數人的父母親或兄弟姐妹中同樣疑有面盲症,但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有任何毛病,直至接受問卷評估,才赫然發現自己一直「與別不同」。

  不少屬IQ極高尖子

  「幼兒園時,我已認不到同學仔……我母親也一樣,經常在街上認錯親戚,甚至在我讀幼兒園時,因為所有小朋友穿相同的衫、戴同樣的帽,她不能分辨我和其它小孩!」、「我連阿媽都認錯,拖錯阿姨手以為是阿媽,直至被取笑才發現……」

  以上心聲不是出自腦部曾受創傷的病人,而是5男5女經診斷後被確認患有面盲症的人,在回憶由小到大認不到人臉的片段。他們年齡由21至23歲,就讀港大醫學院3至5年級,其中兩人同是3年級男生,IQ分別高達153和140,前者母親和舅父疑同樣有面盲症,後者的父親也有面盲症,另有兩名面盲症男生更是以全班最佳成績醫科畢業。

  有關研究由港大兒科學系兒童神經學主管黃珍妮教授統領,報告在最新一期國際醫學雜誌《美國醫學基因期刊》刊出。

  報告指出,面盲症患者不能靠記住對方的五官模樣認人,而是要從他人的步姿、髮型、行為、衣着顏色、說話聲線和體型高度等入手,並多以「排除法」 認人。例如母親是高個子、短頭髮,那麼那矮個子便不是媽媽;若同是高個子,長頭髮那位便不是媽媽。當上述元素改變了,面盲症的人便有機會認不到人。

  不過,由於患者自出生已認不到人樣,而不是突然喪失認人能力,故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患者,只會覺得自己在認樣方面記性較差,在社交上帶來一些麻煩,除常被人投訴發白日夢、碰到朋友不打招呼外,到酒樓食肆找朋友更是「高難度」,因為見到每張臉都是「面目模糊」。

  大部分患者不自知

  目前面盲症並沒有任何有效的治療方法,而患者多會自小養成一套「社交技巧」,如朋友聚會時自己永遠最早到;和朋友往食肆用餐時會在自己的座位放袋子,上廁後便憑袋子認座位,確保不會搞錯。為免被人誤會無禮貌,他們見到每一個人都會主動打招呼,儘管他可能不認識那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陳柏聖

來源:中國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