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研究稱常發短訊使人變笨 智商比吸毒者還低

    日前,有科學家研究發現,頻繁發短訊、寫電子郵件或處理文本信息會使人的智力下降。在智商測試中,過於忙碌處理這類信息的人得分比吸毒的人還要低。那麼——

  在一家公司當秘書的小王,一天沒有收到短訊,或沒有電話和郵件就會坐立不安。他還告訴記者,如果手機隔半個小時沒有響,他就會拿起來看,擔心是不是電話壞了。他說這種狀態基本上每天都有。

  據國外媒體最近報道,有英國科學家對此現象進行了研究分析,並將這種現象命名為「資訊癖」,又稱為「信息焦慮綜合徵」。研究發現,頻繁發短訊、寫電子郵件或處理文本信息會使原本聰明的人變笨。然而,國內有關專家卻分析,這是處在特殊狀態下的特定結果。

  客觀看待頻繁發短訊

  似乎短訊息發多了人真的可以變笨,記者的一位朋友曾這樣表示。他的理由是,焦點一直關注於發短訊上,而短訊的相互交流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人們如果在這個世界待的時間過長,就會大大減少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而實際情況是,真實的世界遠比虛擬的短訊世界複雜得多,這必然會降低人們認知外界社會的智商。

  然而針對英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國內有關專家卻表明,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數據能夠得出此類結論,而僅是一個特定狀態下的測試,這說明整個結果還不能讓人信服。

  國際中醫腦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程昭寰教授說,應該要客觀地看待頻繁發短訊、寫電子郵件或處理文本信息這個問題。如果一個人排斥發信息,不喜歡和人交流,那是不行的。從這個角度講,收發信息是一個人和社會交流的表現,是人類社會必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並且和人的交流能夠促進大腦的開發,發信息既鍛煉了手也鍛煉了腦,是心腦結合的好方法。但任何事情都會過猶不及,如果一個人頻繁地收發信息,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這個上面,就會使人的信息閉塞,不利於大腦開發;而如果用腦過度,則很容易導致思維不清晰,同樣不利於智力開發。

  「資訊癖」的心理分析

  怎樣客觀地看待「資訊癖」現象,資深國家心理諮詢師荀炎指出,現象產生的原因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解釋:一是從職業特點來看,容易產生這種狀態的人也許是因為需要依靠人際交往、人際關係生存,比如明星;也許是需要依靠信息生存,比如炒股、做投資的人。一旦信息缺失,人就會變得恐慌,工作所帶來的慣性會直接導致他們離不開大量信息。從這個角度講,對信息缺失的渴求說明人們在追求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因此人們的這種焦慮還是值得肯定的。

  另一個原因就是單純地出於內心需要———如果沒有與人頻繁地交往和聯繫,一些人就會缺乏安全感,感覺生活沒有意義,從而導致焦慮。在他們看來,安全感來自於周圍人的認可,他們通過與人交流來重建自己、認識自己,以重獲他人的肯定。

  換言之,第一種情況是由信息的缺失所導致;第二種情況是自我保護的一種狀態。當人沒有自我肯定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負性情緒,負性情緒是為保護機體而產生的。

  雜亂信息讓大腦「短路」

  「智力本身也屬於心理學範疇,這包括人的邏輯、語言表達、分析判斷等能力。」荀炎認為,當一個人處於焦慮狀態時,這必然會波及到大腦的分析判斷能力,但不能因此下結論說人的智力水平下降了。

  荀炎解釋說,任何事情都會對大腦產生一種刺激,大量的信息會讓人產生負性的主觀感受,當刺激變得膨脹而又毫無邏輯章法的時候,人的大腦就會產生疲憊感或者逆反情緒,導致邏輯思維能力不強。但這不會影響到人的智力水平,當人們需要面對處理大量信息的時候,不會從生理方面變成弱智,而只是會從心理方面感覺自己弱智了。一般來說,人的智力水平是天生的,不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荀炎還提醒道,如果人的負性感受增加,甚至會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比如血壓升高。

  用腦講究張弛有度

  荀炎認為,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還是要從調整情緒出發。首先要對事情有個客觀的認識,很多時候工作並不會像自己想像的那麼繁重。當許多工作需要處理的時候,就需要運用技巧、整合多方資源來解決。就好像運動員比賽,先天條件是一個方面,但是通過訓練和飲食、藥物補充能量也是很有必要的。不同的性格特徵,不同的價值取向,需要培養不同的技巧和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辦法。

  對於正確用腦,程昭寰建議,用腦要張弛有度。雖然科學家提倡勤用腦,這有利於大腦和身心的健康;但如果讓大腦過於疲憊,則會使大腦的化學反應減慢,不利大腦開發。一般來說,在思維緊張一段時間之後,應該適當地讓它鬆弛休息一下,一般緊張兩個小時以後就要休息半小時。

  當然有的人可能由於工作或者專業所限,喜歡用腦而很難使之停下來,這就需要用事物注意力轉移法,讓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程昭寰同時強調,作為競爭越來越激烈、發展越來越快的社會,人們應該學會讓自己的大腦不斷增值,多鍛煉、多學習,更好地開發大腦智力。另外,也可以自己主動去聯繫別人,加強自身與外界的溝通。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陳柏聖

來源:科技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