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實地追蹤:習近平「折戟」多國

—VOA獨家 實地追蹤:習近平的「熊貓外交」為何折戟芬蘭?

2025年3月3日,位於芬蘭中部的阿赫泰里市(Ähtäri)動物園熊貓樓(美國之音/李北平攝)。

赫爾辛基—

2018年1月18日,「金寶寶」和「華豹」這兩隻大熊貓,作為中國的外交禮物,來到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以北300多公里處的阿赫泰里市(Ähtäri)動物園,開始它們在這個北歐國家的新生活。但是在2024年底,這一對經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之手租借給芬蘭的大熊貓被提前8年送回中國,給中國與芬蘭的「熊貓外交」畫上句號。不僅如此,兩隻大熊貓還給收養它們的動物園和阿赫泰里市帶來了嚴重的財務危機,市政府還因為涉及大熊貓項目的違規貸款而遭到警方調查。美國之音駐芬蘭特約記者最近實地探訪了兩隻大熊貓曾經生活過的動物園,以探究中國的「熊貓外交」在芬蘭和其他國家遭遇挫折的原因。

2017年4月,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訪問芬蘭,與時任芬蘭總統尼尼斯托簽署協議,租借兩隻大熊貓給芬蘭,作為其獨立100周年的禮物。不過這次會晤當時受到一些人權人士的批評。他們認為這次會談過於關注大熊貓,而忽略了中國的人權狀況等重要問題。尼尼斯托後來辯解說,此次會晤討論的更多的是人權問題,而不是熊貓問題。

2018年1月18日,雄性的「華豹」和雌性的「金寶寶」抵達芬蘭,租借期為15年,每年租借費為一百萬美元。

這兩隻明星熊貓的到來在當時可謂是受到萬眾矚目。在它們到來之前,芬蘭熊貓迷已經給它們取好了芬蘭名字,Lumi(雪兒)和Pyry(大雪)。一家新聞機構舉行的命名活動共收到了4000多對提議。

為何選中偏遠小城阿赫泰里?

其實,中國與芬蘭之間的大熊貓項目接洽與會談從2014年就開始了。當時考慮接收的是芬蘭三家最著名的動物園:赫爾辛基市的高樂蓋阿薩利動物園(Korkeasaari),北部省份拉普蘭的拉努阿動物園(Ranua),以及芬蘭中部的阿赫泰里動物園。

阿赫泰里動物園公司的董事長里斯托·西沃寧(Risto Sivonen)告訴美國之音,當時芬蘭農林部向這三家動物園徵詢意見時,阿赫泰里和拉努阿兩家動物園都表示非常想要大熊貓,並做了計劃書遞交給政府。農林部最後選中了阿赫泰里動物園。

該動物園的總經理阿爾雅·瓦利阿郝(Arja Väliaho)告訴美國之音,處於芬蘭中部的阿赫泰里與中國大熊貓生存棲息地的氣候條件比較類似,這裏是芬蘭面積最大的動物園,擁有66萬平米的森林場地,收養着60多種北歐動物另外,因此被選中。

2025年3月3日,阿赫泰里動物園度假區的戶外廣告牌。(美國之音/李北平攝)

拉努阿動物園位於芬蘭北部,在北極圈附近,氣候嚴寒。這裏有50餘種北極地帶的動物,包括幾隻北極熊,但對於大熊貓來說,過於寒冷。

高樂蓋阿薩利動物園是芬蘭擁有動物最多的動物園,而且位於首都人口密集區,但它處在一個小島上,本身只有22萬平米,對於它所擁有的1500多隻動物來說,場地顯得擁擠。

該動物園總經理桑娜·赫爾斯特羅姆(Sanna Hellström)告訴美國之音,2014年討論這三家動物園接納大熊貓的時候,高樂蓋阿薩利決定不接納。

她說:「因為大熊貓是一個很大的投資,我們當時還有別的計劃。」

這位總經理說,到後來阿赫泰里無法繼續收留大熊貓的時候,她的動物園沒有場地接納,而阿赫泰里動物園也沒有向她們提出接納的問題。

大熊貓項目的背後推手

阿赫泰里的大熊貓項目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這個人就是米高·薩沃拉(Mikko Savola)。他是阿赫泰里的芬蘭知名政客,曾擔任過阿赫泰里市所在的南奧斯特博騰省副主席、省議會主席。在引進大熊貓時,他已經是國會議員,併兼任芬蘭最大的國防組織芬蘭預備役聯盟主席。他當時還是國會國防委員會和農林委員會的成員。

他也是一位農民企業家,很長時間裏還一直兼任着阿赫泰里動物園公司董事會主席,直到2020年。芬蘭媒體認為,中國的大熊貓就是他運作到阿赫泰里的。2023年,他曾短暫出任馬琳政府的國防部長,對促成芬蘭加入北約有一定貢獻。辭任國防部長後,他還擔任過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和外交委員會副委員。

一個只有6千多人口的小城出了這樣一位大人物,他對家鄉的影響可想而知。2018年,作為國會議員和阿赫泰里動物園公司董事會主席的他,率領芬蘭代表團親赴中國,迎回兩隻中國大熊貓Lumi和Pyry。為芬蘭,尤其是中芬蘭和他的家鄉帶來了兩隻紅得發紫的大明星,薩沃拉本人也和大熊貓一起賺足了眼球。他曾告訴媒體,大熊貓來到阿赫泰里那天,數千人在廣場迎接。他說在這個小城,自己從沒有看見過如此之多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芬蘭國家廣播公司Yle估計,那天大約有2500名阿赫泰里居民湧上街頭,迎接大熊貓。對於小城阿赫泰里來說,可謂百年不遇的盛況。

借着大熊貓的光芒,薩沃拉和阿赫泰里一起為全芬蘭所知,他的仕途也進一步更上一層樓。

大熊貓生活幸福,但動物園因疫情等因素陷入財務困境

根據公開資料,阿赫泰里熊貓館在2017年2月開工建設。室內空間約2,400平米,室外庭院約3,000平米。室內為溫室氣候,圍欄內空氣濕度和溫度都可精確控制,以保持植被處於良好狀態。熊貓館的攀爬區設計與熊貓的自然環境非常相似。考慮到熊糞會腐蝕混凝土,熊貓館的地面塗有特殊的化合物。

這座熊貓館耗資820萬歐元。阿赫泰里市政府試圖支付800萬歐元,後再提供1000萬歐元貸款擔保,但瓦薩行政法院推翻了市議會的決定。

這兩隻來自成都都江堰熊貓中心的大熊貓在阿赫泰里動物園隔離一個月後,於2018年2月17日首次與公眾見面。當年,共有27.5萬遊客參觀了這個動物園。動物園的收入比上一年翻了一番,達到1100萬歐元,並實現了120萬歐元的利潤。

但第二年,這家動物園公司就出現了約100萬歐元的虧損,不得不通過解僱或兼職的方式減少運營(涉及50名員工中的20人)。動物園在此後幾年陷入了嚴重的經營危機,連年巨額虧損。

「在頭一年,我們的生意非常好,但是誰也料不到後來疫情發生了,烏克蘭戰爭也發生了,這些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困難,」阿赫泰里動物園公司的董事長西沃寧說。

大熊貓的維護費用是昂貴的。阿赫泰里動物園的大熊貓設施,包括熊貓館,總計投入了1400萬歐元。大熊貓吃的竹子是從荷蘭的溫棚訂購的,每年耗費10萬歐元。再加上每年向中國繳納的100萬美元的租借費,兩隻大熊貓每年的總耗費約為150萬歐元。

2025年3月3日,阿赫泰里動物園的熊貓園幾乎被白雪淹沒。(美國之音/李北平攝)

2023年,芬蘭農林部提議為動物園提供500萬歐元的支持,但該提案引起廣泛批評,農林部長被迫撤回了提案。

在連年虧損又缺乏政府資金支持的情況下,2023年1月底,阿赫泰里動物園董事會決定將兩隻大熊貓送回中國。董事長西沃寧在送回大熊貓前曾對媒體表示,公司財務處於崩潰邊沿,將很快申請債務重組。同時,他也表達了自己對反對大熊貓項目的投訴人的怨恨,認為是他們壞了阿赫泰里的好事,阻止了政府的援助。

2024年11月23日,這兩隻熊貓被送回中國成都。

探訪阿赫泰里動物園,奢華與凋零

美國之音特約記者最近探訪了阿赫泰里動物園。3月尚是芬蘭的冬季,位於芬蘭中部的阿赫泰里依然一片白雪茫茫,森林似乎都在寒風裏瑟瑟發抖。行走在積雪的街道上,仍然處處可以看到大熊貓存在的痕跡:一家駕校的招牌和櫥窗裝飾着大熊貓的頭像;一處人行橋洞的彩色塗鴉作品,就是以大熊貓為主題的。動物園附近道路的標牌和白雪覆蓋的高爾夫球場的招商匾牌上都是大熊貓的頭像。公路邊的阿赫泰里市旅遊廣告牌上,大熊貓依舊是畫面的背景。

2025年3月3日,阿赫泰里市一座橋洞的塗鴉作品。(美國之音/李北平攝)

動物園佔地約0.6平方公里,加上周圍酒店、公寓、木屋、餐飲、桑拿、叢林攀越、高爾夫、野營地等項目,整個度假區面積接近3平方公里。這個動物園並沒有圍牆,收養的動物分別生活在自己的圍欄里。這些原木圍欄的圈,散落在白雪覆蓋的叢林裏。

動物園售票處就是麥色卡門酒店(Mesikämmen)的前台。這家酒店和動物園屬於同一家公司。酒店看起來沒什麼客人,除了接待員,只有一個小家庭帶着孩子在裏面打保齡球。售賣旅遊紀念品的架子上,還堆放着許多絨布大熊貓,佔據了貨架的一半。

酒店對面不遠處,就是動物園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紅牆建築和灰綠色建築。前者就是熊貓館,外牆是用紅色木條包裹的,後者是動物園商店,售賣各種旅遊紀念品等。

動物園售票處,紀念品貨架上堆滿了熊貓娃娃(美國之音/李北平攝)

走進熊貓館,大樓門口的告示牌上寫着: Pandatalo on suljettu(熊貓館已關閉)。旁邊的動物園商店也是關閉的,附近也幾乎看不到人,除了雪和低矮的建築。門票23歐元,比大熊貓在的時候便宜了不少。

告示牌寫着,熊貓樓已關閉。(美國之音/李北平攝)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5/0311/218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