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對民營企業的態度大轉彎。先是習近平召開民企座談會,親自接見自己一手打壓的馬雲,周日央行又對民企融資做出承諾,官媒更是以「我是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的」為題習近平支持民企搖旗吶喊,但根本原因還是內憂外患之下,習近平的無奈之舉。
多重因素疊加,中國醫院迎來大規模倒閉、破產潮。
美國財政部長表示,中國是現代社會比例最失調、狀態最不穩定的經濟體,關稅不會引發美國通脹,一切由中國買單。
中共央行突然做出重大承諾
中共央行周日(3月2日)消息稱,中共央行和中共金融監管機構周五(2月28日)與民營企業和金融機構召開座談會,承諾增加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並拓寬其融資渠道。
彭博社周日(3月2日)援引潘功勝的話說,只要中國國內通脹壓力不大,民營企業融資成本就能保證在較長時期內維持在較低水平。
央行周日發佈的聲明,在2月28日舉行的會議上,中國金融監管機構承諾通過進一步刺激和多元化股票、債券和貸款等融資渠道來增加私營和小型企業的信貸。
據美國媒體指出,此次會晤被視為恢復私營部門信心的舉措。
公告顯示,2月28日,由中國央行、證監會、全國工商聯等部門聯合召開的監管會議,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商湯科技集團、圓通速遞集團等5家企業應邀參加。
中國媒體在另一篇報道中援引商湯科技董事長徐立的話說,發展AI技術的資金需求巨大,許多公司面臨融資和貸款困難。徐立建議監管機構應為該行業推出更多有針對性的支持措施。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經濟學家Robin Xing表示:「在經濟和地緣逆風的背景下,中國正在將私營部門重新定位為國家競爭力的支柱。」
「儘管有跡象表明監管收緊將很快結束,但我們認為,一位知名商界領袖的回歸標誌着監管重置已經結束的第一個明確跡象,」他補充道,指的是馬雲。
欠薪、破產!中國醫院迎來大規模倒閉潮
隨着房地產崩盤,經濟下滑,人們收入減少,推遲或減少就醫。地方政府因財政捉襟見肘,也無法為公立醫院提供急需的財政支持。此外,隨着中國人口減少,老齡化加劇,醫療費用增長超過醫保給付的能力,醫保減少醫院手術和藥物的報銷,致使醫院陷入財政困境。
去年,江蘇省宿遷市的匯仁醫院大門上張貼法律警告,記錄它陷入財務困境的過程。這家私立醫院因拖欠員工工資而受到警告,4個月後,仍未履行義務,最終在去年九月宣告倒閉。
去年底,廣東梅州一家公立醫院-嘉應學院附屬醫院被披露暫時停診,主要原因是醫務人員在10個月沒拿到工資後被要求辭職,該醫院隨即進入資產清算過程。
美國馬利蘭州戰略與信息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表示,主要因素有四點:民眾對於醫療系統的不信任,前些年房地產擴張導致醫院過度開發,醫保破產以及人口結構改變。
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衛生學院教授紀駿輝表示,中國過去幾年,受到疫情衝擊,導致醫院開始出現嚴重財務問題。
根據中共官方統計數字,2023年末,中國有38,355間醫院,其中民營醫院26,583間,佔總數的69%;民營醫院的床位佔比30%。
紐約時報報道稱,中國繳納醫保費的人數已經連續四年下降,經濟困難導致越來越多人棄保。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劉軍強估計,醫保基金將在十年內耗盡。
紀駿輝表示,由於地方政府缺乏資金,降低醫保給付,加劇醫院破產。根據公開的數據,中國醫院破產的數量,呈連年增長趨勢。
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醫療裝備發展促進工作委員會委員劉檢的話說,醫院倒閉首先是由人口流動引起的。最近今年倒閉的公立醫院,基本都是在人口外流比較嚴重的地級市,或三四線城市。大量人口湧入到經濟發達地區,導致城鎮人口空心化,自然帶來醫療需求減少,所以導致規模醫院的關門是正常現象。
國內外巨大壓力齊襲!習近平違心表態
3月2日,中共官方新華網在頭版位置刊登《「我是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的」——習近平同志關心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紀實》一文,引發外界輿論關注。
文章收錄了習近平從「2007年4月到任上海市委書記剛滿一個月,前往寶山區調研」;以及「2016年3月,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等活動期間,對中國民企發展狀況作出的指示和表態。這也是自2月17日,習近平罕見主持民營企業座談會後,官方媒體再次對這位中共最高領導人營造支持民企的形象宣傳。
外界注意到,自習近平自2012年接任中共總書記後,中國經濟逐漸出現「國進民退」的現象,即國有企業在經濟中的比重逐漸上升,而民營企業面臨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嚴峻。
2018年,有關「民營經濟離場論」和「新公私合營論」等,在中國社會引發爭議。而近年來,多家知名民營企業也遭遇到不同程度的打壓。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曾在公開場合「被消失」,其下屬螞蟻集團被處以超過70億元罰款;企業家孫大午因「妨害公務」等多項罪名被重判入獄18年。
顯然,習近平反覆表態「支持」民企的背後,有着複雜的國內外壓力。首先,中國經濟面臨衰退。「支持」民企不但能維持長遠經濟規劃,更是穩定中國政治、社會大局的需要。
而另一個國際壓力,似乎與即將到來的美國對華關稅措施有關。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周宣佈,繼2月初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後,將於3月4日起再疊加10%,使加征幅度達到20%。
許家印前妻丁玉梅被全球追債,上熱搜
2月28日,恆大集團創始人許家印的前妻丁玉梅請求香港高等法院澄清禁制令施加在她身上的義務。「丁玉梅被全球追債」登上熱
丁玉梅律師稱,已收到清算人寄來的三百多封要求其提供更多資產信息的信件。其法律代表在庭審中表示,她正在請求法院就她必須披露的「具體細節」提供指導。
此前2024年7月,香港和倫敦的法院對丁玉梅發出全球資產凍結禁令,以追回許家印、丁玉梅和恆大前高管等人約60億美元的分紅及酬金。
美財長:川普關稅不會引發通脹,中國將承壓
周日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節目採訪時,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被問及川普政府的新關稅可能對美國的普通家庭產生什麼影響。
「它們是現代社會比例最失調、狀態最不穩定的經濟體,如果認為它們因為關稅就會降低產量的想法是錯誤的。它們(的產品)將繼續充斥市場。」貝森特補充說,「它們將承擔加征的任何關稅。」
CBS主持人瑪格麗特‧布倫南(Margaret Brennan)在周日的採訪中指出,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簡稱PIIE)表示,這將使美國普通家庭每年多支出1200美元。
貝森特反駁了這種說法,他表示:「我們有川普總統第一個任期的經驗,那時關稅並沒有影響價格。這是一個整體方法,將會有關稅、有監管削減、有更便宜的能源。」
「因此,我預計通貨膨脹率將在這一年中繼續下降。」他補充說,「我預計將很快降至美聯儲2%的目標。」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