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深埋地下!以色列戰伊朗 最終決定輸贏的是它?

墓碑科技/班農轉發衛報分析文章

最終決定輸贏的是福爾多。

伊朗另一個鈾濃縮廠,埋在90米地下。

以色列打了,伊朗沒躲開。

但真正的戰爭,還遠沒開始。

你以為這是一場閃電還擊?

其實這更像是一場硬碰硬的拉鋸戰。

開場戰鬥乾淨利落:凌晨三點,以色列戰機一輪接一輪,先斬首,再拆防空,最後直奔核心納坦茲,伊朗最關鍵的鈾濃縮基地。

成果?震撼!

伊朗軍隊最高指揮官穆罕默德·巴蓋里:「確認身亡」;伊斯蘭革命衛隊統帥侯賽因·薩拉米:「一併擊斃」。

光打頭還不夠。空軍炸,摩薩德動,潛伏的特工、偽裝的無人機,幾乎照搬的烏克蘭式打法,一套一套拆伊朗的防線。

美軍都沒動手,以色列自己就打得像開掛一樣。

分析機構RUSI怎麼評價?

「這不是一次打擊,這是在重塑整個中東格局。」

換句話說,一夜之間,伊朗不僅輸了陣地,還輸了臉面。

但,這戰爭真正的主角,還沒露面。

納坦茲被炸了,地表焦黑一片,看似大捷。但問題來了,真正的核設施,在地下8米,被高強度混凝土和硬岩層包着。以色列說,「我們打穿了」,可IAEA(國際原子能機構)話說的更謹慎:「我們還在評估。」

這只是第一道門。

第二道門呢?福爾多。伊朗另一個鈾濃縮廠,比納坦茲更深,深了十倍,埋在足足90米地下。以色列手裏最重的導彈 Rocks也就1.8噸、Air Lora也1.6噸,夠用?不好說。

對付這種級別的硬目標,只有一種武器能打透:

美軍的「地堡終結者」 GBU-57,重14噸,長6米,只能靠B-2隱形轟炸機投放。

簡而言之,沒人能輕易動福爾多,除非美國親自下場。

而伊朗是坐着等打嗎?不。

一夜之間,伊朗放出了上百架無人機反擊,全被攔了下來。但真正可怕的是,伊朗背後,還藏着3000多枚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去年10月,它只用了180枚,就打到了內瓦廷和特爾諾夫兩個以色列空軍基地,離摩薩德總部也就一步之遙。

更關鍵的是:伊朗還沒全面報復。

如果現在反打,最可能的模式是什麼?兩個字下沉。

藏在西部峽谷里的中程彈道導彈發射井早已鎖定,隨時準備發射。

而要破壞這些東西,得炸透山、炸穿井、炸到最低點,還要多次精準命中同一個彈坑。

這種級別的操作,只有連續攻擊才能實現,難度遠超表面空襲。

以色列是不是得勢了?是。

但危險在於,這是一場「看得見上半段、看不見結尾」的戰爭。

不能指望黎巴嫩真主黨在去年的衝突里,剛剛被削弱;也不能盼着也門胡塞武裝,他們離得太遠、能打的手段也有限。

伊朗現在的選擇,只有三個:

1.直接導彈報復,冒着全面戰爭風險。

2.發起全球範圍的網絡襲擊或恐襲,借道「非對稱戰爭」。

3.等,按兵不動,把核設施再加固,制定長期戰略。

每一個選項,都不光是伊朗的決定,更牽動了美國、俄羅斯、甚至中共的眼光。

而對以色列來說,這不是一場速戰速決的勝利,而是拉開了一個「兩周攻防戰」的序幕。一邊是空軍壓制、技術碾壓,一邊是地下困獸、層層加固。

沒有中間地帶,不存在和解緩衝。

這將是一場以技術極限、精度空襲與地下攻防為主角的戰爭。

而最終決定輸贏的,可能不是地表的炸點,而是那幾個埋在幾十米深下的鈾原子。

戰爭,從不是誰先開火,而是誰撐到最後一秒還不鬆手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X平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615/2233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