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美國新聞 > 正文

川普公開甘迺迪總統遇刺機密文件 曝古巴、蘇聯恐早知情

川普政府18日公開了數千份此前曾被列為機密的前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遇刺案相關文件。這起發生於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在德州達拉斯(Dallas, Texas)訪問期間遭暗殺事件至今仍充滿爭議。儘管60多年過去,政府多次強調調查結果,但許多美國人依然相信案件背後藏有更深的陰謀,認為兇手不只一人。

▲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迪1963年11月22日,在德州達拉斯訪問期間遭暗殺。(圖/翻攝自美國國家檔案館官網)

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政府於18日完整公開前總統甘迺迪遇刺調查檔案,釋出超過3萬頁的機密和審查限制記錄,可能進一步揭露古巴或蘇聯官員是否知情暗殺計劃,以及揭露更多美國中情局是否忽視槍擊案前幾個月的明顯警告跡象。儘管如此,專家普遍不認為最新公佈的文檔會推翻官方最初的調查結果,即殺手歐斯華(Lee Harvey Oswald)是單獨犯案。

這些來自1960年代的數碼化檔案包含已經褪色的打字機文本和手寫註解,還有一些文檔可見模糊的「機密」(SECRET)印記。文檔涉及範圍很廣,包括歐斯華曾前往芬蘭、秘密行動的資金問題,還有當時甚囂塵上的陰謀論。

1964年負責調查的「華倫委員會」(Warren Commission)認定,當年46歲的甘迺迪是遭到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歐斯華暗殺,並且是單獨作案。根據先前公開文檔,已經揭露CIA和聯邦調查局(FBI)隱瞞歐斯華與蘇聯及古巴官員交互;歐斯華實行暗殺前曾叛逃俄羅斯又回到美國,之後試圖申請簽證逃往古巴。

路透描述,一些文檔淡化歐斯華與蘇聯的關聯。一份1991年11月的文檔,引用一位名為史密斯(E.B. Smith)的美國教授報告指出,他曾在莫斯科與KGB官員尼科諾夫(Slava Nikonov)討論歐斯華,尼科諾夫表示他曾審查過5份厚厚的檔案,「確信歐斯華不曾受到KGB控制成為特工」。

華爾街日報提到,當年官方的結論並未平息外界各種臆測。歷史學家指出,隨着時間推移,許多陰謀論開始浮現,其中一些理論甚至認為美國政府可能是暗殺的背後主使。

在這些陰謀論中,有人認為當時的副總統詹森與CIA和黑手黨聯手,暗殺甘迺迪,因為甘迺迪對美國介入越南持懷疑態度。儘管沒有證據證實這些說法,但CIA未向華倫委員會提供關於自己行動的關鍵消息,變相助長陰謀論。

美國國家檔案局18日公開先前未揭露的前總統甘迺迪遇刺調查文檔。(路透)

這次公開的數據,尤其是與歐斯華有關的文檔,可能會揭示更多關於他與蘇聯及古巴官員交互的細節。

過去解密的FBI檔案顯示,甘迺迪遇刺前幾個月,歐斯華曾試圖叛逃到古巴,並向古巴駐墨西哥城使館申請簽證。據說,在申請被拒絕後,歐斯華怒吼要殺死甘迺迪。時任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也得知這起事件。

歐斯華曾叛逃至蘇聯,但後來返回美國。根據一份CIA報告,歐斯華也曾接觸蘇聯駐墨西哥城使館,並要求協助他取得簽證。當時CIA正密切監控古巴和蘇聯使館,並得知歐斯華曾與一名擅長暗殺和破壞的KGB官員會面。

新公開的文檔揭露,CIA在墨西哥城的負責人曾調查一名美國人在蘇聯使館申請簽證被拒,取得電話竊聽錄音後確定此人就是歐斯華,該段錄音被標記為「急件」。

CIA後來承認對華倫委員會「善意隱瞞」這項情報,原因跟CIA試圖暗殺卡斯特羅的行動有關。因為就在刺殺前2個月,卡斯特羅曾警告,如果美國試圖殺害「古巴領袖,美國自己的領袖也將不會安全」。

歷史學者認為,甘迺迪的暗殺及其隨後的調查成為美國「深層政府」說法的起源,這個觀念後來對川普的崛起產生了重要影響。

知情人士透露,司法部轄下國安單位從17日起連夜加班,審核即將公開的限制文檔。而由於文檔數量龐大,目前各界也還在閱覽了解是否有尚未披露的關鍵資訊。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聯合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319/219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