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左小蕾:流動性過剩 金融危機即將爆發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日前發出經濟預警:以資產價格泡沫為特徵的金融危機正在爆發前夜,其中股票市場泡沫破裂的可能性最大,有分析指出,中國正採取系列措施化解流動性過剩而引發的金融問題爆發,央行18日的加息行動正是拆彈舉措之一。

 

  據香港《文匯報》19日報道,左小蕾日前分析了「2.27」全球股市暴跌與資本市場的關係,並提出了上述預警。在左女士發出預警後三天,央行宣佈自18日起加息0.27厘,預警資產價格和貸款的過快增長。

 

流動性過剩是全球問題

 

  左小蕾稱,所有的危機都是以熱錢大規模撤離為導火索。股市「2.27」下跌最重要的原因和流動性過剩有關係。全球流動性過剩造成的金融大爆炸,可能炸出一片新天地,也可能炸得你片甲不留。但全球金融體系不具備防範危機的能力。而中國,處在金融大爆炸的漩渦中心。 

  左小蕾指出,中國2006年新增的貨幣發行總量中間,三分之二是來自於外匯積累的。所以,中國的流動性過剩的問題跟國際流動性過剩問題是緊密相連的。現在面臨的全球流動性過剩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問題,這是全球金融體系的問題,不能單靠中國來解決這個問題,也不能靠人民幣升值來解決這個問題。

  流動性過剩造成的結果是全球的金融大爆炸,全球的資本市場膨脹,包括黃金、石油、期貨都呈歷史最高價格,包括外匯交易量,衍生產品交易量都呈歷史最高水平的增長速度。還有美國的共同基金,去年已經管理的基金達到十萬億以上,還有迅速向全球擴大的趨勢。

 

中國陷入爆炸漩渦中心

 

  全球化、信息化推動了流動性過剩的危機的積累。亞洲金融危機十年了,亞洲沒有建立約束流動性過剩問題的體制。最深刻的感受到就是全球的金融在不斷膨脹,爆炸。這個體系,他爆炸是向誰爆炸,哪些已經金融膨脹,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發達市場不太可能爆炸,最有可能爆炸的是新興市場,而中國將是陷入金融爆炸的漩渦中心。

 

  左小蕾指出,中國需要關注以資產價格泡沫為特徵的金融危機,關注全球金融大爆炸的趨勢,中國要在大爆炸中發展,而要避開大爆炸可能帶來的經濟危機。要這樣來部署,來制定戰略,否則你在中間,就要受傷,因為你是中心,是漩渦,是目標市場,你有很大的潛力,同時你也有很多的問題。

 

資本開放過快 將釀危機

 

  外界一直在力促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對此左小蕾指出,中國需要的是更穩定的經濟環境,而不是巨大的壓力。「在我們承受能力還沒有承受得起的情況下,過快地推動了跟經濟體系改革並不匹配的資本開放,可能會引進危機。」

  左小蕾表示,不要給中國施加太大的壓力,讓他做一些他做不到的事情。中國出了問題,對全世界也好,經濟也好,金融體系,大擴張、大爆炸都達不到相應的效果。

  左小蕾稱,東南亞經濟危機就是一個問題,它過快讓資本完全自由流動,開放了他所有的資本市場、金融市場,但是他的金融體系是非常不健全的,裏邊的監管能力,投資環境,包括投資的產品都是非常窄的,跟中國目前的情況非常一樣,就是因為它過快地開放了金融市場、資本管制。

 

危機爆發形式起變化

 

  左小蕾認為,傳統的金融危機是以通脹為特徵的。但現在不通貨膨脹也出現金融危機。因為全球化,把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優勢通過國際貿易推向了全世界,特別是發達國家。日本的經濟危機和東南亞的經濟危機,在流動性很大的全球資本流動過程中間,它並沒有表現出通貨膨脹,而是把所有的土地、房地產、股市這樣一些價格推上去,最後形成了所謂資產泡沫,金融泡沫,發生了這種危機。

  中國金融雖做了很大改革,但中國仍無法應對流動性過剩這全球性的問題。日本都應對不了,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應對不了這種全球的衝擊。東南亞四小龍作為一個整體都應對不了這個問題。中國當然承受不起金融危機。

  左小蕾說:「中國不是願意不願意這樣做的問題,而是付不起的問題,日本經濟比你強,人均三萬美元沒有很多的社會問題。中國人均兩千美元還有很多的社會問題,比如教育體系的問題,所以不僅要付出經濟的代價,可能還要付出政治的代價,社會的代價。可能不僅是經濟衰退的問題,可能還會導致你改革付之東流。全球貿易自由、金融自由化怎麼走?我覺得中國要有自知之明,要加速內部的改革是最重要的。」

  中國國家統計局、央行及海關總署等部門3月中旬出爐的多個重要統計數據顯示:2月信貸增17.2%,M1以21%的同比增幅創下近六年半以來的新高,流動性過剩有增無減;1、2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加快;2月份中國貿易順差亦大幅上升至237.6億美元,為歷史次高。去年底已顯現降溫跡象的中國經濟正面臨新的反彈壓力,投資、信貸、順差—中國政府試圖擺脫的「三過」陰雲或已重新襲來。過去的八個月中,中國已五次選擇使用上調準備金率來回收流動性,抑制經濟過熱。有學者認為,中國選擇加息,而美國利率維持不變,或會激發熱錢湧進套利。  

名詞解釋:

  流動性過剩:指個人、企業、政府的款項過剩,通常所說的「熱錢」是表現之一。

  中國「流動性過剩」產生的原因分外因和內因,外因主要是貿易盈餘迅速上升,以及外資憧憬人民幣升值,通過明暗不同渠道進入內地;內因是投資相對於消費的過快增長,儲蓄率居高不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鄭浩中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