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郭泉教授夜砸漢奸墓 日本人在安徽修漢奸墓

郭泉教授2005年的行動重放.

                         芳名塔

  

                             王直墓

  

                              郭泉

    近日有媒體報道,日本有人為明代倭寇王直在其家鄉修建墓碑。就在網絡和輿論仍對王直的功過是非激烈爭論的時候,浙江麗水學院和南京師範大學的兩名教師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1月31日晚,這兩位老師帶着自備的斧頭和榔頭來到了安徽歙縣,在找到了王直的墓後,將刻有王直名字的墓碑和刻有日本人名字的「芳名塔」砸毀。

   此事件使本已沸沸揚揚的「日本人為民族敗類修墓」事件再添波瀾,並在此事關聯各方中激起軒然大波。

  

  -事件

  「王直」全砸了

  

  昨天,記者聯繫到了剛剛回到南京的郭泉。當時郭泉正在送自己的孩子到醫院掛鹽水,「出發時(到安徽歙縣),孩子就不舒服了」。

  

  關於砸墓,郭泉是這樣向記者描述的。「從我得知日本人在歙縣為王直立碑的消息時,我就萌生了去砸墓的想法。」郭泉直接地對記者說。1月22日,從網上得知此消息後,郭泉就開始搜集關於王直的歷史資料:「經過研究我認為王直不僅是一個倭寇還是個漢奸。這墓就算我現在不砸將來還會有人去砸!」此後郭便與好友——浙江麗水學院的老師鄔偉民聯繫砸墓一事,郭泉稱與鄔偉民聯繫是通過網絡和電話,兩人相約1月31日去歙縣砸墓。

  

  1月31日上午8點30分,郭泉準備好一把小斧頭和小榔頭,從家裏出發,一開始搞錯了地址,直到下午4點40分他才輾轉到達歙縣,而此時好友鄔偉民已在當地轉悠了三個小時。郭泉稱,在砸幕之前,他仔細研究了一下,覺得斧頭和榔頭是兩種很好的砸墓工具,「我仔細比較了皖南的墓和我們江蘇的墓碑,決定帶這兩種工具」。

  

  郭泉稱,兩人買了食物之後包車趕到雄村鄉柘林村。在柘村下車之後,兩人開始尋找王直墓碑,順着當地人所指的方向,邊談邊往前走。等他們回過神來的時候,竟然已經過了柘林村有3公里,只好趕緊往回走。當王直墓最終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

  

  郭泉和鄔偉民仔細觀察了這座坐東朝西的王直墓,這座墓共有3塊碑,中間一塊寫的是「王氏祖墓」,在「王氏祖墓」左邊是一塊日文墓碑,據郭泉介紹,那是標榜王直對日本做出功績的文字。「王氏祖墓」右邊的一塊墓碑用中文記錄了福江縣與黃山市的友好交往,並註明福江市將重修該市為紀念王直所設的「明人堂」。郭泉激動地說:「中間的一個既然是人家祖墓,我們就沒有砸,左右兩個墓碑里出現了9處王直字樣,我用斧頭砸了!」

  

  在這3塊墓碑右側還有一塊碑叫「芳名塔」,碑上豎寫着「王家(王直)基整修寄付者」、「芳名塔」、「日本國長崎縣福江市」,並刻着捐資修建王直墓的12名日本人的名字,郭泉說:「這個芳名塔我也砸了,碑的一角被我砸了!」「我雖然沒有完全把王直的墓砸碎,但是想修復絕對是不可能了,除非重新立碑!」

  

  郭泉稱,麗水學院的鄔老師主要負責拍照,「砸前和砸後的墓碑,我們都留下了照片!」在砸墓10分鐘之後郭泉和鄔偉民便離開了柘林村。

  

  -當事人態度

  郭泉:歡迎他們打官司

  

  郭泉前夜砸王直墓的時候,他的小女兒正發着高燒。

  

  在被問到為何要砸王直墓時,郭泉的答案是:王直在歷史上已經被認定為倭寇,至於他是否是漢奸還存在爭議:「但我認為只要是和外國人聯合起來侵害本國利益的人都可以稱之為漢奸。王直勾結當時的日本武士、商人對中國的東南沿海進行瘋狂的劫掠,當然算是漢奸。」「而且日本人明知道王直是在中國被判了死刑的罪人,他們這種行為就是對中國人民的蔑視,是對中國人極大的不尊重,為王直立碑可以看出日本人的不厚道,芳名塔上的那些人都是研究王直的日本專家,他們聯合起來把一個被我國政府殺頭的人在我們國家內立碑,他們不厚道!我們能到日本國土上為了一個被日本政府殺頭的日本人立碑嗎?」

  

  對於後果,郭泉毫不猶豫:「既然已經公開出來就不怕承擔什麼後果,更何況真正應該承擔責任的是當地外事辦和民政局,就算他只是一個倭寇,不是漢奸,當地政府也不應該允許日本人把他的墓立在咱們中國的國土上!」

  

  郭泉還說,「我砸就砸了,我覺得不會有什麼後果的,如果王直的後人起訴我,我們就談談他們的這個漢奸祖宗;如果日本要起訴我,我也歡迎,我做了5年法官!」

  

  鄔偉民:願承擔一切後果

  

  記者接通鄔偉民的電話時,他還在自歙縣回麗水的班車上,在1月31日的事情結束後,他並沒有像郭泉一樣選擇馬上離開,而是繼續留在了歙縣。

  

  繼續在歙縣逗留了半天之後,鄔偉民在下午上了回麗水的班車,「我預計在凌晨才能到家」,他的聲音聽起來略顯疲憊,也帶着些許興奮。

  

  今年42歲的鄔偉民是浙江麗水學院的一名以計算機為研究方向的老師,與郭泉私交甚好。

  

  鄔偉民稱,他在起先並沒有打算要去砸毀王直的墓,「郭老師起先就打算要去砸,我的意思是先到當地了解一下情況再說。」1月31日上午,鄔偉民就已到達歙縣,他在等候郭泉的時候,買了一份當地的報紙。

  

  報紙上刊出的是安徽大學教授卞利的署名文章:《王直:倭寇的中堅》,這篇長約萬字的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史料表明,王直與日本倭寇勾結,在相當長時間內為害沿海居民。

  

  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前,鄔偉民以為,王直是個在歷史上尚無明確定論的人物,在他是個漢奸還是倭寇的問題上,鄔偉民與郭泉有不同意見。讀完這篇文章,兩人意見統一:既然王直是與倭寇勾結,加害百姓,罪不可恕,也就無緬懷價值,更不需要由日本人來修他的墓。

  

  郭泉將墓碑上所有刻有王直名字的部分用斧子砸毀,同時亦將刻有12個日本「寄付者」人名的「芳名塔」砸毀。鄔偉民用相機記錄了整個過程。

  

  鄔偉民稱自己暫時還沒有受到來自任何方面的壓力,也做好了為自己行為負責的準備:「如果有責任的問題,我願意承擔。」

  

  ●鄔偉民

   1963年生,浙江麗水學院計算機教師。愛好旅遊、研究古詩詞

  

  -政府反應

   歙縣警方開始調查拒絕評價

  

  昨天下午,雖然黃山市歙縣外事辦公室主任吳克勤在接到記者電話時稱自己尚不知道此事,但事發地雄村鄉派出所的值班人員還是告訴記者,派出所在昨天上午就已知道此事,且已多次前往王直墓地查看。

  

  記者再次致電歙縣外事辦公室時,吳克勤已經不在,據留守的工作人員稱,他已前往現場了解情況,但還沒有信息反饋回來。這位工作人員不願對此事置評,也拒絕提供外事辦負責人員的手機:「這事目前我們不會發表任何說明或者看法。」他建議記者過幾天再去電詢問。

  

  同樣,雄村鄉派出所方所長也不願對此事發表看法,雖然有民警稱他曾去現場察看,但他在電話中否定了這個說法:「是其他同志去的現場,我不太清楚這件事。」對於王直墓的毀壞程度,他也拒絕透露。

  

  雄村鄉政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則稱,他們還沒有接到此事的任何報告。

  

  但當地政府顯然對此事非常重視,雄村鄉派出所方所長告訴記者,縣有關部門已經着手調查此事,但主調查方並不是由警方進行,「我們只是配合有關部門調查」。

  

  -律師說法

   行動過於輕率不合法

  

  「行動上不理智,程序上不合法。」南京蘇豪律師事務所的王志傑律師對此表示,「郭泉老師的行動太過輕率。」王律師說,如果有人認為墓碑的樹立不合適有損國格,應該通過正常合法的途徑,不應該意氣用事。

  

  王律師介紹,依相關法規,哄搶國家、集體、個人財物和故意損壞公私財物,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責任者可能會被「處警告或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單處或者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

  

  -專家評價

  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張顯清

   王直不能緬懷

  

  昨天晚上記者聯繫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張顯清。在獲悉記者採訪意圖之後,張顯清稱,日本人為王直修建墓碑以及後來某些媒體上出現的爭論,他知道一點,但不是很了解背景,不妄做評價,而南京大學和浙江麗水學院兩位老師砸墓的事情他也不是很了解,也不便於評價,「我主要從我的立場對倭寇和王直說一下」。

  

  張顯清告訴記者,他原來在黃山書社出版了一本《嚴嵩傳》,裏面有一段專門談到倭寇和王直的問題。張顯清稱,倭寇的定性問題,在史學界有兩種觀點,作為學術觀點可以討論,「最新出來的一種觀點是肯定倭寇的,認為倭寇帶來了當時東南沿海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以及帶來東南沿海的通商,從歷史進步的觀點上進行肯定。而另外一種觀點就是否定的,這種觀點在學術界一直起着主導地位,無論是建國後的研究,還是建國前的研究,學術界對倭寇主要是持否定態度的,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觀點。」

  

  隨後,張顯清又重點強調了他本人對倭寇以及王直的學術態度。「我個人認為倭寇是一股反動力量,是具有侵略性的,王直這個人後來也倭化了,不應該肯定的!」張顯清稱,「倭寇當時在我國東南沿海進行燒殺搶掠,這本身是反動的,主要是因為當時倭寇主體和起源是日本海盜,是日本政府支持的日本海盜,在日本政府支持下的日本海盜對中國特別是東南沿海進行燒殺搶掠,給東南沿海的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倭寇性質決定了當時侵略中國東南沿海是侵略性的。而王直這個人,他原來是私商,後來他的性質變了,蛻變為通倭的海盜,並且成立了武裝集團,和倭寇勾結在一起侵略東南沿海,同樣對東南沿海的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王直由私商轉變成倭寇的首領,已經證明他倭化。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王直是不能肯定的,不能緬懷的!」

  

  復旦歷史系教授張海英

   王直算「武裝走私」

  

  昨天,有關史學專家稱,在王直的研究上,復旦大學歷史系著名教授樊樹志有很新觀點,「樊教授在他的新著《晚明史》裏,專門有一章介紹倭寇和王直」。但是記者昨天多次撥打樊教授的電話,均無人接聽,最後記者採訪了和樊教授同在復旦歷史系的張海英副教授。

  

  張海英告訴記者,復旦大學的樊教授對倭寇和王直的問題研究比較深。她對王直的評價和樊教授的觀點是一樣的,「明史的正史里對王直的定性是把他歸為日本倭寇一類,而我們的觀點認為,王直在當時是一個武裝走私的角色!」她如是解釋:「因為當時採取禁海政策,那麼沿海客觀上需要對外貿易,你這樣政府一禁止對外貿易,那些需要對外貿易的商人例如王直就只有鋌而走險了!」

  

  張海英隨後也向記者闡述了樊樹志教授新作《晚明史》裏對王直的評價,「樊教授認為王直是當時的武裝走私分子,他認為站在政府政策的角度來說,是反思當時政府政策的方面來研究的,嘉靖年間倭寇最厲害的時候,也是明朝政府禁海最厲害的時候,隆慶年間明政府實行開海以後,基本上東南沿海就沒有什麼倭寇了,接下來萬曆年間東南沿海倭寇就微乎其微了,我們一般認為倭寇不再騷擾東南沿海與戚繼光抗倭有關,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實行了開海之後,不需要再走私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新華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