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右派冒生命危險製作巫山標語「毛主席萬歲」

1960年2月,當時的中國人正處於挨餓的痛苦時期,但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卻沒有隨着飢餓而降溫。在重慶巫山峽口高聳入雲的山壁上,曾經出現過一段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標語——「毛主席萬歲!」隨着歷史的前進,毛澤東早已走下神壇,而這幅標語也被歲月淹沒,只是當人們回想起這段歷史,是否會有種說不出的酸楚……

毛澤東部署反右運動

1958年,中國掀起了大躍進的狂瀾,「趕英超美」、「大煉鋼鐵」、「一天等於二十年」的口號聲一浪高過一浪。當時,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已經十分嚴重,對此,中共中央也已有所反省,重要的標誌就是在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1956年9月)上所有的相關決議文件和大會發言稿中都取消了「毛澤東思想」的提法。

1958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在四川成都召開的會議上,毛澤東最明確地表達出他對個人崇拜問題的看法:

赫魯曉夫一棍子打死斯大林也是一種壓力,中國黨內多數人是不同意的,但也有一些人屈服於這個壓力,要學打倒個人崇拜。有些人對反個人崇拜很感興趣。個人崇拜有兩種,一種是正確的崇拜,如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正確的東西,我們必須崇拜,永遠崇拜,不崇拜不得了。真理在他們手裏,為什麼不崇拜呢?我們相信真理,真理是客觀存在的反映。另一種是不正確的崇拜,不加分析,盲目服從,這就不對了。反個人崇拜的目的也有兩種,一種是反對不正確的崇拜,一種是反對崇拜別人,要求崇拜自己。(摘自:《毛澤東在成都會議上的講話》/1958年3月10日/收錄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

不料,毛澤東的這番態度直接導致了新一輪個人崇拜的熱潮。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毛澤東又發動了對彭德懷的批判,從而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反右傾思想運動。巫山縣委緊跟毛澤東的部署,在1959年10月召開了縣委擴大會,動員全縣人民迅速開展反右傾運動,而巫山之巔的驚世大標語就是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問世的。

一座山峰一個字

巫山縣委經過反覆研究,一致通過在著名的巫山峽南岸東起楊柳坪、西至下馬灘長約三十華里的範圍內,製作一幅「高舉總路線偉大紅旗奮勇前進」的超大型標語。

這個宏偉計劃是這樣分步實施的:首先在長約三十華里的範圍內選出13座面向長江的山峰,在每座山峰上安排一個字;然後將做字的山壁上的植被剷除乾淨,不留一根草;最後再用石灰漿在每面山壁上澆出一個長寬各十米的大字來。

在令人望而生畏的巫峽絕壁上執行這項任務,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一般人不願干,於是右派分子便成了最好的人選。縣裏舉行了一次右派分子評查摘帽的會議,一百四十多個誠惶誠恐的右派分子被集中到縣政府招待所里,主持者要求他們「充分反省自己的反動思想,加強勞動改造,爭取早日摘帽,回到人民的陣營里來」。

於是,會上當場宣佈首批摘掉了七個右派的帽子。從這七個人身上,右派們看到了摘帽希望。接着,就有七十餘名右派被組織起來,參與了製作超大型標語的「光榮任務」。任務完成了,但是效果卻並不理想。

「毛主席萬歲」的創意

對於第一次超大型標語製作的經驗教訓,巫山縣裏進行總結。此時,有人建議,在巫峽西口的文峰上製作一幅「毛主席萬歲」的標語,垂直排列,乘上水下水輪船的過客都能一目了然。這一創意馬上得到了縣裏的批准,並決定主要還是由右派來完成這項任務。

巫峽西口北岸的文峰(又名驅熊山、箜篌山是著名的巫山12峰之一,山形巍峨突兀,扼全川之咽喉。因尖峭如巨筆插天,故稱文峰。文峰山體陡峭,坡度多在60度至70度之間,而臨江一面之絕壁斷崖,製作標語可謂困難重重。

縣委組織部專門召集近一百名右派進行了動員。由於標語與文化有些關係,又特地把文化館的幹部羅典範抽調出來當負責人。隨後進行了分工,成立了「鏟字組」、「牽字組」、「兌漿組」、「背漿組」、「潑漿組」、「後勤組」等。

1959年12月初,右派們開始製作標語。他們背着背包、扛着鋤頭、冒着嚴寒入駐文峰山下的梨子坪,像「山頂洞人」一樣住下來,與上次一樣展開更為緊張的施工。

直到1960年2月,一百多人用生命和鮮血終於在巫峽之巔完成了這一佔地超過六千平方米驚世標語———每個字佔地相當於兩個籃球場,加上間距和感嘆號整幅標語約等於15個籃球場。據統計,該標語使用石灰約十萬公斤。

據曾經參與此項任務的老人們回憶,勞動強度高、施工危險大以及寒冷,這些他們都不怕,最讓他們無法忍受的是飢餓。剛開始,每人還可以依靠少量供應糧勉強維繫着生命,可不久他們的口糧減少,很難維持生命,他們不得不找野菜拌上鹽充飢,但日子一長野菜被吃光了。一些身體不好的人出現水腫,有一天就死了三人。

風雨吹模糊了標語

「毛主席萬歲」的標語從山頂豎排而下,五字連綴,可及半山腰,過往行人仰視時會有驚心動魄的感覺,堪稱人類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大手筆」。輪船順江而下,在十多公里外就可以看到,並可持續看見四十多分鐘。且站在巫山縣城任何一個高地,都能清楚看見。

1961年9月16日,現代作家郭沫若乘船行至該處,忽然看見該標語,也被其氣勢所震動,當天寫下《過巫峽》五律詩詠嘆:「奇峰十二座,領袖萬斯年(讚揚毛澤東)。」一時間,該超大型驚世標語成了巫山乃至全國的驕傲。

其實,同年冬天,因風吹雨淋、草木叢生,加之作字並未挖凹槽(是直接將石灰水潑在山壁上),「毛主席萬歲!」標語的字樣就已經日漸黯淡,五十多名「有問題」的人再次耗時數月複寫了該標語。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