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近日罕見提醒川普,若脅迫烏克蘭簽署「糟糕的和平協議」,恐讓北京對台灣「有其他想法」,英媒評論,此言意味恐讓北京「更有底氣對台灣動武」。
《金融時報》12月2日刊出呂特就任北約秘書長的首次專訪,呂特談及11月22日與美國准總統川普會面的談話內容,此行的目的是敦促奉行單邊主義的川普維持與西方盟友往來,持續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
呂特在談話中談及俄羅斯提供朝鮮導彈技術、金援伊朗的風險,他警告川普,「如果(烏克蘭)沒有達成好協議」,北京「未來可能會有其他想法」,他此言顯然意指台灣。
「我們不能出現金正恩、俄羅斯領袖、習近平、伊朗互相擊掌的情形,因為我們達成一個對烏克蘭不利的協議,從長遠來看,不只對歐洲,也會對美國構成嚴重安全威脅。」
他重申俄羅斯提供朝鮮導彈技術,對韓國、日本及美國本土都構成「嚴重威脅」;伊朗則以飛彈及無人機技術交換俄羅斯金援,將這些資金用來支持真主黨、哈瑪斯,以及將衝突轉移至其他地區。
他說如今朝鮮、伊朗、中共國大陸及俄羅斯互相密切合作,「(代表)世界許多衝突發生、必須由政治人物管理的地方,之間的聯繫愈來愈緊密」。
呂特說他告訴川普:「習近平正在非常密切地觀察這件事的後果。」《金融時報》評論,呂特此番言論顯然意指他擔憂若讓俄羅斯奪取大量烏克蘭領土,可能會讓北京「更有底氣對台灣動武」。
呂特說,現在重要的是確保當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決定要進行和平談判時,能有更強大的實力進行談判,「這是我的第一要務」。
前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於10月1日卸任後,呂特當日就職,此前他擔任荷蘭總理長達14年。
2019年7月18日,華盛頓特區,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川普,右)和時任荷蘭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在白宮橢圓辦公室與記者見面後合影。(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