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12月9日發佈獨家報道,中國內地和香港監管機構已要求一些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幫助加快中國企業在香港上市,以提振海外融資,重振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七名消息人士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在10月份召開的兩次會議上表示,正努力加快境外上市的一些審批工作。共有10多家銀行和律師事務所參加了會議。
消息人士稱,摩根大通(JPMorgan)、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高盛(Goldman Sachs)、瑞銀(UBS)以及中金公司(CICC)和華泰證券(Huatai Securities)等中資公司的銀行家參加了會議。
其中兩位消息人士稱,自10月以來,港交所也發起了與主要全球和中國內地銀行的一對一會議,討論如何優化中國企業的上市流程。
路透社稱,這些閉門會議及其細節此前從未被報道過,它們標誌着中國在2023年3月制定了離岸融資規則後的一個戰略轉變,當時中國加強對離岸融資的審查,此舉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過去3年離岸融資的急劇放緩。
中國大型民營企業受到前所未有的監管打擊、市場動盪、經濟放緩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擠壓了中國企業的海外融資。
針對上述消息,中國證監會沒有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瑞銀拒絕置評,而其它銀行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截圖來源:路透社)
所有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都拒絕透露姓名,因為他們沒有被授權向媒體發表講話。
儘管中國證監會官員在兩次會議中沒有具體說明加快離岸上市的具體地點,但香港是中國企業首選的離岸融資目的地,所佔份額超過紐約。
由於擔心美國當選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台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惡化,一些中國公司預計將避免在美國募資,因此上市數量的增加將提振香港市場。
香港交易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港交所有大約90個活躍的上市申請正在籌備中。
(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