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火遍全網的「禁慾」小哥18㎡蝸居 百萬網友羨慕

對於房子,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嚮往。

如果你有一棟房子,你會把它裝飾成什麼樣子呢?是清新的田園風,還是輕奢的極簡風,又或是大氣的新中式?

不管是什麼風格,生活在這個浮躁繁忙的時代,家無疑是所有人的一個避風港,無論外界什麼動盪,回到家就能卸下所有包袱。

說到這個話題,Foster Huntington也很有話語權,因為他的小屋和99.9%的人的家都不太一樣。

原來,Foster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家呢就是就地取材蓋起的樹屋,過着一點也不「精緻」的生活。

換句話就是我們所說的隱居生活,現在很多人都想過上隱居避世的生活,而對於選擇這種生活的人也越來越多猜疑,覺得他們多是不上進愛逃避的人。

這種結論還是太片面了,至少對於Foster而言,他之前的工作足以支撐他在城市中過上很好的生活。

時間倒回至14年前,當時的Foster二十出頭,已經是美國業內小有名氣的一名品牌設計師。

加班熬夜是常態,不是在辦公室里加班,就是回到家裏繼續熬夜。

這樣賣命的工作,讓他積累了很多經驗,混跡於各大時裝周,接觸的圈子也都是普通人夠不到的圈子,自然也讓他實現了財富自由。

就是這樣很多人擠破頭也進不去的圈子,待得時間久了,他反倒越發找不到自己的價值。

邀約自己設計的人有很多,但是自己真的快樂嗎?

原來,他的出身很平凡。

小時候,他出生在沒有高樓大廈的鄉村,他不知道城市的路有多寬,也不知道城市的樓有多高,更不知道城市有多繁華,他只知道每天奔跑在無邊無際的草地上打滾的生活很快樂。

媽媽希望他以後可以過上好日子,所以從他很小的時候就一直灌輸思想:「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他把媽媽的話銘記於心,來到了今天的高度,原本以為理想的生活都是靠自己雙手打拼出來的,可現在任誰看都羨慕的生活,卻距離自己的理想生活越來越遠。

他陷入了一種自我矛盾又不敢從頭再來的尷尬處境,於是,他在網上發佈了一篇求助帖:

如果房子失火,你不顧一切也要帶走的東西是什麼?

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

從小養到大的小狗、我離世母親的照片、跟着我走南闖北的結他......

很湊巧,所有答案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而這些東西都不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

他恍悟,原來除了金錢,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去珍惜的東西。

從那時起,「放下一切」的想法在他的心底萌發出芽。

這篇帖子大火,他想告訴更多人不要悶着頭打拼,身邊或許有更多值得你拼命的東西。

他將大家的故事整理成書籍,意料之中的大賣。

這一次,他好似更加堅定了那個飄忽不定的欲望小火苗,沒過多久,他便提交了辭職申請,告別了繁忙勞累的工作。

終於獲得自由身,他買了一輛二手麵包車,帶上自己心愛的衝浪板,開啟了一段環美之旅。

不做攻略,也不扎堆景點,遇見喜歡的風景就停下來,覺得合拍的地方就多待上幾天......

他開設了一個賬號,把路途中遇到的所有都分享在自己的賬號中,不到一年時間就收穫了100萬個「線上朋友」。

同時,這一路上他也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些朋友和之前名利場上認識的朋友不一樣,大家來自不同的領域,甚至有生活過得那不那麼富裕的自由流浪者,因為緣分讓他們聚在一起,他特別珍惜。

這樣的生活,同樣讓他走上了正軌,不少廣告商都找上門想要有一些旅行方面的合作。

要不說有頭腦的人在任何領域都不會混得太差,憑藉旅行獲得的收入一點不亞於之前做設計的時候。

手頭寬裕了,他便賣掉了二手車,換了一輛舒適的房車。

三年時間,他幾乎走遍了美國的每個角落,而在走走停停的日常中,他也逐漸找到了自己嚮往並且舒適的生活。

他回到了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找到一處安靜的森林,想要在這裏蓋一棟屬於自己的家。

他說:

「小的時候,我就夢想着有一天可以住在這片森林裏,現在我終於可以這麼做了。」

他花了幾天時間仔細考察了整個森林,最終選定用幾棵粗壯的冷杉作為天然的根基。

不過,他對木工並不精通,但好在朋友多,大家都來幫忙,紛紛找自己擅長的方向大展身手。

有的人負責畫圖紙、

有的人負責施工、

實在提供不了什麼技術幫忙,就搶着干體力活。

這個過程中,他也跟着學習,掌握了許多本領,就這樣本是一攤木板、邊角料,也逐漸能看出房子的雛形。

他說:「雖然很辛苦,但看着自己的夢想一點一點初具雛形,再也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事了!」

但是,蓋樹屋這件事要比他預想的難得多。

原本計劃半年的工期,硬是蓋了兩年時間才蓋成,預算也超出不少,但這些在收穫了自己的理想小家面前都不值一提。

這棟小屋雖然滿打滿算只有三十多平,一間用來住,一間是工作使用,一個樓梯連接兩間屋子。

先說住房,房間不大,只有18平,但是區域劃分明確。

一張床剛剛好擺放在三面床中間,屋外的陽光就是天然的燈光。

家裏來客人的時候,床摺疊起來還能當成沙發。

書架上擺放着常讀的書籍,伸手就夠得到。

別看房子小,電視、電腦、WiFi...應有盡有。

而那些在屋內實現不了的體驗,在這偌大的森林,他可以放肆發揮。

建了一個浴池,就能泡上室外溫泉。

搭起一個幕布和投影儀,就能看露天電影。

喜歡滑板,乾脆還挖了一塊地造了一個滑板場。

平時可以在裏面滑板,等到夏天還能蓄上水游泳划船。

午後,喝一杯戶外咖啡。

累了,隨地都是可以躺下的草坪。

時不時再約上朋友來一次篝火派對。

在這裏,享受可以有很多種方式。

什麼是嚮往的生活?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

內心所向,美好往之。

嚮往的生活不在於鄉村還是城市,也不只是物質或精神,只在乎內心所向所想,自己喜歡就是對的。

如他所說:「這是一個在哪都能工作的時代,為什麼不選擇在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呢?」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環球旅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213/2144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