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12月30日撰文,今年,創紀錄的340萬中國年輕人湧向公務員考試,他們被終身工作保障和補貼住房等福利的前景所吸引,因為經濟放緩打擊了私營部門,青年失業率仍然很高。但是,中國經濟放緩已經導致「鐵飯碗」工作面臨風險。
公務員考試申請人數比去年激增了40多萬,自2014年以來增長了兩倍,這反映出幻想破滅的中國Z世代對穩定的巨大需求,以及儘管地方政府因財政危機而難以支付工資,但私營部門缺乏有吸引力的選項。
Klaire是北京的一名碩士研究生,在12月初參加了這場競爭激烈的考試,每天學習9個小時,花費980元人民幣進行在線輔導。她表示,社會聲望和穩定是她只申請政府或國有企業工作的主要因素。Klaire也曾見過同事在之前的技術實習期間被解僱。
24歲的Klaire說:「我只想通過考試,不想擔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儘管我認識幾個月沒發工資的公務員,但我還是申請了,因為我不想賺很多錢。」出於私隱考慮,她不願透露自己的姓氏。
如果通過考試,她將接受進一步的面試、政治背景和身體檢查,最終結果預計將在明年4月左右公佈。
儘管個人可能因違反紀律而被解僱,但裁員在中國的公務員制度中很少見,這為其贏得「鐵飯碗」的稱號。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Alfred Wu表示:「目前的領導層無意縮減公共部門工作人員的規模,他們是政權穩定的支柱。」
大多數公務員職位的年齡限制為35歲,並提供補貼住房和社會保險,這是對私營部門就業機會匱乏感到失望的畢業生的一大吸引力。
青年失業率在最近幾個月略有下降,但與疫情前的數據相比,仍處於高位。路透社稱,在房地產行業曠日持久的危機和消費疲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難以復甦。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社會學教授表示,許多Z世代中國人在經歷了疫情和中國經濟放緩的大學生活後,「感到強烈的倦怠感,不知道什麼是有意義的」。
他表示,由於目前這一代中國畢業生沒有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國有部門的大規模裁員,許多人對政府工作抱有理想化的看法。他指出,社交媒體上流傳着一個貼切的總結:「成為公務員是宇宙的終點。」
然而,路透社稱,對中國4個省份10名公共部門僱員的罕見採訪卻描繪了一幅不同的畫面:今年普遍的獎金削減和減薪幅度高達30%,已促使一些人考慮辭職,而地方政府的緊縮舉措也導致零星的裁員。
一些公務員表示,他們已經被拖欠數月了。其他人每月僅靠4000元人民幣維持生計,同時還要養家和償還貸款。許多人要求匿名,以免遭到報復。
(資料照片)
儘管存在這些明顯的問題,但全中國範圍內高企的青年失業率刺激了對公務員職位的強勁需求,今年的公務員職位從2019年的1.45萬人飆升至3.97萬人。
今年7月,Katherine Lin辭去了她在南方大城市深圳的公務員工作,此前她1.5萬元人民幣的工資下降了四分之一,獎金被取消,經理們暗示要進一步裁員。
她說:「為了應對削減成本的政策,一些部門要麼減薪30%,要麼解僱員工。」公告顯示,今年深圳至少有3個區級局被合併,9名員工被解僱。
去年12月,在房管局任職期間,她處理了數量空前的農民工抗議活動,他們通常在過年前要求拿到工資。
另一名來自廣東農村的公務員稱他每月4000元人民幣的工資是「穩定的貧困」,此前從6月份開始,每月1000元人民幣的獎金就停止了。
今年9月,山東的公務員在社交媒體上抱怨每個季度只有一個月的工資,這是「保證四個(月工資),爭取六個」政策的一部分。
國務院和深圳市政府沒有回覆路透社通過傳真發出的置評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