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將對中國商品再加征10%的關稅,此舉令一些中國製造企業感到恐慌。
上周五上午,中國東南部城市廈門的一名律師崔曙在辦公室工作時,突然大量接到客戶打來的電話和發來的短訊,這些客戶急切地尋求如何應對美國最新關稅計劃的建議。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幾小時前通過社交媒體帖子發佈最新計劃:對進口自中國的所有商品再加征10%的關稅。
崔曙的一位客戶是電力變壓器製造商,該公司已經在將生產轉移到馬來西亞。另一位客戶是汽車零部件生產商,該公司正考慮將製造業務轉移到泰國。這兩家公司都提出了緊急請求:希望崔曙能幫助他們加快這一進程。
崔曙在接受採訪時說,企業都很驚恐,都在尋找解決方案。
許多中國製造商認為,他們能夠經受住川普政府2月初加征10%關稅的影響。但最新提出的再加征10%的關稅意味着痛苦翻倍,並預示着未來還會有更多痛苦。最新關稅將於周二生效。
那些計劃降價以幫助客戶消化最初關稅上調影響的中國製造商,現在正面臨着客戶可能要承擔更高關稅的問題。那些已經利潤微薄的企業可能會受到更大的擠壓。
川普的新關稅計劃使得中國製造商更加緊迫地去計劃將生產轉移到海外、尤其是東南亞。從其他國家生產並發貨,意味着美國進口商可以避免支付對中國商品徵收的更高關稅,除非川普也把目標對準這些國家。
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內對華加征關稅時,許多企業都採取了「中國+1」戰略,在中國之外尋找這個世界工廠的其他替代選擇。
越南等國一直是主要的受益者,吸引了來自中國和其他國家企業的更多投資。根據國際貿易中心(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對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數據的分析,去年來自越南的產品佔美國商品進口的4%以上,高於2017年的約2%。
但川普第二任期的貿易政策目標遠不止中國。他的政府正在推進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關稅的計劃,並提出了對等關稅,這可能會提高從許多國家進口商品的關稅。白宮還在採取措施限制中國的對美投資。
對上海傑閥機械(Shanghai Jefa Machinery)的老闆薛鋒來說,新一輪關稅上調的消息並沒有促使他迅速採取行動,他反而謹慎起來,以免做出任何可能會導致他後悔的重大舉措。他的公司生產用於石油鑽探的閥門,主要銷往美國。
薛鋒此前曾考慮將部分生產轉移到美國,以應對更高的關稅,並在川普推動美國國內石油產量進一步增長的背景下,搭上閥門需求走強的順風車。現在,他正重新考慮。他說,他目前可以承受一些關稅上調,因為他的產品售價只有美國競爭對手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薛鋒表示,越是這樣變的話,不確定因素越大;如果節拍折騰錯了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中國商務部上周五表示,中國反對單邊關稅,敦促美國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並誓言將採取一切必要反制措施。川普第二個任期內迄今宣佈的兩次加征關稅措施都與中國在全球芬太尼供應鏈中的作用有關,中國商務部發言人稱美方這種行為純屬「甩鍋推責」。
在中國南方的工業城市佛山,在製造業從事顧問工作的Ken Huo表示,資源有限的中國小型製造商目前陷入了困境。這些企業沒有能力進行大規模投資,比如在東南亞新建工廠。
Huo是佛山一家家具製造商行業協會的成員。他說,在美國的最新關稅聲明發佈後,他的微信上充斥着當地企業主表達困惑和恐慌的信息。
他說,最糟糕的是,我們真的不知道川普政府下一步會在關稅問題上採取什麼行動。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此前報道,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對僅僅聚焦於芬太尼的協議幾乎沒有興趣,而是希望談判達成一項更廣泛的協議,以為中美雙邊關係定下基調。
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關稅會讓美國消費者面臨商品價格上漲。鞋類製造商Steve Madden的行政總裁Edward Rosenfeld在上周三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將在秋季有選擇地提價」,以抵消關稅影響。
Steve Madden表示,將繼續把生產從中國轉移出去。這家鞋類和時尚配飾製造商表示,今年到目前為止,該公司進口到美國的產品中有58%來自中國,遠低於去年11月公佈的71%。
律師崔曙表示,他對客戶有兩條建議:一是實現客戶群多元化,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二是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地方,以降低關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