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驚天爆料:泰坦潛水器深海爆炸事故竟是故意為之

2023年6月18日,由海洋之門公司(OceanGate)運營的泰坦號潛水器,在潛入北大西洋考察「鐵達尼號」遺骸的途中失蹤。

經過4天的搜救,專家們最終確認,潛水器發生了內爆,5名乘客全部葬身海底。

5名遇難的乘客中,就包括海洋之門公司的老闆、也是這次活動的策劃者斯托克頓·拉什(Stockton Rush)。

調查結果顯示,是他無視物理規律,讓無法承受海底4000米壓力的泰坦號下潛,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今年6月,有一本名叫《沉沒:業餘潛水器世界中的奇蹟、痴纏和謀殺》的新書發行,其中談到了泰坦號潛水器的事故。

拉什的密友、商業潛水器專家卡爾·斯坦利(Karl Stanley)更是在書中爆了個大料,說那場慘烈的事故,有可能是拉什故意的......

斯坦利稱,拉什那次探險,不光想參觀鐵達尼號的殘骸,還打算死在那裏。

這是一次故意設計的死亡之旅,拉什完全清楚這次潛水探險會發生什麼,目的是能在史書上留名。

(拉什)

(爆料寫在這個新書中)

斯坦利爆料說,拉什有自殺傾向,一心想把自己也寫入「泰坦尼克」的傳奇中,完全不在乎還要犧牲4個無辜的人。

「拉什的自我意識非常強,他願意犧牲自己、殺死自己,就為了成為這個故事中的關鍵人物。」

「他想去鐵達尼號沉船現場(送死),越能博眼球越好。」

「他謀殺了4個富豪並因此賺到了一大筆錢——現在他們都成了鐵達尼號神話的一部分。」

「他確實是一位優秀的工程師,他為轟轟烈烈的出名樹立了新標準。」

(爆料人卡爾·斯坦利)

斯坦利透露,拉什是用1898年出版的小說《徒勞無功》中虛構的英國遠洋客輪「泰坦號」(Titan),為他開發的潛水器命名。

小說中,這艘虛構的船在撞上冰山後沉沒在北大西洋,而鐵達尼號的悲劇發生在14年後,兩者的命運出奇相似,因此這本小說經常被吃瓜群眾視為「鐵達尼號的死亡預兆」。

這樣看來,給潛水器起名「泰坦號」貌似就不太吉利。

密友斯坦利在新書中透露,拉什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需要讓自己也死,他故意造了一艘沒用的船,打着鐵達尼號的名號,作為他的兇器」。

被問到是不是真的相信,拉什為了自殺式行動而殺了其他人時,斯坦利一口咬定:「我知道這就是真相......」

(泰坦號)

在發生事故的4年前,斯坦利曾陪拉什搭乘泰坦號潛水器,在巴哈馬群島進行過一次試潛,當時還有另外2名乘客,他們潛到了創紀錄的12336英尺(即3760.01米),跟鐵達尼號殘骸的深度相當(鐵達尼號沉沒在海底約3700米處)。

這麼看來,試潛貌似很成功,但第二天斯坦利就給拉什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警告他泰坦號潛水器有重大安全隱患。

這是因為在數小時的下潛過程中,每隔3、4分鐘,潛水器里就會傳來類似槍聲的奇怪聲響。

斯坦利擔心,刺耳的噪音是潛水器船體在深海的巨大壓力下產生彎曲造成的。

他在郵件里寫道:「我們昨天聽到的聲音,聽着就像某個區域的瑕疵或缺陷,在巨大壓力作用下被擠壓變形或損壞了。」

「從聲音的強度以及它們在深海一直沒完沒了地響來看......這表明船體的某個區域正在破裂或變得脆弱。」

斯坦利勸拉什推遲進一步的潛水活動,特別是搭載付費乘客的潛水活動,直到把問題調查清楚。

「我覺得你不該在這個時間推進探訪鐵達尼號的計劃。」

「我認為你會向自己製造的壓力屈服,某種程度上是出於自負,去做別人覺得不可能做到的事。」

(拉什)

朋友直白而嚴肅的警告,拉什卻並沒有聽進去。

他在回信中要求斯坦利不要發表任何意見,還說邀請他參加試潛,並不是為了讓他對泰坦號的設計或安全提建議。

「我很重視你的經驗和對很多事的建議,但不是對碳纖維抗壓外殼的評估。」

「我希望你,在所有人之中,對你完全不熟悉的話題發表意見時,能三思而後行。」

斯坦利沒有放棄,他又勸了拉什一次,這次把話說得更直白了,直接點出了最壞的結果。

「我做決定時,喜歡考慮最壞的情況。」

「推遲潛水直到發現發出響聲的問題,能導致的最壞結果是,讓一些客戶失望和財務困難。不然就是死亡,成為競爭對手的談資並無償為他們提供經驗教訓」。

「我希望你和我一樣,認為B選項是不能接受的。」

(泰坦號殘骸碎片)

如今看來,拉什恐怕還是沒聽朋友的勸告。

試潛4年後,在全世界的注目下,斯坦利假設中的B選項,真的發生了。

當時,在遠處觀摩的斯坦利表示,他一開始就明白,潛水器發生了內爆,不可能有人倖存。

「是碳纖維管壞了。」

「斯托克頓一心想讓更多人潛入鐵達尼號殘骸,其他所有事情都是次要的。」

「他過於相信碳纖維這種材料了,還有投資者的財務壓力,各種原因。」

「這僅僅是下潛探訪鐵達尼號殘骸的第14次。我建議斯托克頓在進行商業化潛水之前,至少應該積累50次潛水經驗。」

「他真應該聽我的......」

(破損的碳纖維船體)

事故剛發生時,拉什還被海洋之門的同事當榜樣,認為他是偉大的夢想家,是探險的先驅者,他對冒險的熱愛極具感染力。

但是,事故的調查結果很快出來了,拉什的另一面被揭穿。

原來是他一直忽略泰坦號發出的不安全信號,儘管這樣的災難都已經被預測到,他還是一意孤行。

因為資金短缺,他不顧一切地冒險,用那些有錢客戶的錢來維持海洋之門的運營。

海洋之門前海事運營總監向西雅圖地方法院提起訴訟,稱在2018年,他因質疑泰坦號的設計和安全性而被拉什解僱,這起案件已經和解,和解金額未公開。

去年,美國海岸警衛隊對泰坦號的事故調查中,這位前總監作證表示,

「這家公司的全部目的就是賺錢,很少考慮科學不科學。」

這次出來爆料的斯坦利也作證說,拉什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的冒險行為導致的致命後果,都是自作自受。

「他知道最終會這樣收場,而他不會被追究責任。」

「但他會成為他家的名人親戚中最出名的一個。」

拉什自稱是《獨立宣言》簽署人理查德·斯托克頓和本傑明·拉什的後代;

他的妻子是梅西百貨創始人夫婦伊西多和艾達·施特勞斯的後人,也就是《鐵達尼號》電影中那對相擁等待死亡的老夫婦。

儘管結局慘烈,但拉什「想出名」的願望倒是實現了。

密友還在書中透露,拉什曾公開宣稱安全存在「極限」,還覺得獲得認證的潛水器需要遵循的安全規範,都是「大驚小怪」。

「在一定的時候,安全純粹是浪費。」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想安全,就別起床了。」

作者還採訪了一位拉什的前商業夥伴,對方表示,拉什曾是一位失意的太空人,當他探索太空的努力失敗時,就轉向了探索海洋,他想成為海洋界的埃隆·馬斯克

(泰坦號殘骸碎片)

但隨着泰坦號發生毀滅性的事故,海洋之門公司已經永久停止運營了。

泰坦號的殘骸碎片,靜靜地躺在距離鐵達尼號船頭1600英尺的地方,向人們展示着急功近利的慘烈後果......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英國那些事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608/2230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