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楓葉君評:國際風雲都這樣了 誰不早做準備誰傻

正在馬耳他舉行的歐安組織部長級會議出現了兩次爭鋒相對的場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剛要講話,已經結束髮言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立即起身退場。

布林肯說:「我們的同事拉夫羅夫先生離開了房間,沒有像我們聽他說話一樣禮貌地聽我們說話。」

但是,拉夫羅夫也沒真佔到便宜,因為在他準備講話時,烏克蘭外長瑟比加和愛沙尼亞外長查赫克納也離場表示抗議。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北約和俄羅斯一直對抗,出現這樣的場面再正常不過。

可是,不是該講和平嗎?要看時候。前些年可以,講和平與發展時還要適量噴些唾沫星子,否則就顯得沒站到進步事業的第一線。但這二年不行了,講是講,但邊講邊心裏透着虛。當醫生的都懂,對病人說:放心,好好靜養。扭頭就告訴家屬:別耽擱,趕緊準備後事。

對於當前世界,後半句更現實,說有隻爭朝夕的意義也不為過。

俄羅斯總統普京是大明白,年底了,正在突擊展開行動。6日,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簽署了俄白聯盟國家安全保障條約,條約確定了在防務保障和維護俄白主權、獨立、憲法制度,以及聯盟國家領土和邊境的完整,以及不可侵犯性方面的同盟義務。

普京指出,「可動用一切可用力量和手段履行條約所規定的義務。」對於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有關在白境內部署強大的俄「榛樹」導彈系統的提議,普京表示,隨着明年下半年「榛樹」實現量產並在俄戰略導彈部隊服役,將有可能在白境內進行部署。

俄羅斯在東西各有兩個鐵杆朋友,歐洲有白俄羅斯,東亞有朝鮮,並且朝鮮更不遑多讓。今年6月,普京訪問平壤,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簽署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條約規定,任何締約國遭到武裝侵略時,另一方應立即提供其擁有的一切手段的軍事和其他援助。

俄羅斯在準備什麼清清楚楚,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歐洲已經預感到危險,也正在悄悄準備應對第三次世界大戰。

有人會懵:哪來的三戰?我正奔小康呢。如果還要說得更有危機感,此種意義上的戰爭在有些人眼中實際上已經爆發。

早在去年1月,法國歷史學家托德在為其新書出版接受《費加羅報》專訪時即指出,世界已經聽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腳步。儘管他認為俄羅斯「出兵動機可以理解」,並認為華盛頓、英國和華沙已形成「北約軸心」,但現實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打響。

同意此種觀點的並非個別人。烏克蘭駐英國大使、前烏軍總司令扎盧日內上月在接受《烏克蘭真理報》採訪時表示,有理由相信第三次世界大戰已在今年開始。

另外,根據《財富》雜誌獲得的一份錄音,摩根大通行政總裁傑米·雷蒙在10月舉行的一次國際金融論壇上發表演講時也表示,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已經開始,「如果你了解歷史,這個危險是非同尋常的」。

他舉例說,「看看我們是如何不經意地捲入二戰。當捷克斯洛伐克被分裂時——這聽起來就像烏克蘭,(人們以為)這就是結束」,但是,「直到他們(納粹德國)入侵波蘭」。

當然也有指責西方的。普京就說,北約如與俄羅斯直接衝突,將意味着全球距三戰僅一步之遙。

剛當選的川普也提醒世人「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過或許是出於競選需要,他更多把矛頭對準總統拜登,指責他帶着美國走向「三戰邊緣」。

近來更加危險的一步是朝鮮軍隊進入俄羅斯,並被部署到俄軍正試圖驅逐烏軍的庫爾斯克州,這打破了戰爭爆發以來的一大禁忌,即,不管其他各方有多熱鬧,但戰場上始終保持俄烏雙方一對一。然而,平壤的舉動非同小可,這不是僱傭兵,而是朝鮮的政府軍。這就無怪乎新任北約秘書長呂特發出警告:朝鮮派兵入俄的決定「非常危險」。

世界大戰或許已經降臨的另一個跡象是聯合國的作用基本消失,尤其在維護國際安全方面,安理會從未像現在這樣撕裂。就全球秩序來說,二戰結束後建立的架構正在或已經坍塌,而新秩序尚未建立,連方向在哪裏都是未知。同時另一現象卻非常突出:西方的對立面正在迅速結盟,這導致大國實力對比的結果成為國際安全唯一的校正儀。然而很不幸,這種對比正在悲觀中走向對抗,甚至不包括因某些熱點地區而爆發熱戰的可能。

現在人們正在迷茫中等待川普上台,因為他是唯一信誓旦旦表示能很快結束俄烏戰爭的領導人,儘管這種結束對烏克蘭來說很可能是烏鴉的叫聲。同時也有很多人擔心,川普回歸後的世界或許更加混亂,這種混亂不限於美國的對手,也包括盟友的陣營。

正如台灣《聯合報》今年10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樣:環顧全球,沒有一國願冒險發動三戰,但前兩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教訓就是:戰爭爆發是依循國際權力的邏輯,並非以自己的意願決定。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楓葉君評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208/214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