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投資理財 > 正文

熱帖:從古至今 賺錢最快的路子就一個 從未改變

很多人問我:「普通人想搞錢,到底有沒有捷徑?」我的回答簡單幹脆,就倆字:複製。

我知道,接下來會出現的問題是:怎麼複製?複製也不容易呀?

的確!

不過,先聽我講個身邊的真實故事吧:

朋友去年刷小紅書,發現超多賣香水的筆記,而且銷量也不低。於是不等準備好商品,馬上「複製」筆記、修改後發佈,掛上商品連結。

不到12小時,馬上開單了。朋友沒有商品,怎麼辦?

從別的商家那下單!夠絕吧。

朋友沒想到的是,24小時之內,後台訂單超20個。於是,朋友開始自己找貨源,計算了進貨成本、打包加物流費用,比在別的商家那下單還賺錢,決定進貨開干。

去年只做了3個月,平均每個月純利1萬元。

賺錢最簡單的路子就是,別人驗證過的路子,直接複製過來用啊!

複製都不會,還想着創新呢?

現實中,真相有時候很諷刺:創新是巨頭的遊戲,複製才是草根的捷徑階梯。

01

創新是奢侈品,複製是必需品

你看某迪咖啡抄瑞幸的作業,某姬抄悅色的配方,就連馬斯克造電動車都公開說「好的創意就要偷」。

為什麼?因為市場早替你交過學費了。

很多人不賺錢的原因,竟是太執着於「標新立異」。(當然,資本雄厚的富二代可以忽略,就是玩兒)

而普通人,創業、做副業最大的幻覺,就是總覺得自己要搞出個「顛覆行業」的新玩意。

要麼砸錢開發APP,研究黑科技,搞個新概念、新模式折騰,最後發現用戶根本不買單。

要明白,創業是殘酷的:創新需要燒錢試錯,而草根的錢包根本不夠燒。

雷軍造車之前幹過什麼?

他花了整整一個月,把蔚來、小鵬、特斯拉的4S店全跑了一遍,連試駕員都套近乎請教。

真正聰明的人都在抄標準答案,只有愣頭青才自己編寫答案。

02

掌握抄作業的三大核心心法

01抄作業前先當偵探,做市場調研

你有沒有聽說過很多案例,比如花了幾萬、十萬加盟奶茶店,結果總部跑路了。

但你要問這些人,「有沒有去總部考察過?查過他們的註冊資金?蹲過其他加盟店算過流水?」他們回答不上來。

調研不是刷抖音看測評、刷攻略就行了,而是要把自己變成「行業臥底」,你找不到漏洞時,安全係數才有保障。

比如想開麵館?連續一周蹲在目標店鋪數客流量;

想做抖音帶貨?找20個對標賬號的爆款腳本;

想做自媒體,先找個對標賬號看你能不能寫出來,能照着模仿別人寫20天試試看。

連賣煎餅的大媽都知道:早上6點去菜市場找供貨商聊天,了解的行業信息都比在家主觀臆想管用一百倍。

02像素級模仿,再微創新

商業的本質就是:70%複製+30%改良。

就像星巴克抄意大利咖啡,瑞幸抄星巴克,庫迪再抄瑞幸——但每代人都在細節上進化。

普通人賺錢,不需要做多大,能夠把成功的模型複製到80%以上,足夠了。

03切忌完美,先造個「垃圾」出來

小孩畫畫,畫出來的都是歪歪扭扭的「四不像」,但不影響他會一直進步。

資訊時代最離譜的思維是:

有人想搞知識付費,光買域名,設計LOGO就折騰半年,課程還沒錄,人就放棄了。

很多人還沒有買家,先囤一堆貨,租個倉庫、辦公室,安慰自己「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沒等單子來,就已經負債了。

記住這個公式:

垃圾1.0版+疊代=爆款

完美幻想+拖延=破產

就像我開始寫公眾號的時候,前30篇閱讀量都沒超過500的。

但正是這些「垃圾文章」,讓我擁有了先行動的習慣,讓我摸清了用戶愛看「搞錢案例拆解」的內容,懂得了適合自己發佈的時間。

現在回頭看,當初的「垃圾1.0」簡直是「完美1.0」:因為沒有垃圾對照,就沒有完美的誕生,更不會有進步。

03

信息差才是真正的金礦

說個扎心的真相:你眼裏「人盡皆知」的常識,可能是別人的認知盲區。

比如有人不知道1688進貨能省50%;

再比如有人花3000買同聲翻譯器,卻不知道現在的智能手機已經自帶錄製和翻譯功能;

再比如一些「副業」比如省錢的,竟然是網上隨便搜搜都可以了解的「淘寶客」;

又比如「無貨源」副業,原來是把批發站的貨掛到別的平台賣。

這些玩法很低級吧?

但賺錢就是這麼回事,社會總需要一些人推動信息的扁平化,誰做了這件事,社會就會獎賞他。

賺錢的事,原本就是低級的。要是高級,人人都會爭着去做,發財的就不會是少數人了。

04

普通人怎麼挖信息差呢?

教你三個狠招:

01混圈子

花門檻費,進人家的付費服務社群,當學徒「偷師」。

有本事的人總能學到竅門,而有的人只能當消費者;

02拜師傅

學習網絡上各種商學院課程,都不如深圳華強北背包客手把手教徒弟實在。

不要總等着貴人來找自己,發現貴人也是你應該具備的核心能力之一。

03當消費者

我一位朋友,常年混跡大佬的社群,成為大佬的付費會員,在大佬的社群里只干一件事,就是發紅包,而且是大紅包。

進群一個禮拜就混熟了,一個月就俘獲自己的粉絲。

靠這個操作,他三年積攢了1000鐵杆粉絲,靠賣產品年純利100萬。

你以為那些大佬掌握着什麼獨門秘訣。

其實秘訣就是:看到別人賺錢→像素級拆解→快速複製→優化升級→打造自己的壁壘。

從2000年前的絲綢商人沿襲波斯路線,再到今天的Temu全盤複製SHEIN,賺錢的底層邏輯從未改變——用最低成本獲取已驗證過的財富路徑。

所以別糾結了,先去行動,先賺到第一個1000塊,再談創新情懷。

先活下來,再做大。先做個「垃圾」,再逐步完美。

記住:用別人驗證過的地圖,走你自己的致富之路,才是真正低調的高手。

祝你成功!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成功的芳小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421/2207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