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人員在伊朗德黑蘭一棟遭以色列空襲的建築外救援。以色列證實已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打擊,全國多處傳出爆炸聲。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表示,伊朗威脅到「以色列的生存」。(歐新社)
今年全球經濟已因全球貿易關係緊張屢受衝擊,能源價格走低原是少數利多。倘若以色列空襲伊朗後油價漲勢持續,這股順風恐迅速轉為逆風。
國際油價周五聞聲最高飆升13%。摩根大通先前警告,若荷姆茲海峽遭到封鎖或中東衝突擴大,「最嚴重情境」下油價可能飆至每桶130美元。
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亞太區經濟主管艾爾(Katrina Ell)在彭博電視受訪時說:「美國保護主義已讓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溫、局勢混亂,油價此時再度大漲,對全球經濟而言時機實在不妙。」
彭博經濟學家 Jennifer Welch、Adam Farrar和經濟學家歐樂鷹(Tom Orlik)在報告中指出,若油價大幅且持續攀升,將加劇川普關稅帶來的通膨壓力。
他們說:「這波衝擊接續疫情後通膨飆升而來,而市場對通膨預期仍未穩固,聯準會主席鮑爾團隊恐難以忽視。」
在另一份報告中,歐樂鷹與美國首席經濟學家Anna Wong估算:若布蘭特原油漲至每桶100美元,美國各級汽油價格將跳升17%,從每加侖3.25美元漲至4.20美元。他們估計,這將使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增加0.6個百分點,6月 CPI年增率將達3.2%。
聯準會下周將召開利率決策會議;英國、瑞典、瑞士和日本央行也將於同周議息。
AMP雪梨辦公室副首席經濟學家Diana Mousina表示,各國央行可能會承認不確定性升高,但仍傾向淡化今日攻擊導致油價上漲的影響。
她說:「我不認為油價的任何失衡會改變利率走勢;這不過是市場波動的另一層面。」
若衝突延燒,荷姆茲海峽航運受阻,全球液化天然氣(LNG)市場也會遭重擊。全球約兩成 LNG由卡塔爾供應,而卡塔爾出口全靠此要道,並無替代航線。彭博經濟研究指出,屆時全球 LNG供應將極度吃緊,歐洲天然氣價格勢必大幅上揚。
TD證券亞太區策略師 Prashant Newnaha說:「進一步惡化的風險已升高,市場可能要求更高的地緣政治風險溢酬,意味着波動加劇、股市走弱,美元走強。」
若油價長期居高不下,亞洲仰賴石油進口的新興市場中,以印度、菲律賓、泰國和越南最為脆弱。為這些國家的貿易逆差占 GDP比重偏高。標普全球評級公司去年12月報告指出,已開發經濟體中,日本、意大利、法國、德國和英國的貿易逆差也居高不下。
Westpac首席經濟學家Luci Ellis表示,多數央行傾向把油價飆升視為供給面衝擊,除非時間拉長或明顯推升通膨預期。鑑於以色列和伊朗經濟規模相對有限,油價對全球經濟成長的直接衝擊不大,主要影響將是通膨,以及企業與消費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