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聞趣事 > 正文

男子把一塊石頭當金塊收藏多年 結果出人意料

David Hole誤以為自己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塊金塊,幾年後才知道它是一顆價值連城的隕石。

2015年,David Hole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附近的Maryborough區域公園勘探時,手持金屬探測器,偶然發現了一塊異常沉重的紅色石塊,靜靜地躺在黃土中。

他把它帶回家,嘗試用各種方法打開它,確信裏面藏着一塊金塊。畢竟,Maryborough位於著名的「黃金地帶」,19世紀澳大利亞的淘金熱正是從這裏開始的。

為了打開這塊「金塊」,Hole嘗試了岩石鋸、角磨機、鑽孔器,甚至用酸液浸泡。即使是用大錘砸,石塊依然堅不可摧。直到幾年後,他才發現,這不是金塊,而是一顆稀有的隕石。

「它表面有一種雕刻般的凹凸感,」墨爾本博物館的地質學家Dermot Henry在2019年告訴《悉尼晨報》。

「這正是隕石進入大氣層時的特徵,它們在外層熔化,大氣雕塑了它們的形狀。」

儘管無法打開這塊「石頭」,Hole依然充滿好奇,於是將這塊岩石送到了墨爾本博物館進行鑑定。

「我看過很多人以為是隕石的岩石,」Henry告訴Channel10新聞。

實際上,Henry在博物館工作了37年,檢查過數千塊岩石,最終確認只有兩塊是真的隕石。

這塊是其中之一。

墨爾本博物館的地質學家Bill Birch解釋道:「如果你撿起地球上的一塊石頭,它不應該那麼重。」

經過研究人員的分析,這塊隕石被命名為Maryborough,來自發現地附近的城鎮。它重達17公斤(37.5磅),研究人員用鑽石鋸切開了一小塊,發現它的成分中鐵的比例很高,屬於H5普通球粒隕石。

一旦切開,還能看到其中散佈着微小的金屬礦物結晶,被稱為球粒。

Henry表示:「隕石提供了最便宜的太空探索方式。它們帶我們回到過去,提供關於太陽系(包括地球)年齡、形成和化學組成的線索。」

「有些隕石讓我們一窺地球深處。有些隕石中甚至包含比太陽系還要古老的『星塵』,它展示了恆星如何形成並演變,創造了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

「其他稀有隕石含有有機分子,如氨基酸,生命的構建塊。」

儘管研究人員尚不清楚這顆隕石的來源以及它在地球上待了多久,他們也有一些猜測。

我們的太陽系曾是一個旋轉的塵土和球粒岩的堆積體。隨着重力的作用,這些物質最終聚集成行星,而剩下的大部分則聚集在一個巨大的小行星帶中。

「這顆隕石很可能來自火星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它被某些小行星碰撞後推了出來,最終砸到了地球,」Henry在Channel10新聞中說。

碳定年結果表明,這顆隕石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100到1000年,並且從1889年到1951年間,曾多次出現過與其撞擊地球的隕石目擊事件。

研究人員認為,Maryborough隕石比黃金更為稀有,因此它對科學的價值遠超黃金。

它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記錄在案的第17顆隕石,也是第二大球粒隕石,僅次於2003年發現的一顆55公斤重的巨型隕石。

「這只是維多利亞州發現的第17顆隕石,而這裏已經發現了成千上萬的金塊,」Henry告訴Channel10新聞。

「從整個事件的經過來看,它的發現簡直可以說是『天文級的』。」

事實上,這並不是第一顆經歷多年才被送往博物館的隕石。2018年,ScienceAlert報道了一顆令人驚訝的隕石,它歷經80年、兩任主人,甚至被當作門擋,最終才被揭示出它的真正身份。

也許現在正是時候檢查你後院裏那些特別沉重且難以打破的石頭了——你或許正坐在一個象徵性的「金礦」上。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搜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204/213990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