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一名交易員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大廳。當天,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和軍事設施發動攻擊,引發全面戰爭的擔憂,油價飆升,股市下跌。
以色列和伊朗交火不斷,中共在中東的算盤,恐怕要落空了。
從6月13日開始,以色列連續空襲伊朗,伊朗也用無人機和導彈回擊。油價立馬飆升,紐約原油漲了4.3%,布蘭特原油漲了4.4%。外界關注,一旦伊朗能源出口中斷,中國經濟恐怕首當其衝。
根據大宗商品數據公司Kpler統計,現在伊朗超過九成的原油都賣給中國,主要進了山東那些民營「地煉」廠。台灣淡江大學副教授鄭欽模對《大紀元》表示,伊朗受到國際制裁,幾乎只有中國還在大量買油。這次戰火一燒,將對中國能源供應造成重大衝擊。
伊朗每天出口原油大約170萬桶,中共近幾個月也在猛囤油,每天多囤超百萬桶。如果伊朗斷供,中國這些煉油廠就得去市場上高價買油,成本肯定暴漲。
除能源之外,中共在伊朗的投資也面臨巨大風險。
2021年3月,中共和伊朗簽了個為期25年的《中伊全面合作計劃》,涉及金融、醫療、防務與基礎設施,中方計劃投資4,000億美元,換取伊朗穩定供應石油與進入其銀行、電信系統。不過,這份協議四年來進展緩慢。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指出,這份協議其實是「以物易物」的交易,中共給建設、給軍備,換市場和石油。但現在伊朗政權要是垮台,協議可能直接作廢,北京在中東的戰略據點就會全面崩潰。
鄭欽模也說,中共原本把伊朗當作在中東擴張的跳板,用來對抗西方。隨着敘利亞政權動盪、伊朗遭遇重創,北京在中東的佈局幾近潰敗。他說:「目前是美國在主導整個中東局勢。」
6月17日,川普總統發文表示,美軍已全面掌控伊朗領空,還知道哈梅內伊藏哪兒,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
鄭欽模說,中共現在很尷尬,沒能力,也沒空間直接干預。蘇紫雲則點出關鍵,美國這波行動,就是要徹底清除中俄在中東的勢力,為戰略重心回歸印太掃清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