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中東破冰敘利亞 川普下個談判國可能是它

韓國NEWS1報道,美國總統川普16日結束第二任首次國是訪問,在中東展現一貫的實用外交路線,動作比首個任期更果斷迅速,包括無預警解除對敘利亞制裁併與敘國臨時領袖會晤,印證國際社會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經濟利益正主導外交走向。隨着他一連串高調行動,外界矚目下一個可能談判對象是朝鮮

川普自13日展開為期4天中東訪問行程,首站拜訪沙特阿拉伯便宣佈解除對敘利亞的經濟制裁,隔日更無預警會見曾遭美國懸賞通緝的敘利亞臨時總統夏拉(Ahmed al-Sharaa)。夏拉曾是恐怖組織凱達的一員,被美方列為恐怖分子,懸賞約台幣3億元,並遭美軍關押多年。

川普與夏拉的會晤不只是象徵性握手,夏拉還表明希望敘利亞成為連結東西方貿易的樞紐,並提出歡迎美國企業投資敘利亞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具體勾勒出經濟合作的藍圖。

報道提到,這再次驗證國際社會的現實格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同時也顯示,經濟利益日益成為左右外交關係的關鍵因素。

根據以色列時報,誠如川普13日在沙特的演講表示:「事實上,美國現在最親密的一些朋友,正是過去世代中曾與我們交戰的國家,如今他們已成為我們的朋友與盟友。」

華盛頓郵報指出,這是川普實用主義、動用一切手段推動外交政策的最新案例。

華郵也描述:「川普在第二任期對外交將採取更快速的節奏。由於已不再面對連任壓力,也擺脫第一任幕僚限制他衝動行事的反對聲音,因而對於非傳統路線將更為開放。」

NEWS1提到,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此次中東行,一邊對伊朗施壓放棄核武,一邊又釋出幾乎達成長期協議的訊號,展現兩手策略。而這在目前難以實現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的韓國,引發關注。

眼下,美方日益視朝鮮為實質擁核國,若兩國改採凍結軍備換取經濟利益模式,不排除川普與金正恩再次會晤的可能性。另外,川普也表現對朝鮮觀光經濟合作的興趣。

此外,若未來在結束俄烏戰爭的過程中,朝鮮作為援俄方被納入討論,亦可能推動美朝對話時點提早到來。

擔任川普第一任時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的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近日在華府與亞洲記者座談時表示:「川普可能會在某個時機,再次尋求與金正恩對話。」

薛瑞福表示:「這次與其糾結於難解的去核問題,他更可能轉向處理更廣泛的合作議題。」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聯合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519/222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