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時報/莫斯科與北京之間的歷史緊張關係揭示了深深的不信任
•余邁爾斯(Miles Yu)是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也是胡佛研究所的訪問學者。他的專欄「紅色地平線」每隔一周的星期二刊登在《華盛頓時報》。
莫斯科與北京之間的歷史緊張揭示了深層的不信任
在全球密切關注習近平領導的中國與普京掌控的俄羅斯關係日益深化之際,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個「專制軸心」的局限性,以及它註定會失敗的現實。
這一關係並非志同道合大國間牢不可破的聯盟,而是一段充滿歷史恩怨、戰略矛盾和權力失衡的脆弱結合。「中俄無上限夥伴關係」只是一種幻象,是一場以「兄弟情誼」為名的權宜聯盟。剝去聯合聲明、閱兵典禮和外交喧囂,你會發現這只是一個空殼,靠的是互相利用而非真正的信任維繫。
中亞是雙方戰略博弈的主戰場。俄羅斯仍將中亞視為其帝國後院,這是沙俄征服與蘇聯統治的歷史遺產。而中國則通過「一帶一路」項目,憑藉公路、鐵路和債務迅速在該地區建立起經濟主導地位。俄羅斯則依靠駐軍和推動「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維持影響力。
中國建工廠、買忠誠;俄羅斯要政治服從。中國要經濟依附;俄羅斯要戰略順從。兩者目標並不兼容,存在真實的野心衝突。這一點,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們心知肚明,克里姆林宮的將軍們也不可能不清楚。這不是理論問題,而是血淋淋的現實。莫斯科想成為主宰;北京想成為不可或缺的力量——兩者不可兼得。
俄羅斯的「最後堡壘」北極邊境也正受到中國暗中蠶食。莫斯科將北極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冰雪主權」。而中國雖然並非北極國家,卻大膽自稱「近北極國家」,試圖染指該地區的能源與航運通道。北京的北極野心是戰略性的,而非投機取巧的衝動。這些計劃早已寫入白皮書,列入海軍戰略。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對此心知肚明——那是披着科學合作外衣的滲透。隨着中國「融化」北極冰層,也在融化俄羅斯對該區域獨佔的幻想。
兩國聯合軍演不過是精心排演的表演。表象之下,是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俄羅斯至今仍拒絕向中國出售最先進的武器。在極少數情況下,經濟困窘的莫斯科確實向中國出售了武器,但通常會平衡性地向中國的地區對手(如越南和印度)也出售同類武器。
作為回應,北京從俄羅斯「偷來」能偷的一切,並加以逆向工程複製。諷刺的是,這些技術主要是通過烏克蘭獲得的。烏克蘭自上世紀90年代獨立以來,不負責任地大量將其繼承的蘇聯武器系統售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其中包括中國的第一艘航母、用於改進轟-6戰略轟炸機的先進發動機、雲系列軍用運輸機、大型氣墊登陸艇,以及導彈和戰鬥機的關鍵系統。
這些技術被解放軍仿製,卻從未給予俄羅斯任何技術補償或公開致謝。這並不是軍事合作,而是被迫容忍的盜竊行為。俄羅斯無法得罪其最大買家,而中國正是看準這一點,不斷突破底線。
歷史上中俄交戰的次數多於並肩作戰的次數。1969年烏蘇里江流域的邊境衝突不是偶發事件,而是真相的揭示。中共始終將蘇聯解體視為蘇俄背叛真正共產主義的結果。與中共對解放軍的意識形態控制不同,普京放棄了對軍隊,尤其是像瓦格納集團這樣的僱傭軍的列寧式掌控,是一種自毀長城的愚蠢行為。
此外,中俄之間的深層不信任由來已久,可追溯至幾個世紀前——條約是拿槍簽的,疆域是拿刀劃的。今天的領導人習近平和普京,雖然在公眾場合互敬香檳,但背後都背負着這段沉重的歷史。民族主義怨恨仍在兩國高層之間徘徊。
中國極端民族主義者將1858年《璦琿條約》視為國恥,因為那讓大片領土被割讓給俄羅斯。俄羅斯精英則擔心中國移民與資本正悄然「蠶食」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
這不是友誼,而是一場帝國之間的「對視遊戲」,暫時因他們共同仇視美國而暫停。
北京從未真正把莫斯科視為夥伴,而是一個棋子——一個能轉移西方注意力的道具,一個便宜天然氣供應國,一個威權模式試驗場。一旦普京不再「有用」,他就會被中共毫不留情地丟棄——這是中共的生存邏輯。
這也是為什麼北京在俄烏戰爭爆發初期,對大規模援俄猶豫不決。中共不需要強大的俄羅斯,而是絕望、依賴的俄羅斯。
當普京在烏克蘭戰場上失誤日益明顯後,中共才開始毫無保留地向俄羅斯提供戰爭工具和支持。這種援助使普京對習近平俯首帖耳——畢竟,中國經濟體量是俄羅斯十倍,其外交手腕也遠比莫斯科靈活、老練。
俄羅斯如今在貿易、科技乃至基本銀行業務上,對中國的依賴正與日俱增。普京曾夢想俄羅斯成為抗衡西方的「歐亞大國」,如今卻面臨成為中國附庸的風險。對一個極度在乎主權的人而言,這是莫大的羞辱。
必須看清:中俄雖有共同敵人,卻沒有共同的勝利藍圖。俄羅斯希望重建帝國疆域;中國則意在重寫全球治理規則。普京想摧毀北約;習近平則想取代自由秩序,建立一個中共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普京靠的是暴力;習近平用的是經濟脅迫、政治滲透和技術控制。這兩種戰略非但不能互補,反而在根本目標上相互衝突。終有一日,這兩條路會撞個正着。
中俄之間的紐帶,並非團結,而是對西方自由主義、美國主導地位和民主問責制度的共同怨恨。而怨恨,不是戰略,只是症狀。
最深層的事實是:習近平和普京彼此並不信任。在地緣政治中,正如在現實生活中一樣,缺乏信任是致命的。當清算的那一刻到來時——它終將到來——龍與熊將反目成仇,就像85年前的希特拉與斯大林那樣。
莫斯科與北京之間的歷史緊張揭示了深層的不信任
— 秦鵬 (@shijianxingzou) May 14, 2025
余茂春
在全球密切關注習近平領導的中國與普京掌控的俄羅斯關係日益深化之際,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個「專制軸心」的局限性,以及它註定會失敗的現實。… https://t.co/78lNNEWh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