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幾億人參與的醫保,現在卻越來越不好用了。在各地財政危機情況下,當局向醫保開刀,個人賬戶可支配部分逐步減少,各種報銷受到限制,並存在着不平等,導致更多人因此不再願意參保。
失業不能用醫保
不久前,有中國女博主網上爆料,自己失業後不能再使用以前單位繳的醫保,並直呼這就是詐騙。
這位女士說,你只有上班繳醫保,才能享受醫保待遇。但一旦失業了,你連以前公司幫你繳的醫保都沒辦法享受了。這個政策不是欺詐是什麼?而且醫保要繳夠25年後,才能享受終身醫保。
近年來,因為地方政府沒錢,頻頻出台政策,設置種種障礙,提高民眾自費比例,因醫保話題而產生的社會討論與抗議逐漸增多。
2020年中共國家醫保局發佈了新意見,單位醫保繳費不再進入個人賬戶。而之前的1998年規定是,單位繳納部分30%左右劃入個人賬戶。
有分析認為,疫情期間的中共清零政策掏空了醫保中的統籌基金,當局因此盯上了各地的個人醫保賬戶,2022年個人醫保賬戶累計結存已達13,713億元(人民幣,下同)。
此後各地開始制定新規,減少個人賬戶轉入比例,引起了民眾的不滿。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分析指出,單位代繳的部分不進入個人賬戶,而是放在全市或全國大統籌、大資金池裏面使用。例如你交500塊錢醫保,單位幫交500塊錢。最早的時候,單位的500塊錢是不轉給你的,後來轉了30%即150塊轉給你,你的個人賬戶就變成650。但2020年後,單位繳的部分都不轉了,都留全市醫療系統裏面用了。大家一起用,反正不是你用。
同時,在醫保錢越來越少的情況下,醫院面臨着越來越大的壓力,開始限制醫保報銷。
醫保年年漲
醫保的費用也年年上漲,現在的新農合醫保繳費標準,從之前的380元,漲到了400元。為了順利把錢收上來,各地絞盡腦汁,甚至打起了學生的主意。
魏真表示,醫保現在年年在漲,實質上有兩個原因:一是人口結構,一是年輕人失業。導致用醫保的人每年都在增加,但能給提供醫保的人每年都在減少。
隨着醫保繳費越來越高,許多民眾負擔不起節節高升的費用,紛紛退保。2022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投保人數,減少了2,517萬人。
中國醫保令人詬病的另一點就是,老百姓自付比例高,且存在明顯的醫療不公。
政府缺錢從醫院抽取資金
最近以來,媒體報道中國醫院普遍降薪,經濟最發達的廣州、深圳,醫生收入幾乎降了一半。有分析認為,真實原因並不是病人不足,是政府缺錢,從醫院抽取資金。黃大衛表示,現在地方政府沒錢,都去醫院裏面借錢,這是真實存在的。之前聽醫院管財務的人員,他說之前疫情的時候,那些口罩、醫藥,都是醫院出的錢,政府沒錢給,相當於刮醫院的錢了。
魏真表示,事業單位有兩種,一種是像博物館參照公務員管理吃財政撥款的,醫院則跟盈利掛鈎,你收多少錢才有多少錢的工資。2019年反腐的時候,大家都心照不宣不查的項目首先是扶貧專項資金,因為那個時候扶貧是政治任務,必須扶貧,以實現2020年全面脫貧的目標。科研好像也不查,醫院也不去查。現在可能是真沒錢了,然後想動醫院。
(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