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防不勝防,71歲朱時茂中圈套,先騙走2000又要5000,劉金山躺槍

「我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低級錯誤,我都懷疑自己的智商有問題了!」

6月10日,演藝界老前輩、已經71歲的朱時茂,罕見現身平台活動現場。

朱時茂與董潔倪萍等8人擔任「反詐大使」,組成了「反詐聯盟」。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他前腳剛宣傳完反詐知識,後腳就立馬踩進了「詐騙陷阱」。

7月4日,「朱時茂連續被詐騙」的消息登上新聞熱點榜。

他追悔莫及:「明知是低級騙術,卻還是防不勝防!」

朱時茂的被騙經歷

7月3日,朱時茂接到了一個朋友的緊急求救。

那位朋友打來電話,稱自己正在參加親戚的婚禮,現場需要隨份子。

但他出門太急,忘記帶現金,手機里的錢也不太夠。

無奈之下,想要向朱時茂借2000塊錢。

這理由「有鼻子有眼」的,而且借錢的還是朱時茂認識的人。

所以朱時茂壓根就沒懷疑真實性,直接讓助理小唐加了那人微信,把錢轉過去了。

拿到錢後,朋友依舊客客氣氣的,拍胸脯保證第二天一定會還上。

仗義的朱時茂老師只當幫人一把,很快就把這件事拋到腦後了。

可是事情從第二天就開始不對勁了起來。

7月4日,小唐告訴朱時茂,劉金山找上了他,想要加朱時茂的微信。

劉金山就是《小兵張嘎》裏的那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胖翻譯」,也是圈內的老實力派演員了。

朱時茂更是跟他有着多年的老交情,二人總以兄弟相稱。

一聽金山要找自己,朱時茂趕緊通過了好友申請。

加上後,劉金山先是跟朱時茂客氣地寒暄了幾句,還發了張個人的照片。

他稱自己正在呼倫貝爾進組拍戲,接着叮囑朱時茂「老哥」要注意身體。

幾句客套話說完後,他立馬「圖窮匕見」。

劉金山說自己的賬號被限額了,但是又急需用錢,所以想借5000塊解燃眉之急。

緊接着,一張二維碼就發了過來,讓朱時茂掃碼轉賬。

這下朱時茂終於回過味來了,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勁。

一般圈內比他年齡小的演員,都會尊稱一聲「茂哥」,但這個「劉金山」卻叫的是「老哥」。

察覺有問題的朱時茂立馬停止了正在轉賬的操作,心中警鈴大作。

於是他趕緊給劉金山打電話證實。

果不其然,劉金山表示自己一直都在北京,根本沒去拍戲,更別提去呼倫貝爾。

朱時茂聯想到昨天借出去的那筆錢,認定這或許是一樁「連環詐騙」。

讓助理一查,發現昨天的借錢賬號和假劉金山的賬號,果然都關聯着同一個人。

而那借出去的2000塊錢,也打了水漂,很難再追回來。

哭笑不得的朱時茂趕緊拿自己的例子提醒網友:

「凡遇到這種事兒,腦子裏一定要多根弦,證實一下是不是真人,千萬不能上當受騙!」

「反詐大使」都能被騙錢,這恰恰說明如今騙子們的手段令人防不勝防。

朱時茂不願讓更多人踏進這種套路,第一時間把自己的經歷發了出來。

而「無辜躺槍」的劉金山也緊接着發了一條視頻。

為自己澄清的同時,他感嘆現在的詐騙套路實在太多了,提請人們要提高警惕,守好辛苦錢。

萬幸的是朱時茂的損失還在可控範圍內。

2000塊錢白白損失雖然令人「肉疼」,但並不會「傷筋動骨」。

然而其他幾位受騙的明星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他們有人輕則損失大幾十萬,重則傾家蕩產。

層出不窮的騙術

演員李沁的被騙經歷,更是稱得上「乾脆利索」。

那時李沁剛演完新版《紅樓夢》中的「薛寶釵」這一角色。

雖然新版《紅樓夢》在播出後差評一片,但演員耗費的精力卻是實實在在的。

據說為了演這部作品,李沁準備了將近4年的時間。

演完後,她終於拿到了來之不易的40萬片酬。

然而李沁還沒來得及高興,就接到了一通朋友打來的電話。

朋友在電話那頭拖着哭腔說他家人突發疾病,被送到急診搶救了。

手術費用是一筆天文數字,李沁二話不說就往對方提供的銀行卡里把40萬全轉過去了。

一時腦熱之後,李沁越想越不對,那位朋友之後也不再聯繫她了。

她後知後覺發現自己被騙了,這才去報警。

警察聽到李沁的遭遇也是無語凝噎:「一般老頭老太太才會幹這種事兒!」

金巧巧的父親還真幹過這種事兒。

金巧巧是《西遊記》中的「孔雀公主」,在演藝圈的發展順風順水。

穩妥起見,她把巨額片酬都交給了父母保管。

哪能想騙子專挑她的老父親坑,讓她父親先後幾次總共轉賬整整700萬巨款。

等到金巧巧發現後,騙子早就逃之夭夭了!

娛樂圈的明星被騙事例真的不勝枚舉。

湯唯被電話詐騙21萬,王麗坤買房圖便宜被騙191.8萬,藍心湄被騙1000多萬新台幣......

最令人心痛的還是韓國男團成員李玟雨,他被認識了20年的好友捲走了26億韓元。

為了追回這筆巨款,他不停打官司。

最後錢雖然回來了,騙子也獲刑9年,但對李玟雨的打擊太大了。

他一度對人性失去信心,不敢跟別人社交,靠藥物才能入睡,很長時間才調節回來。

電影《孤注一擲》也展示了不同的被騙人群,有程式設計師、模特、高材生。

這些例子無一不說明,被騙跟學歷、職業、性別都沒有關係。

層出不窮的圈套里,總有一個能讓你中招。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防詐騙就成了重中之重的問題。

牢記「三不」,遠離騙術

主持人撒貝寧就曾講述過自己應對電話詐騙的例子。

有一天他接到一個自稱是上海公安局的電話。

電話里的工作人員說有人用他的身份證給一個三歲孩子辦了住院手續。

他們認為他有拐帶小孩的問題,讓他配合調查、交罰款。

撒貝寧雖然第一時間思維被牽着走了,但他沒有慌亂,而是要求驗明真偽。

誰承想對方還真似模似樣地報出了兩個姓名和警號。

撒貝寧一時被唬住了,不過他依然不敢輕易相信。

於是他下一步的舉動是向公安局打電話確認警號是否屬實,最終核實為假。

因為接連兩次的鎮定操作,他躲過了騙局,沒有中圈套。

而騙子得知他是撒貝寧後,頓時慌了,連忙道歉承認錯誤。

撒貝寧感嘆,「騙子面前人人平等,一定要保持一顆警惕的心。」

而要想保持警惕,就需要做到這「三不」——不輕信、不透露、不衝動。

一旦涉及錢的問題,無論再熟的朋友都要警惕起來。

要有意識地保護個人信息,謹慎交易,杜絕頭腦一熱的衝動行為。

只有牢牢記住這些,才能遠離尋常騙術。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娛情予理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706/224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