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盧比奧:中國改變了資本主義,美國必須刀刃向內

作者:
盧比奧:「請你們記住,我們要做的不是禁止中國的哪個產品,或者打擊中國的哪個產業,我們要做的是改變美國這運轉了30年的全球化災難體系」「打擊中國產業,禁售中國產品,贏不了中國。」「但是徹底改變三十年來美國自身的災難體系,可以。」

最近美國兩黨成立了一個,「中國問題委員會」,這委員會的唯一任務,就是怎麼對付中國

可意外的是,這個委員會開會第一天的主題,討論的不是用什麼方法來對付中國,而是刀口向內,怎麼改變美國

委員會的核心觀點認為:

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挑戰,不是中國的問題,而是美國的問題,是美國這三十年來糟糕透頂的戰略路線,讓中國成為最大對手

所以現在我們坐在這裏討論怎麼對付中國,核心不在中國,而在美國自身

我們要對付中國的前提是,徹底刀口向內,改變美國自己

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到底說了什麼

發言人,佛羅里達州參議員,盧比奧,他說:

「當今世界最大的問題是中美日益激烈的競爭,這是個歷史性挑戰,美國認識到這個挑戰花了太多時間。」

「但我認為當美國聚焦在中美競爭時,我們應該知道最核心的問題,根本不是中國,而是美國自己。」

「核心問題是,美國幾十年來的兩黨共識,這種深入美國經濟和政治,深信全球化會帶來財富與和平的共識,幾乎成了美國的國家信仰」

「美國認為當人員、商品、資金在全球自由流動後,就能解決世界所面臨的幾乎所有問題。」

「這種深信全球化的觀點,構築了美國的政治體系,構建了美國外交政策的根基」

「你別說,這套觀點在二戰後50年裏還挺有用,基於這觀點美國構建了一個二戰後的西方自由市場。」

「像是西歐,日本等國家,二戰後從一片廢墟中繁榮起來,全都仰賴於美國深信的這套自由市場理念。」

「這些國家繁榮起來後,反過來會成為美國的重要市場,這也讓美國持續繁榮,這是種良性循環。」

「而更重要的是,美國通過這種自由貿易的良性循環,塑造了這些國家的價值觀,讓這些國家擁有和美國一樣的價值觀,成為美國的堅定盟友。」

「總體來看,二戰後50年,也就是1945-1995這段時間,美國的這套'自由貿易,傳遞價值觀'的運轉體系,是成功的。」

「然後冷戰結束了,蘇聯垮了,而總統們,我這裏說『總統們』,因為這是美國兩黨總統的共同問題。」

「我們這些『總統們』,變得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我記得當時流行的說法叫,『歷史終結論』,美國戰勝了蘇聯,資本主義戰勝了共產主義

「未來全世界都將是如美國這般的自由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自由化必然改變社會主義。」

「美國總統們相信,任何國家只要浸泡在資本主義里,不僅會變得繁榮,而且也會變成美國朋友」

「所以狂妄自大的總統們,開始瘋狂的支持全球化,因為他們相信全球化就是傳播資本主義,傳播資本主義美國就將持續繁榮,美國開始在世界簽訂大量的貿易協議,支持組建了大量國際貿易機構,制定各種自由貿易規則。」

「美國瘋狂邀請全世界各個國家參與到全球化來,即便那些國家和美國三觀不合,也沒有和美國相同的長期戰略目標。」

「而在美國支持的所有貿易協議里,沒有哪個比2001年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今天的影響更大了」

「中國當時是人口第一大國,美國積極擁抱中國,總統這麼做不是因為這對美國工人有好處,更不是因為美國能獲得多大好處。」

「當時美國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的唯一重要理由是,美國相信,資本主義能改變中國。」

「蘇聯都被美國打敗了,美國的體系已然稱霸世界,改變中國也易如反掌,中國難道還會比蘇聯強嗎?」

「正是基於這種狂妄的認知,資本主義必然改變中國,美國大力支持中國加入全球化,總統相信,中國人吃着巨無霸喝着可口可樂,就會慢慢的接受美國的價值觀,成為一個真正的美國朋友。」

「總統們深信,資本主義能改變中國,可現在怎麼樣了呢?過去整整23年,資本主義沒有改變中國,反而是中國改變了資本主義。」

「我再重複一遍,資本主義沒有改變中國,是中國改變了資本主義。」

「美國輸了,我們輸了,我們勇敢承認吧」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知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203/2139312.html